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能奶山羊寄生虫谱,区域防控地图,五年调研,务必按区执行
在养殖领域,萨能奶山羊可是相当特别的一种动物。它是一种体型比较适中,毛色洁白的山羊,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奶量高,而且羊奶品质优良。萨能奶山羊原产于瑞士的萨能山谷,后传入很多国家和地区。它适应能力还挺强,不过也有自己的小脾气。
咱先聊聊养奶山羊的那些痛点。不少养殖户都觉得,这奶山羊养起来不容易啊。就说饲料这一块,它不像有些动物能随便吃,得讲究营养搭配,不然产奶量就会受影响。还有啊,它要是生病了,那也不好治,不像鸡啊鸭啊,可能打个针吃点药就好了,奶山羊的药量啥的得精确计算。而且它的养殖周期还比较长,要两三年才能到盛产期,这对养殖户的资金压力可不小。
这萨能奶山羊身上可有不少寄生虫呢。经过五年的调研,我们终于搞清楚了它的寄生虫谱。这里面寄生虫还不少,像捻转血矛线虫,这东西会让奶山羊贫血、拉稀,影响它的产奶量和健康,而且一年四季都能发现。还有捻转血矛线虫在南方湿热地区可能会更活跃,因为那里的气候湿度大,温度高,很适合这种寄生虫生存;而在北方干冷的环境里,它虽然也能存活,但活跃度会低一些。像捻转血矛线虫的幼虫对环境的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它们喜欢在 20 摄氏度到 30 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 70%左右的环境中发育。当温度低于 10 摄氏度或者高于 35 摄氏度时,幼虫的发育速度就会明显减慢,在湿度低于 50%或者高于 90%时,幼虫也难以存活。而成年捻转血矛线虫在低温环境下,其活动能力和取食能力都会下降,生长也会受到抑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成年捻转血矛线虫的繁殖能力会下降,容易出现体质虚弱等情况。还有莫尼茨绦虫,它会损害奶山羊的肠道,让它生长发育受阻,这羊奶的品质也会打折扣,这种寄生虫多在春秋季节高发,在南方一些积水的山洼里这种寄生虫的感染率会高一些,因为积水容易形成幼虫滋生的环境,羊吃了带有幼虫的水草就容易被感染;北方如果是有季节性积水的低洼地周围,羊吃草时也容易在上面沾到含有幼虫的水滴从而被感染。弓形虫就更是麻烦了,它会损害奶山羊的多个器官,严重的还可能死羊呢。这弓形虫在夏季气温比较高的时候活跃,它喜欢寄生在一些猫、狗等动物体内,奶山羊通过误食猫狗粪便或者吃了带有这些动物粪便污染的水草就会被感染。在南方农村,很多养殖户家的猫狗较多,它们到处排泄,羊吃了带有弓形虫卵的猫狗粪便就容易被感染,而且弓形虫感染后的初期症状不明显,很难发现,一旦发现往往病情可能已经比较严重了;北方冬季寒冷,猫狗活动减少,羊接触到含有弓形虫卵粪便的机会相对减少,但也有些养殖场会因为冬季饲料单一,羊免疫力下降,偶尔也会发生弓形虫感染。还有球虫,它会让奶山羊腹泻、消瘦,尤其在小羊羔身上很常见,一年多发的季节在雨季。在南方山区,雨季时山坡上的青草上容易附着有球虫卵囊,羊吃了这样的草就会感染;北方草原地区在夏季雨水多的时候,也会有这种情况。
这萨能奶山羊养殖的场景也很重要。不管是家养还是一般的养殖场、农场规模养殖,又或是散养,都要面临这些寄生虫的问题。比如说家养的几只萨能奶山羊,养殖户可能觉得数量少,就不会太在意寄生虫的问题。可实际上,即使是家里养的羊,也会到外面去吃草,回来就可能带回来寄生虫。像网友“养羊小能手”就分享过,自家养了几只萨能奶山羊,看起来好好的,就是产奶量一直上不去。后来去看了兽医,才发现是寄生虫的问题,几只羊都被感染了不同的寄生虫。这网友就很郁闷,觉得自己天天喂羊,怎么就没注意到这个问题呢。
再看养殖场和农场的规模养殖。在南方某个养殖场,养殖了很多萨能奶山羊。原来养殖很顺利,可有一天,羊开始大面积生病。养殖场的员工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检查了饲料、饮水,都没发现问题。最后请来了专家,发现是寄生虫感染。因为南方的环境适合很多寄生虫生长,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和防控措施没有很到位,就给了寄生虫可乘之机。而且在北方的养殖场也不轻松,北方的养殖场冬天的时候,保暖是第一位的,可不能因为保温就忽略了通风。不然羊舍里的环境容易变得潮湿,这也给寄生虫创造了生长环境。
说到这里,咱就得讲讲这萨能奶山羊寄生虫防控的五年调研成果,也就是那个区域防控地图。这个地图可不容易做出,调研人员得跑不同的地方,收集不同的气候、地形、地貌的数据。比如说,在山区和平原地区,寄生虫的种类和发病率就有差别。山区因为羊可能会吃到不同海拔高度的草,而不同海拔的温度、湿度不一样,寄生虫的种类和数量就不同。在南方山区,由于海拔落差大,气候多样,寄生虫种类繁杂。海拔 800 米以下的山谷地带,温暖潮湿,适合很多寄生虫生存,感染率较高;而海拔 1500 米以上的高山地区,气候寒冷,一些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寄生虫就难以生存。北方平原地区则因为地势平坦,养殖密度大,如果一个地方发生寄生虫感染,就容易大面积传播。
这个区域防控地图就得根据不同的区域来执行防控措施。像在南方的养殖场,3 月到 10 月,每个月都要做一次全面的寄生虫检查。因为南方这个时间段天气比较热,寄生虫活跃,这个检查频率就是为了及时发现寄生虫,防止它在羊群里扩散。而在北方,10 次就够了。北方冬天的时候,因为气候寒冷,很多寄生虫都不活跃了,这时候可以适当降低检查频率。但也不是说就可以完全不管了,还是得注意羊舍的清洁和通风。而且要按区执行,每个区域都不能落下。比如说,有的山区养殖场的羊大部分时间在山上放养,这些羊的养殖模式和对寄生虫的防控就和在养殖场里集中养殖的羊不一样。在山上放养的羊,它们吃草的环境不可控,接触到寄生虫的机会更多,就需要更频繁的检查和特殊的防控措施。
对于养殖户来说,这可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网友养殖的经历,如果不了解这些,羊的健康就难以保证,经济损失可就大了。而且不同地区的养殖户之间交流交流,也能学到不少经验。比如南方的养殖户觉得南方湿度大,羊容易拉肚子,要多给羊喂点干燥的饲料;北方的养殖户就发现北方的羊冬天如果喂得太饱,羊容易消化不良,就会调整一下饲料量。
这里再给大家植入一些绿植对养殖环境的辅助。像薄荷这种绿植,它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在南方养殖场周围种上薄荷,一方面能驱赶蚊虫,减少羊被蚊虫叮咬后感染寄生虫的风险,薄荷在温度 25 摄氏度左右生长最旺盛,而且越晒太阳香味越浓,驱虫效果最好;在北方种植薄荷能起到一定调节养殖场小环境温度的作用。还有艾草,它有驱虫杀菌的作用。在养殖场的角落里种上一些艾草。如果发现羊群有寄生虫感染的迹象,把艾草捣碎加水喷洒在羊栏里,能起到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再比如说薰衣草,它除了有安神的作用,也能驱虫。在羊运动场周围种上薰衣草,能减少一些寄生虫对羊的侵害,尤其是对那些喜欢在羊身上寄生繁殖的微小寄生虫有抑制效果。
咱讲了这么多,只是把萨能奶山羊的寄生虫和防控地图大致说了一下。其实这背后的学问还深着呢,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每个养殖的场景也有不同的要点。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或者有自己独特的养殖经验呢?这就可以成为我们讨论的点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