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之前的留言,本来就笑一下回复一个“You are poor, you are right”就好了。
但是,该说的概念还是可以和大家聊聊了,原因无他——通到大家家里的网络已经像水电气一样成为日常生活中第四种必不可少的生活物资,这方面如果出了问题,任谁都很难有幸福感。
不过,网络和家里的水电气不同的是它是属于科技领域的“精加工”产物,网络的质量不仅仅在于入户之前的线路质量,也在于入户之后的家庭设备质量。就好比自来水一样,大家都知道自来水不能直接喝,这是因为很多净水器厂商告诉消费者TDS较高的水不能喝。
iN测试了一下自己每天直接喝的水,TDS是接近400的。
那么TDS高不能喝到底对不对呢?
净水机厂商会很简单粗暴的告诉你TDS高不能喝,但矿泉水厂商则声嘶力竭的宣告自己的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有多高
“溶解性总固体”是什么?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就是净水器厂商宣传的词汇的TDS并无歧义。
矿泉水TDS数值高是为了喝的健康,并且相对较硬的水质在充入二氧化碳之后口感更加清冽。自来水TDS高是不是污染严重并不清楚,但TDS这种很简单的可以依靠电阻器测量的数值却让大家测得方便、理解的方便也就更深入人心了。其实有了矿泉水的例子,通过TDS高低判断水质的好坏就像放屁一样没有太大意义了吧?
自来水的检测项目包括理化指标: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总碱度(以CaCO3计)等;无机阴离子:硫酸盐、氰化物、氟化物、氯化物、硼、溴化物、碘化物、碳酸盐(CO32-)、硒等;营养盐及有机污染指标:氨氮(NH3-N)、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Cr)、生化需氧量(BOD5)、硝酸盐(以N计)、亚硝酸盐(以N计)等;金属:砷、汞、六价铬、铅、锌、铜、镉、铁、锰、钴、镍、碲、钼、铍、钡、钾、钠、钙、镁等;微生物: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有机污染物:挥发酚、有机磷农药(OPP)、有机氯农药(BHC、DDT)、多氯联苯(PCBs)28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54种、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
所以,用根不到20块钱的TDS测试笔来测试自己喝的水到底符不符合安全标准就是痴人说梦。
比自来水更甚,我们所使用的网络也是各种检测和标准的集合体,复杂度也远超过自来水的各种供水标准。但是网络厂商和卖净水器的一样,也是突出几个大众容易理解的概念让消费者只能理解几个无关紧要的“数值”,就让大家觉得自己购买到了合适的产品。
本质上来讲,网络设备是一种高投入高回报的高科技商品。如果一天到晚想着便宜的网络方案,其实就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了。
首先,是入户宽带,入户宽带基本上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光纤的光衰数值在一个合理的数值范围内(-25dBm~-20dBm)。在宽带师傅安装宽带的时候一般的情况下都会使用自带测试,不过人嘛往往不在极限数值上就很难去给你做相应的调整。
我们自己也可以在光猫路由器上直接查看这个数值:
如果不合理的话,可以报修处理。
这基本上就是我们订购宽带能给你的所有保障了,再之外的就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了。
其次,就是我们手里的网络设备和网络素材了。
在这个阶段大家就总想和别人拉开档次,尤其是那些穷的都要当掉裤衩的家伙们。
总会觉得花点小钱能成什么大事。
其实网络是一个木桶效应的综合体,网络中最差劲的设备决定了网络的整体体验,要省钱办大事是完全不可能的。毕竟对于家用网络市场来说,还有商用网络,如果家用的网络设备真能省钱办大事的话,商用网络也就成了一个玩笑。
建议1:网线六类足矣
很多人抠抠搜搜的不升级自己的网络设备,反而在网线上动脑筋。在某东某宝找一些超六类、超七类线甚至八类线……
要知道,人类手做网线的极限基本上就是六类线了,大部分人在制作六类线的时候就已经很难达到六类线所要求的电气标准。在家里做出一根合格的超六类线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我们在正规的网络市场上是几乎看不到超六类水晶头的。如果非得抬杠说有,那还的确是有,例如commscope的FT-MP系列的水晶头:
只不过要自己做一根利用FT-MP头的网线则需要一把几千块的钳子,并且要遵循相当严格的制作流程
才有可能做出一条可以通过超六类跳线测试的超六类线。也就更别提七类、超七类和8类了。
这也是一般而言在家里在家里安装和部署网络最高选择六类线的最主要原因了。同时这也是数码小白的迷思之一——“更好”的线未必能给你带来真正的性能提升。
建议2:运营商的宽带路由器能不动就别动
这是一个很好玩的命题,甚至比在家里用六类以上的网线更有笑点。很多人觉得宽带运营商给家里安装的路由器垃圾,于是就会想方设法的求着自己的媳妇多给点零花钱换那么一个新的路由器。
但大多数人的想法是“换一个路由器网络就会好起来”……只可惜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
简单的说下原因——路由器这东西遵循的是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产品,其发射功率和灵敏度都在一个统一的范畴内。而造成家庭无线网络信号不好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路由器的优劣,其主要原因在于无线路由器的放置位置。很多家庭将无线路由器放置在弱电箱内部,例如这样:
弱电箱的金属壳体本身就会干扰和削弱无线信号的传递,这就有点类似于手电筒反光杯的原理了
本来360度发散的无线信号被汇聚到了一个相同的方向上更多的方向上受到了屏蔽。同时,无线电是载波信号,即便是在汇聚的方向上,明显的底噪也被加强,这点和手电筒上的光斑也是相同的道理,
一盏灯在工作的时候是不会有明显的光斑不均匀的现象的,但是汇聚在手电筒反光杯后发出的光则受到了干涉导致光线不均匀。在人的眼里看是不均匀的光线,在设备上看则是一大片的底噪。
所以,换宽带路由器不如将宽带路由器摆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更会有起色。
不过,穷人嘛……很多没什么钱的人更会关注电子产品,总是觉得几百块钱的电子产品可以让自己有高人一等的感觉。用一个千把块钱的路由器好似能抬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一样。于是换路由器就成了很多没什么钱的人生活中比较密集的话题。其实,换和不换真心的没太大区别。
建议3,mesh能不用就别用
mesh是一个更加low的配置方案。在能分清鱼翅和粉条的不同味道和口感的前提下,我们才具备讨论粉条是不是鱼翅的平替的前提条件。
mesh也是这样的一种存在,如果一个人根本没有使用过一套高性能的无线网络系统,那么mesh给他带来的提升感可能是很深刻的,但是mesh类似于鸡汤炖粉条,本质上还是粉条,是做不出鱼翅的味道的。
前阵子在聊无线漫游的时候,很多人甚至觉得相同的ssid配备相同的密码就可以达成漫游需求。但这种所谓的漫游方案本质上就是断了网络之后再找一个信号更好的ssid接入到网络中。根本上连漫游都不是。这时候一些mesh党就觉得得吹吹自己的mesh路由器了。
mesh技术本来就是给不通网络的环境下做一个高鲁棒性设计,为的是当一条路径上的信号传递出问题的时候可以动态的转化到另一个信号路径上。为此mesh牺牲了大量带宽来进行mesh拓扑路由的建立。你可能在mesh网络中看到wifi信号满格,但实际上传输的效率极低,这也是mesh建立的初衷——以牺牲性能的代价来保证连通性。
但是mesh的优势在于可以方便的部署——这是现在很多mesh路由器的卖点了。只不过厂家并没有告诉你mesh是以牺牲性能作为代价的。
这时候就会有人提到有线mesh。iN一贯的说法是——你都可以有线回程mesh了,为啥不直接AC/AP呢?有线回程mesh实际上是mesh网络方案的一个补丁方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有线电缆承载mesh数据传输。注意,这是一个mesh网络的补丁方案,它和原生的AC/AP的数据传输方案是不同的,路由器还是要依靠mesh的拓扑算法来计算网络中的路径,额外的增加了巨大的数据传输负担。而且,mesh在目前的大部分家用路由器上是依靠软件来解决的,大量的CPU时间被用来处理这些本来不需要处理(AC/AP)的计算。这样性能不低就见了鬼了。
这既是为什么在开头的回复里面回复“you are poor, you are right”,其实还可以再加上一句 you are feel so good。
简单的说就是“你穷你有理,还能感觉良好”。但我们如果正确的说事情,就不是穷不穷的问题,而是做事情的原则问题了。如果mesh真的那么好的话,为什么企业方案大多数都是AC/AP呢?商业方案工程师都是不差钱的大傻子吗?
所以,还是那句话“你都可以有线回程mesh了,为啥不直接AC/AP呢?”这里的性能基准点是不同的。作为网络架构方案,不同的架构设计有自己不同的优势和取舍。没有一种东西是万金油的通用解决方案。
在我们日常做网络的项目的时候也会出现有线网络不能真正触及到所有节点的困境。在遇到这种状况的时候,我们有可能会选择mesh方案用来弥补工程上的短板。但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在工程上的口径是这样的“基础设施不足、管网不通,无法采用有线连接,从成本考虑建议采用无线方案”
基本上也就会给客户推荐上面这种东西——无线网桥。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嘛,两个网桥天线对准之后采用无线传输一小段数据。
至于mesh嘛,不到万不得已在工程上是根本不会碰的。
但想不到这种在工程上提出来会遭骂的“臭狗屎技术”,在大家的家里成了“香饽饽”。其实也不难想象,毕竟大多数用户在意的网速就是手机信号满格还是不满格。网络速率下降带来的卡顿问题,并不会被归结到网络上,而是用户在琢磨着怎么还一台手机或者路由器的设备升级问题上。所以前面粉丝和鱼翅的问题又来了——您真的吃过鱼翅吗?
当然了,当你问到他们吃过鱼翅吗?他们就会用“你是哪里的有钱大少”来掩饰他们那颗自卑的心……而逃避“事情到底是应该怎么做才对”的核心问题。这就又是一种新迷思——很多人会因为穷来给自己预算不足的网络系统做自我催眠,生怕别人叫醒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