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德政权终结,叙利亚内战3.0版即将开始,伊朗是最大输家

环球瞭望者 2025-02-09 15:49:31

多家外电于8日报道指出,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已启程自大马士革起飞,目前行踪成谜。然而,根据航班监控信息揭示,一架属于叙利亚航空的伊尔-76型飞机自大马士革启航后,按计划应当前往该国沿海地带,这一区域被视为阿萨德政权的核心阿拉维派据点。不料,该飞机在行进途中突然改变航线,并迅速降低飞行高度,最后在其信号于霍姆斯区域断失。飞机信号消失

当前未有确切信息证实阿萨德位于该航班内,然而,具有美国官方关联的“以色列作战室”账号已在社交平台上暗指阿萨德的私人飞机遭击落并发生坠毁事件。随后叙利亚军方、总理与反政府武装各阵营相继发布声明,宣称阿萨德政权已崩溃。在发言中,叙利亚总理贾拉利表达了其意向,即准备向叙利亚反对派展现和解姿态,并主张将国家权力移交给由民众选举产生的政府。综上所述,在惨烈内战期间固守大马士革、于满目疮痍之中坚持长达13年的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竟然以出人意料的方式与结局迅速瓦解。尽管阿萨德的具体行踪仍属谜团,其撤离大马士革的行动已不言而喻地传达出一种政治讯息:标志着曾对西亚与北非区域产生长远效应的阿拉伯复兴党运动即将淡出历史舞台。阿萨德政权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终结。

然而,阿萨德政府的覆灭并未预示着叙利亚民众能在短期内实现安宁,他的离去仅象征着内战的一个阵营退出了舞台,而非战争的终结——阿萨德及其阿里维族留下的权力空白必将引发多方竞逐,新一波冲突爆发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基于此观点的理由,在审视叙利亚当前的状况后不难发现:主导该国战局的主要力量为集结于伊德利卜与阿勒颇地区,并且逼近大马士革城垣的反政府武力集团。此势力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一是以“沙姆解放阵线(HTS)”为代表的恐怖组织,二是获得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即便忽略沙姆解放阵线与恐怖团体“基地组织”及“伊斯兰国”之间盘根错节的关联,这支反政府武装本质上就是一个“怪胎集合体”或“杂货车队”,尤其是在从伊德利卜地区发起争夺地盘的紧要关头,叙叛军内部成员之间的冲突依然层出不穷。绿色代表反对派,黄色象征库尔德族,红色则指政府部队与俄罗斯军事设施

接着,叙北地区由针对土耳其及与土耳其支持的反政府军宿怨深厚的库尔德武力掌控——关于彼此间的复杂关系无需赘述,只需知晓当叙利亚反叛力量向南推进时,库尔德部队即刻启动征召,并派遣兵力支援阿萨德政府。最终,来自叙利亚南部的德鲁兹族群得到了以色列的援助,在反政府武装向南推进之际,该军事团体亦顺势扩张其势力范围。当阿萨德统治崩溃之际,以色列迅即采取行动,首先发动了对大马士革的空袭,并随后派遣军队进驻戈兰高地邻近的叙利亚城巿库奈特拉,其意图“收割果实”一目了然。3.0“势必将导致土耳其所支持的反政府势力、库尔德人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升级,犹太复国主义与‘奥斯曼’的对决已非遥不可及。”新内战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即便对美国而言,倘若下一任总统为无意解决叙利亚遗留问题的特朗普,基于防范土耳其在中东地区势力蔓延的考量,或是为了响应以色列对抗土耳其的需求,他亦势必要涉足叙利亚这一复杂局势。在考量阿萨德政权衰落的最严重损失方时,众多观察者或许低估了伊朗的角色,实则伊朗才是这场变动中的最大失利者。原因在于当前的地区形势下,俄罗斯至少成功保留了其在当地的两处军事据点,与此相反,伊朗所构建的“抵抗之弧”体系因阿萨德政府的瓦解而陷入了无序状态,特别是失去了与黎巴嫩之间的连通渠道,导致整体布局显得支离破碎。若伊朗未能在叙利亚培育新的代理势力,或是“抵抗之链”未能迅即稳定叙利亚局势,则黎巴嫩“真主党”即将面临短期内的孤立无援状态。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