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美吟与圆圆曲

不觉有红楼 2024-05-04 21:40:41

作者:王华东

《红楼梦》第64回,林黛玉写了《五美吟》,宝玉、宝钗看了都赞不绝口。先照录如下:

西施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

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绿珠

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

红拂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

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

五美图

然而,书中关于宝玉、宝钗看诗的过程,只有寥寥二十几行。前面谈贾敬宾天,宝玉在宁府守孝,见无客至,回家先到怡红院,又到王熙凤处,再来看黛玉。与宝钗看完《五美吟》,品论了几句,后面接着说贾琏与尤二姐调情以及偷娶之事。作者为什么要在此插上黛玉的这五首诗,前后没有一点关联性。想起有红学家说过,书中出现突兀不正常的内容,往往是作者另有所指,而且往往隐藏了一段历史。

近日看《甲申诗史》一书,分析了吴梅村的《圆圆曲》,其中说到了《五美吟》中描写的三位美人。这么巧,是不是作者有意让当时的读者联想到《圆圆曲》呢?现将《圆圆曲》抄录于下,供大家思考: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

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妖罗绮。

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

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只有泪沾衣。

熏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

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座客。

座客飞觞红日莫,一曲哀弦向谁诉?

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

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

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

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

便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

若非将士全师胜,争得蛾眉匹马还。

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鬟不整惊魂定。

蜡烛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

专征萧鼓向秦川,金牛道上车千乘。

斜谷云深起画楼,散关月落开妆镜。

传来消息满红乡,乌桕红经十度霜。

都曲妓师怜尚在,浣纱女伴忆同行。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

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

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尽延致。

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支细。

错怨狂风扬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

香径尘生鸟自啼,渫廊人去苔空绿。

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梁州。

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

《圆圆曲》是吴梅村的歌行体长诗,叙述了吴三桂在甲申事变前后的表现以及与陈圆圆之间的关系。其中“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说的是西施,“便索绿珠围内第”说的是绿珠,还有关于红拂的,下面再介绍。

大家知道,西施是春秋时期的美女,越王勾践使美人计,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后来勾践起兵灭了吴国,西施被吴人沉江。绿珠是西晋时期的绝艳美女,石崇花10斛珍珠买到她。绿珠善舞《明君曲》(明君就是汉元帝时的王昭君),妩媚动人,又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石崇对她特别宠爱。石崇被免官后,孙秀向石崇索要绿珠,石崇坚持不给。孙秀随即诬陷石崇谋反,士兵到达金谷园时。石崇伤心地对绿珠说:我是为你才获罪。绿珠流泪不止,说:我也当为君而死。随即跳楼。

《圆圆曲》中提到西施和绿珠,明显是比喻陈圆圆的。陈圆圆的美貌早已名满天下,否则皇亲国戚田宏遇为何千辛万苦强将她掠夺而献入皇宫?这就有了“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据史料记载,崇祯皇帝“不甚顾”,退回了田宏遇。诗中说,“夺归永巷闭良家,教就新声倾坐客。”陈圆圆出宫后,接受了田府的再培训,由此以“新声”而在京城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接着,“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在田府,吴三桂为陈圆圆所倾倒。

据陆次云考证,陈圆圆在崇祯皇宫因花魁背景而“无人惜”,遂转移目标,孤注一掷于掌握“关宁铁骑”的吴三桂身上。她一眼觑定在当时风雨飘摇的局势之下,吴三桂其人其兵,可堪重托,遂向田宏遇献计,请他结纳吴三桂以备“缓急”,可谓识见非凡。及至宴会之际:

圆圆至席,吴语曰:“卿乐甚?”圆圆小语曰:“红拂尚不乐越公,矧不逮越公者耶?”吴颔之。

在这里,陈圆圆自比隋末名妓红拂女,吴三桂也认为自己可以与大唐名将李靖相比拟,自是美人配英雄。

红拂女与李靖的故事,据记载,李靖投靠杨素,在与杨素谈论时,红拂就立在旁边,她见李靖气宇非常,乃英雄侠义之士,心中暗暗倾慕,于是派门人跟踪李靖,得知他的住处,自己深夜前往,投奔李靖,李靖欣然接受,成就一段佳话。陈圆圆也有心投靠吴三桂,这正合吴三桂之意。如《圆圆曲》所说:“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

陈圆圆也不是一般的名妓,除了力攀高枝,还善于巧言令色,保护自己。据史料记载,吴父吴襄不得已将陈圆圆献给李自成,李自成令唱歌,陈圆圆唱吴曲。李自成皱眉说:怎么人长得这么好看,唱的声音那么俗不可耐?然后命群姬唱西曲。问陈圆圆:“此乐何如?”圆圆曰:“此曲只应天上有,非南鄙之人所能及也!”得到李自成的欢心。当吴三桂带清兵攻向北京时,“自成怒,戮吴骧,并其家人三十余口。欲杀圆圆,圆圆曰:‘闻吴将军卷甲来归矣!徒以妾故,又复兴兵。杀妾何足惜?恐其为王死敌,不利也!’”李自成于是留下了陈圆圆。而当李自成想带陈圆圆西行时,陈圆圆说:“妾既事大王矣!岂不欲从大王行?恐吴将军以妾故而穷追不已也。王图之,度能敌彼,妾即褰裳(提起衣裳)跨征骑。”自成乃凝思。圆圆又曰:“妾为大王计,宜留妾缓敌,当说彼不追,以报王之恩遇也!”自成然之。于是弃圆圆,载辎重,狼狈西行。(陆次云:《圆圆传》)

陈圆圆献上的缓兵之计,说得好像是甘愿为李自成而作出牺牲似的,自己却得以金蝉脱壳,回到吴三桂身边。所以有人评说陈圆圆,“何异于貂蝉之周旋于董卓与吕布之间?又何异于西施之长年伏卧于吴王夫差之榻而实则意在谋虎之皮?”

回头再来看《红楼梦》中的《五美吟》,林黛玉为什么要写《五美吟》,我看作者是有意使读者联想到吴三桂,联想到《圆圆曲》。首先看这“五美”有没有共同之处?西施是为了越国进吴宫行美人计的,她的对象是吴王;虞姬是为了不拖累西楚霸王项羽,自刎军帐之中的;明妃王昭君是为了汉朝的和亲方略,自告奋勇承受思乡之苦,北寒不适生活之苦而牺牲自己,成为南匈奴王的配偶;绿珠是为了使自己的恩公石崇不受伤害,以死殉主的多才多艺的美女;红拂是慧眼识英雄,果断投奔李靖的勇女子。这五位美女都有可歌可泣的壮举,都有美女与英雄或王侯将相在一起的经历。对照陈圆圆与吴三桂,不也是美女配英雄,因“冲冠一怒为红颜”而轰动一时吗!

然而,林黛玉虽然也是美女,却并不具备以上“五美”的特质。宝玉与黛玉心心相印,但宝玉无法与“五美”相处的人物相比。林黛玉是为灌溉之恩还泪来的,她也无法与历史上的“五美”比。现试将《五美吟》的五首诗解读一下,一窥林黛玉的一定思维指向。

《西施》:一代美女葬身于江中逐随浪花而去,只剩下吴宫群妃白白的怀念。请君切莫讥笑那东村效颦女,要知道她即使活到满头白发的年纪仍能在溪边浣纱。

《虞姬》:乌骓迎着夜风的悲鸣,让人听了肝肠寸断,虞姬恨对双瞳的丈夫,心中充满了死别的悲伤。且看反复无常的黥彭在若干年后最终得到醢刑的下场,其实他们远不如当年那楚帐中饮剑自刎的虞姬来得忠贞和坚强。

《明妃》:艳丽惊人的王昭君离开汉宫远嫁到了匈奴,其实年轻貌美的女子多是薄命人的结局,古今都相同。汉元帝即使不重视女子的美丽,却也不能把决定宫女命运的权力交给画工。

《绿珠》:豪门大富一向都把明珠当瓦砾一样抛掉,石崇又何曾看重过绿珠的美丽与娇俏呢?都说福气只因前生所造的注定,更何况同归一道可安慰死后的寂寥呢?

《红拂》:李靖长揖不拜雄辩善谈神态不凡,红拂眼光敏锐看出穷途中的英豪。杨素那死气沉沉腐朽将亡的府署,怎么能够困留得住女中的大丈夫?

五首诗中,林黛玉认为,西施虽然轰轰烈烈,但死于非命,不如东施到老仍能安居乐业;虞姬自刎军帐,虽然死得坚贞,比叛将好,但也是可怜的下场;绿珠虽然得到石崇的宠爱,但也会像瓦砾一样被抛弃,为这样的人去死不值得;王昭君勇敢地冲破了画工的摆布,与匈奴单于结合,但心中的凄苦也是难过的;红拂女慧眼识英雄,当机立断投奔李靖,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得到美好的归宿。

诗中的人物经历与林黛玉的生活处境似乎都靠不上。有人说这预示了林黛玉今后的悲剧命运,她想改变寄人篱下的命运。林黛玉心中只能依托贾宝玉及其家庭,贾宝玉本身并不是一个有担当的出色人物,实际上也靠不住。

说林黛玉哀叹红颜薄命还差不多。正如林黛玉说的:“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今日饭后无事,因欲择出数人,胡乱凑几首诗以寄感慨。”林黛玉对其中四美女是可悲可叹的,而认为最可欣可羡的是红拂,也希望自己能婚姻自主,掌握命运。但林黛玉是无能为力的,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如果把陈圆圆在乱世中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上,追随吴三桂表演出的惊天动地故事拿出来,与五美的经历倒是有得一比。《甲申诗史》书中说:《圆圆曲》里的“绿珠”乃西晋石崇的宠姬,“绛树”则为魏文帝曹丕的爱妃,“便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是以此两美人直接代指陈圆圆。我们细想一下,以西施、王昭君,虞姬、红拂代指陈圆圆,不是也很合适吗?

吴梅村的《圆圆曲》,创作于顺治七年前后,那时吴三桂在镇守汉中,被封为平西亲王,还没有反叛清廷。而诗中最后一句“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是用吴三桂的吴宫比吴王夫差的吴宫;“梦向夫差苑里游”是拿陈圆圆比西施,借古喻今,又暗示吴三桂的富贵骄奢不能长久。

《圆圆曲》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是“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有着尖锐的讽刺之意的,揭露了吴三桂的狡诈与虚伪。《甲申诗史》一书中指出,崇祯皇帝急令吴三桂勤王,并加封平西王。而吴三桂却不着急,带着军民撤到山海关,然后率关宁铁骑“缓缓而行”,有待价而沽之嫌。与当年袁崇焕日夜兼程赶到北京城下救驾形成鲜明的对照。吴梅村对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深恶痛绝,诗中不便明说,用“冲冠一怒为红颜”揭露吴三桂破敌收京乃为红颜,而非明朝,故“恸哭”“缟素”实为欺世,而且,“缟素”之前是六军俱剃发,认为背后有其不可告人的政治野心。在陈圆圆心中的“大英雄”,实际上被骂了几百年,可谓遗臭万年。当然,作为陈圆圆也是无法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的。

吴梅村在甲申之变前后写了很多首诗,多数采用“五古”或“七古”的体例写成的长诗。他以史家的姿态、以诗史的方式,对这段风云历史作了全方位书写,既鲜活地突出了可歌可泣的人物,并以文学的想象呈现了历史现场的氛围,让后世得以全方位地了解“甲申之变”前后的社会、政治、军事状况。他以“推见至隐”与春秋史笔而书写的“甲申诗史”,则在“正史”之外,为我们提供了另一幅历史图像。《圆圆曲》就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首。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伟人也要求我们当历史来看。事实上,清朝就有人看出很多“碍语”,把书中的内容与政治、历史联系了起来。民间一位红学家说,二十世纪20年代之前,国人研读《红楼梦》或《石头记》,没有受到错误言论的诱导,每个读者都能读到自己心中的红楼梦,因为他们不需要知道谁是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发现《红楼梦》所隐藏的重大思想内涵和美轮美奂的风物描写以及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可恨今人受胡适“新红学”的毒害,把时代背景框死在乾隆朝曹雪芹的自传说里面,从而出现许多无法解开的死结。

今天,我读到“五美吟”,联想到了《圆圆曲》,我们只要解放思想,站在古人的角度,就不难想见,当时的人读到《红楼梦》的《五美吟》,也会联想到《圆圆曲》。

再看《红楼梦》,书中也有好几首歌吟体的长诗,如《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姽婳词》等。看到这些长诗,可以琢磨一下是否也有历史背景故事和历史人物,不要辜负了作者“真事隐”的苦心,真正读懂这一达到艺术高峰的名著。

0 阅读:14
不觉有红楼

不觉有红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