我国古代最完美的四个皇帝,想抹黑也无处下手,你最敬佩哪一位?

向日葵爱历史呀 2025-02-05 16:49:18

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各个封建王朝加起来,一共有四百多位皇帝。

有的皇帝贤明仁德,受百姓爱戴;也有的皇帝,在位时贪得无厌,被百姓们唾骂。当然更多的皇帝功过参半,遭后世学者讨论。

然而,有四位皇帝,从没有干过坏事,连抹黑都无从下手。

他们都是谁?他们的品性真的如史书所说的那样好吗?

西汉中兴之帝

第一位出现在西汉时期。

在汉武帝年间,出现了一次令汉武帝后悔一生的事件——“巫蛊之祸”。

这是一场由汉武帝自己引起的灾祸,最终却导致他最爱的太子刘据背上了骂名,逼得太子不得不起兵造反,最后与卫子夫一同自刎。

后来汉武帝为了悼念自己的儿子刘据,还专门建了一座“思子宫”,还有一座“归来望思之台”。

“巫蛊之祸”的影响非常大。在刘据在起兵之后,他的妻子与孩子遭到迫害。而那时候的刘询因为体弱多病躲过一劫。

汉武帝驾崩后,因为没有太子,只能让少子刘弗陵继承了皇位,但是刘弗陵只活到二十一岁便驾崩了,没能留下子嗣。

偌大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皇帝,于是,朝中权臣霍光便将汉武帝的孙子刘贺立为皇帝。但是刘贺不是当皇帝的料,很快便被废黜了。

刘贺被废黜后,权臣霍光又从民间将太子刘据送走的家人寻回,将刘据的孙子立为皇帝。此人便是西汉的中兴之帝,汉宣帝刘询。

刘询即位时,权臣霍光把持朝政,根本没有什么实权,霍氏一族在朝中的势力很大。

六年后,霍光去世。刘询趁着这个机会,将自己的亲信全部提拔上来,然后又将朝中大臣霍禹处死,大大削弱了霍氏在朝中的地位。

在这之后,刘询将后宫中的霍皇后废除,彻底将霍氏踢出了政治中心,自己也开始亲政。

刘询在位期间风格特殊,“以霸王道杂之”。他在清理霍氏残余势力时,顺手还整顿了吏治,严惩了贪腐。

自古权臣当政,朝中吏治就没有好的时候,因此,刘询亲政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彻底整顿吏治。

吏治完善后,刘询颁布一系列新政策。第一步便减免了百姓的赋税,让百姓安心种地,稳定生产。

一时间,国内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可以说是政治清明、社会稳定。

不久之后,匈奴发生内乱。刘询抓住机会,出兵匈奴,消除了匈奴对汉朝的威胁。

可以说,刘询在位期间,将朝堂治理得非常好,让人无不称赞。

西汉经济繁盛,四方蛮夷皆来叩首称臣,西汉的综合国力在这个时期达到了顶峰,史称“孝宣之治”。

东汉开国之帝

自刘询驾崩后,汉元帝登基,但是他体弱多病,后宫去不了,政事也没法处理。

于是汉元帝在位时期,为了稳定朝堂与平定外患,便出现了“昭君出塞”。

由于汉元帝无法亲政,朝中大权被一些宦官外戚掌控,吏治败坏,西汉从此走向了衰落。

西汉最终还是被外戚王莽给篡了位,汉朝出现了中断。王莽虽然有篡位的本事,但是他并没有守国的能耐。

更何况汉朝刘家子孙那么多,哪个姓刘的站出来,都比姓王的当皇帝合适?

还不如像霍光一样,扶持一个傀儡皇帝上位,自己当皇上不是纯找揍?

王莽篡汉没多久,就被人打到了家门口,之后他被自己的部下给杀了。

短暂的混乱过后,更始帝登基。更始帝也是个狂妄自大的人,天下还没有平定,他就已经开始向商纣王学习了。

最终隐忍了许久的刘秀带兵起义,重建了汉朝,成为了东汉的开国皇帝。

刘秀上位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吏治,毕竟官员是皇帝开展各种工作的基础。随后刘秀又下令惩治地方豪强,减缓了土地兼并的发生。

在政治上,刘秀改革官员制度,实行台阁制,这便是后来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刘秀在位期间,安抚万民,让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稳定生产。他还颁布了一系列减轻赋税徭役的政策,让百姓们生活得更加轻松。

而且刘秀自己也以身作则,身为皇帝,他不光勤政爱民,平日里的生活也非常节俭。他还带着臣子们一起节俭,开创了“光武中兴”的盛世。

历朝历代对于光武帝刘秀的评价都很高,说是自尧、舜、禹之后,只有光武帝可称为明君。

李世民在学习古代帝王之术时,曾说过:“朕回看历史上能够拨乱反正的皇帝,全都是四十多岁才能做到,唯独光武帝三十三岁就做到了。”

就连毛主席都说刘秀是历史上最有学问、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

北宋镇国之帝

第三位皇帝处于宋朝。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以献出“燕云十六州”为代价,获得了北部契丹人的支持,建立了后晋。

虽然后晋二世而亡,但是燕云十六州到了明朝才被朱元璋给收回来。这期间所有王朝的安全,都被来自北边的蛮夷草寇所威胁。

赵匡胤建立的北宋,便是最倒霉的时代,无时无刻不在盯着北边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北宋依然出现了一位明君,那便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赵祯,原名赵受益。

他虽然在保家卫国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他在维持了边疆安定的同时,还保证了国内的发展。

赵祯刚登基时,北宋发生了一场大地震,造成了好几个州数万人的伤亡。赵祯得知这件事后,连自己的尊号都不想了,赶紧让大臣们准备赈灾事宜。

赵祯甚至想亲往灾区,但是在众官员的阻拦下只好作罢。

赵祯性情宽厚,对待臣子和百姓都是非常和蔼。他经常出宫在京城内闲逛,百姓们对他都非常崇敬。

他还知人善任,因此在位期间能人辈出,让宋朝进入了一段相对来说比较安定的日子。

在此期间,北宋科技水平和文化水平都有了极大的进步,简直是跨越了时代。

赵祯五十四岁那年,在皇宫内一病不起,不久后驾崩。百姓听闻,皆悲痛不已,对其极为不舍。

如何分辨一位皇帝是不是一位好皇帝?只要看看他驾崩之后,臣民的反应就知道了,是悲伤还是高兴呢?

宋仁宗赵祯驾崩的消息传出来后,整个开封的百姓都“罢市痛哭”,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在皇宫的门前,来吊唁赵祯的百姓络绎不绝。人们纷纷在大门前焚烧纸钱,痛哭流涕。就连身无分文的乞丐,也要向人讨要纸钱,来到门前痛哭。

当这个消息传到洛阳时,洛阳的百姓也是一样的态度。百姓们自发地罢市哀悼,由于洛阳没有统一吊唁的地方,百姓们便在自己家里为赵祯焚烧纸钱。

洛阳百姓们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天空,甚至连太阳都遮住了,导致洛阳城“不见天日”。

甚至在偏远的山区,赵祯的驾崩也引发了很大的骚动。有位官员前往剑阁出差,在路上看到山沟里跪满了人,全都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当宋使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大辽国主耶律洪基时,耶律洪基紧紧握住使者的手,感叹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

赵祯十三岁即位,五十四岁驾崩,时间确实能对上,他已经维持宋辽和平四十二年了。后来耶律洪基还为赵祯建了一座衣冠冢,用来怀念赵祯。

自此之后的历代辽国皇帝,都将赵祯视为自己的祖宗,见到赵祯的尊容就像见到祖宗一样。

大明中兴之帝

最后一位处于明朝。明朝自朱元璋之后,是一代不如一代,一直到了明朝第九代皇帝时,才又有一点朱元璋的样子。

明朝第九位皇帝朱祐樘,在位期间对人宽厚、崇尚节俭、勤政爱民。与其他皇帝相比,还有一点特殊的,就是他不近女色。

朱元璋跟马皇后的感情没的说,但是朱元璋后来也是有好几位妃子。

根据史书记载,朱祐樘一生只娶了皇后张氏一人,没有宫女、美人、贵妃、数十年来只与皇后共同生活。

甚至死后,泰陵内也只有夫妻二人,这种事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也绝无仅有。

朱祐樘在位期间,大力整改前任皇帝留下的弊端,将宫廷内的太监和外戚全部赶走。还有之前的皇帝在皇宫内留下的两千多名“法师”,也被赶了出去。

他将真正有本事的能臣再次启用,从而解决了朝廷的许多难题,史称“弘治中兴”。

只可惜朱祐樘英年早逝,三十六岁便驾崩了。

这四位皇帝在我国的历史上,都是非常出名的明君。他们在位时期,朝廷安稳,百姓安居乐业。

他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尽可能做到了最好。不过,他们好的还不一样,各有各的特点,你最钦佩哪位皇帝呢?

0 阅读:9
向日葵爱历史呀

向日葵爱历史呀

爱历史,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