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的孙吴政权是如何建立的?

历史战争 2024-09-15 20:26:34

长江下游平原,主体是江苏、浙江、安徽中南部和江西省,在东汉时的区划就是扬州的江东六郡。为什么叫江东呢,因为在长江下游段,大江是向东北方向斜着流动的,且比现在短,所以现在所谓的江南,当时就叫江东。长江下游平原它是怎么被孙权家族占有的,需要从他们的父亲孙坚说起。

孙坚是浙江地区的老家,具体是富春县人,他成年后担任荆州的长沙郡守。在公元190年,因为董卓废立皇帝,废掉了汉灵帝的长子,立了次子刘协为汉献帝,而且性格暴虐,原朝廷司隶校尉袁绍号召各州郡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坚也从长沙郡出发,带领军兵北上到中原,参与讨伐反董卓。

孙坚带着郡兵北上,在洛阳以南的梁县与董卓军遭遇,战败,被迫摘了头巾给祖茂带着,诱使敌人追击,自己从而脱逃。讨董的联军不是合聚在一个地方,而是分在中原三四个据点,孙坚这只部队,在中原南部活动,并没有与袁绍会合。

实际上,孙坚和袁术是和组成一个部队,孙坚归袁术管,在中原南部活动。袁术因为也是袁家子弟,身份高,被董卓封为后将军,但是为了划清界限,从洛阳逃跑了,开始反董卓。孙坚就投在了他的旗帜下。袁术表封他为豫州刺史和讨虏将军。所谓表封,就是上表朝廷,请求封某人为官。按理说,董卓这时候把持朝廷,不会批准袁术的上表请示,但是为了拉拢孙坚,董卓竟批准了。董卓又派出部将胡珍去讨伐孙坚,结果被孙坚战败,还斩杀了华雄。华雄级别并不很高,不过是个骑都督。

这次孙坚战胜,并乘胜阵斩董卓军中的骑都督华雄。公孙瓒和刘备、关羽、张飞不曾参加讨董,《三国演义》写关羽斩了华雄,是文学虚构的。

实际上,除了孙坚与董卓军进行了直接战斗,袁绍统领的各州郡兵,多是按兵不动,并未与董卓一方交战。随即董卓带着汉献帝,向西迁都,去了渭河平原的长安。

这时候,孙坚是袁术的部将,在中原南部击董卓,同时控制了这一地区,为了扩大控制区,就要向南发展,要抢两湖平原,也就是荆州。于是孙坚南下打荆州,击败了荆州牧刘表部将黄祖,随即准备进攻荆州的北部重镇襄阳。孙坚自己带了少量兵,在襄阳城外的岘山上观察敌情,被黄祖的狙击手射杀。

袁术在孙坚死后,就向东南方向转移,控制了扬州的部分地区。不久,孙坚的长子孙策,19岁,来投奔袁术。

扬州地盘极大,含江浙和部分安徽。地方虽大,但GDP不高,当时的江浙属于刚刚开始开发。袁术占了扬州在江北的两个郡,在江南还有四个,归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统管。孙策就请命去打刘繇,名义上是替袁术抢地盘,实际是要自己发展。袁术觉得这个孩子不可能打得过刘繇,也就随他去了。

孙策带着数千军队,到了江北,派人请来自己年少时就结交的好朋友周瑜,家在扬州庐江郡舒城的,一起过江,击败了扼守长江的张英——刘繇部将。

随后他们逼近丹阳郡的郡治曲阿(常州),在城外的神亭,刘鹞的部将太史慈在山上正搞侦察,遇到只带着十三骑兵出行的孙策,于是发生遭遇战。太史慈就和孙策对打起来,抢了孙策的头盔,孙策夺了太史慈的手戟。随后各自的援军来到,俩人也就各自散开。

随后,孙策打得刘繇节节败退。刘繇向西逃奔去了豫章郡,然后病死在那里。孙策遂占领了江南的丹阳郡、吴郡、会稽郡、豫章郡、庐陵郡、鄱阳郡六郡,自领会稽郡守,时年不过二十一二岁。同时孙策活捉了太史慈,然后饶恕了他,收留为将,非常信任。不久,孙策也就宣布脱离了袁术。

这样,孙策就控制了长江下游两岸平原,其中丹阳郡、吴郡在如今的江苏中部、南部,会稽郡在如今的浙江省,而豫章、鄱阳、庐陵在江西省(安徽省以南)。

建安五年,孙策被仇家刺杀,弟弟孙权接班。

建安十四年,孙权在拥有了长江下游平原的基础上,向西进去长江中游平原,也就是两湖平原,相应区划就是荆州。这年春,孙权进攻荆州的黄祖。黄祖是荆州的江夏郡郡守,属于荆州牧刘表的下属。孙权攻黄祖,有两个目的,一是报父仇,二是求占荆州,以便“极长江上下尽有之。”两湖平原,中间被横流的长江割开。汉水(古亦称沔水)从北向南贯穿湖北,在武汉汇入横流的长江。江夏郡就在武汉地区,它相当于是两湖平原的东部门户,与孙权的长江下游平原的接口。

黄祖战败,逃跑中被冯则追斩。孙权于是屠夏口城,然后又退出夏口,周瑜屯扎在以东不远的樊口。

同年底,曹操南下进入荆州,曹操与孙权之间的赤壁之战爆发。

总得来见,长江下游平原,地处偏东,它和曹操控制的华北平原南段,南北毗邻,战略要地就是江北的庐江郡,对应现在就是安徽省中南部。庐江郡内有两个军事城池,就是寿春和合肥。

文/潇水:知名历史小说作家,历史战争特约作者

0 阅读:8

历史战争

简介: 品读历史故事,解读古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