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盗防异族?明朝边防是怎么做的?

微格尔 2024-06-20 07:52:10

明太祖朱元璋从平民起家,参加红巾军反抗元朝,再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地区割据势力,并举兵北伐,最终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他的大明帝国。

也许是因为朱元璋的出身,也许是因为他登上权力高峰所经历的艰苦,也许是前朝边疆危机的长尾影响,朱元璋对周围的威胁抱有一种高度的警惕感,采用强力手段来维护自己所建立的帝国和手中的皇权。

这从他开国后在统治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得出来。在朝堂上,他时刻警惕权臣将相的权力,为此还狠心除掉了一些丞相和老将,并设立锦衣卫作监察机构,还干脆改变了隋唐时期沿袭下来的政治制度,将从中央到地方的大权都直接握在自己的手中。

在边防上,特别是针对北边地区,则构筑起一道庞大的军事防线,可谓是“防火防盗防异族”。

这道北部边境防御体系覆盖了整个明朝276年的统治时代,其子孙后代一代又一代地承袭下去,遵从太祖的遗训苦心经营,维护了明帝国的领土完整。

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都是军事起家、战斗力强悍的皇帝,在他们掌权时期,曾先后11次大规模远征漠北,将鞑靼人打服,实在是意气风发。

但他们子孙后代的军事才能却一代不如一代。

年轻的英宗朱祁镇被弄权的宦官王振怂恿而冲动地率军亲征去“送人头”,在1449年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一年后才被放回朝,这多少是件丢脸的事。如果不是后来的“夺门之变”,他的皇帝之路也就终结于此了。

一次冲动换来一生内向,土木堡之变也成为明朝历史的一个转折点,此后明朝边防政策从攻转为守,并从此走向闭关锁国的保守政策。

由美国历史学家、中国史专家窦德士所著的这套《长城之外》,1096页的厚厚两册书,聚焦于明朝的北部边境战争与安全防卫历史,根据各代皇帝的统治阶段划分为14个时期进行讲述,对明朝的政治制度、地方管理、军事思想、边防机制等方面的历史细节进行分析解读。

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明朝时期,北部地区长城之外的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相爱相杀”的密切关系,也可以理解朱元璋和明帝国的军事管理和边防政策的构建和变化态势,对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管理政策,以及边防安全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明朝的兴衰历史。

0 阅读:1

微格尔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