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酷睿Ultra5230F处理器评测:高频率低功耗办公首选

快科技 2025-02-22 16:32:12

一、前言:新一代主流处理器 NPU开始普及

Intel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上市以来,以高端酷睿Ultra 9 285K、高端酷睿Ultra 7 265K为代表的第一批K系列未锁频版最受关注,而第二批非K系列65W版本虽然低调,但更贴近主流用户。

现在,酷睿Ultra 5 230F也来到了快科技评测室,它是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主流无核显版本。我们来看看它的实际性能表现如何。

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基于最新的Arrow Lake-S架构,拥有6个P核加4个E核共计10核心10线程, 24MB的三级缓存,TDP为65W。

P核基础频率3.4GHz,最大睿频5.0GHz,E核基础频率2.9GHz,最大睿频4.4GHz。虽然不支持超线程技术,但是微架构升级让分支预测宽度提高至之前的8倍,能效更高。

新一代的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最高可支持192GB的DDR5内存,24条PCIe通道中有20条PCIe 5.0通道,可以同时支持PCIe 5.0x16和显卡和PCIe 5.0x4的SSD同时满速运行,不会因带宽分享而损失性能。

Intel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首次在台式机CPU中集成了NPU神经网络处理器用以加速AI应用。

虽然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定位于主流级别,但仍然和顶级的Intel酷睿Ultra 9 285K处理器一样内置了完整的NPU单元,没有缩水。

二、外观图赏:依旧黑盒特供 需自备散热器

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依旧是黑色的包装盒,没有附带散热器,需要用户自行准备,好在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的TDP只有65W,对散热器要求并不高。

黑色包装盒正面印有Intel CORE Ultra字样,右上角数字5代表了它隶属于Ultra 5系列,左下角特意提醒处理器中不包含核显,需要配置独立显卡才能正常工作,右下角用贴纸标出了230F的型号和LGA1851接口信息。

黑色包装盒背面有透明窗口,可以直接看到CPU本体。窗口下方印有产品保修信息和搭配的主板以及接口信息。

Intel酷睿Ultra 5 230F本体,不锈钢顶盖上印有产品名称信息和安装方位指示箭头。

CPU背面特写,Intel LGA 1851接口的触点数量非常大。可以注意到LGA 1851接口在CPU边缘的防呆设计变成了一组,上下边缘各一个缺口。

三、理论性能测试:单核性能进步显著 多核性能不落下风

1、CPU-Z性能测试

Intel酷睿Ultra 5 230F的CPU-Z基准测试单线程分数752.4,多线程分数7207.8。

2、CINEBENCH R15

在CINEBENCH R15中,实测Intel酷睿Ultra 5 230F单线程分数为303cb,多线程成绩则为2614cb。

3、CINEBENCH R20

在CINEBENCH R20中,实测Intel酷睿Ultra 5 230F单线程分数为772cb,多线程成绩则为6561cb。

4、CINEBENCH R23

在CINEBENCH R23中,实测Intel酷睿Ultra 5 230F单线程分数为2009cb,多线程成绩则为16934cb。

5、CINEBENCH 2024

在CINEBENCH 2024中,实测Intel酷睿Ultra 5 230F单线程分数为125pts,多线程成绩则为1013pts。

6、POV-Ray

在POV-Ray测试中,Intel酷睿Ultra 5 230F单核成绩为798.88PPS,多核成绩为6563.94PPS。

7、国际象棋

在国际象棋测试中,Intel酷睿Ultra 5 230F的成绩为26057千步每秒,相对性能倍数为54.29。

我们可以看到在CineBench一系列测试中,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的单核性能较同级的Intel酷睿i5 -14490F都有非常显著的提升,而且在总线程数更少的情况下,多核性能也有一定的提高,综合起来平均成绩也有接近10%的提升。

四、生产力和游戏场景测试:办公效能更高 平均提升超15%

1、3Dmark CPU性能测试

在3Dmark CPU性能测试中,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单线程成绩为1211,最大线程成绩为8960。

2、PCMark10快速测试

PCMark10快速测试通过模拟用户日常的办公使用,测试电脑的办公性能,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在测试中的得分为5689。

3、PugetBench:Photoshop

PugetBench是通过调用大型软件按照固定脚本运行,测试电脑的性能,其中Photoshop测试对CPU性能要求较高,视频软件更多用来考察显卡性能。

在PugetBench中的Photoshop测试中,Intel酷睿Ultra 5 230F的得分为8423。

4、Procyon照片编辑基准测试

Procyon测试软件除了测试IA性能之外,也提供了办公相关的测试项目,在照片编辑基准测试中,Intel酷睿Ultra 5 230F的得分为8314。

5、Procyon办公生产力测试

在Procyon中的办公生产力测试中,Intel酷睿Ultra 5 230F的得分为7622。

在生产力测试中,Intel酷睿Ultra 5 230F在每个项目中对比Intel酷睿i5-14490F都有不少于10%的性能提升,Procyon办公生产力测试中成绩甚至有接近四分之一的提高,平均性能提高达到17%。

五、游戏测试:不拖显卡后腿 较i5-14490F平均提升10%

游戏测试中,为了避免显卡性能出现瓶颈,我们给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和用于对比的Intel酷睿i5-14490F处理器搭配最新的NVIDIA RTX 5080显卡,测试游戏帧数表现,对比CPU性能差异。

1、《古墓丽影:暗影》

在《古墓丽影:暗影》中,我们使用2K分辨率和最高画质,将NVIDIA DLSS设置为质量,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的平均帧率为236。

2、《黑神话·悟空》

在《黑神话·悟空》中我们使用2K分辨率和影视级画质,采样精度设为50,开启DLSS帧生成功能,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的最终成绩为152帧,其中最低帧率为83帧,95%的帧率高于135。

3、《赛博朋克:2077》

在《赛博朋克:2077》中,我们使用2K分辨率和光线追踪:超载预设,并开启最新的DLSS 4X功能,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的最终成绩262.16帧。

在游戏测试中,我们分别选取了支持最新的DLSS 4的《赛博朋克:2077》,支持DLSS 3的《黑神话·悟空》和仅支持DLSS超分辨率的《古墓丽影:暗影》三款游戏,测试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的在不同游戏中的性能表现。

和Intel酷睿i5-14490F处理器相比,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性能都有提高,但不同的游戏中提高程度不同,在《古墓丽影:暗影》中有超过25%的性能提升,综合来看在游戏中Intel酷睿Ultra 5 230F也能有超过10%的提升。

六、烤机和温度:极限95W性能释放 温度不超过70度

烤机测试之前,我们将主板的性能模式打开,解锁CPU限制,仅保留90度温度限制,最大限度的释放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的性能。

我们用AIDA 64进行了十五分钟的烤机测试,最终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的功耗稳定在95W左右,温度69度,P核频率4.8GHz,E核频率4.4GHz。

虽然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的TDP和Intel酷睿i5-14490F一样都是65W,但最大睿频功耗仅有121W,比i5-14490F的最大睿频功耗148W低不少,但工作频率却更高一些,并且实际性能也更好,效能进步十分明显。

七、总结:高频率高性能加低功耗低发热 值得办公用户选择升级

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保持酷睿Ultra 200S系列处理器的单核性能优势,对比上代的Intel酷睿i5-14490F处理器,单核性能在不同的测试中能有10%到15%的提升,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更高的频率优势明显。

虽然不再支持超线程技术,但在多核性能测试中,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的10核心10线程的性能依旧比i5-14490F的10核心16线程更强,新架构带来的优势很好地弥补了取消超线程技术带来的性能损失。

而且这些成绩都是在睿频功耗更低的情况下达成的,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最大121W的睿频功耗比i5-14490F的148W最大睿频功耗低了接近20%,烤机是温度也比i5-14490F低了近10度,只有69度左右。

虽然在游戏测试中,Intel酷睿Ultra 5 230F处理器的表现也比上代的i5-14490F更好,但和i5-14490F一样,Intel酷睿Ultra 5 230F也不会是玩家的选择目标,主流用户和对能效更敏感的办公用户才是最合适。

从实际测试结果来看,在Procyon中模拟用户日常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办公和用Photoshop编辑照片时性能提升是最为明显的,办公用户如果对功耗和能效比较敏感的话,Intel酷睿Ultra 5 230F还是值得选择的。

0 阅读:0
快科技

快科技

一起关注每日科技热点,分享前沿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