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门人都那么厉害,为什么封神之战却输得最惨?谁才是最后赢家

从安聊趣 2025-02-13 03:34:35

在封神演义中,有许多法力高强的大能。抛开圣人不谈,截教的二代弟子有许多都是出类拔萃的,武力值是远远超过阐教的,那为何最后阐教却遭遇了惨败呢?

特别是在封神大战,神仙打架,热闹非凡。

但热闹过后呢?赢家真的赢了吗?输家又真的输了吗?

其实,这场大战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得多,它关乎权力更迭,还有圣人之间的谋划。

万仙来朝的截教

截教,在封神大战前,可谓如日中天。

通天教主“有教无类”的理念,吸引了无数弟子,形成了庞大的势力。

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个个都是独当一面的狠角色。

别忘了还有赵公明、三霄娘娘、随侍七仙这些强力打手。

甚至连名不见经传的马遂,都能一招秒杀阐教十二金仙之一的黄龙真人。

截教弟子数量众多,高手如云,万仙大阵摆出来也是能直接秒杀一大片。

看看人家三代、四代弟子,闻仲、余元、火灵圣母,哪个不是让阐教二代弟子头疼的存在?就连四代弟子余化,都曾让哪吒、杨戬等人吃过苦头。

这种实力,搁在今天,妥妥的行业巨头。

但巨头也有巨头的烦恼。

弟子多了,管理就成了难题。截教内部派系复杂,还有心不齐的师兄弟们针锋相对,所以说一但真的遇到难题,可能会缺乏统一的指挥。

然而更致命的是,截教和殷商王朝深度绑定。

很多截教弟子在朝中担任要职,享受着殷商的供奉。

截教失败原因

殷商崇尚鬼神,与截教的教义不冲突,双方可以说是互相成就。但这也就意味着,截教的命运和殷商的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殷商兴,则截教兴;殷商亡,则截教亡。

相比之下,阐教就显得低调得多。元始天尊门下只有十二金仙,数量上远不如截教。

但阐教弟子个个都是精英,战斗力不容小觑。封神大战中,阐教虽然赢了,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十二金仙“三花”没了,“五气”散了,元气大伤。更让他们头疼的是“斩三尸”这个难题。这就好像现代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遇到瓶颈,需要转型升级。

阐教内部,每个人面对这个问题都有不同的选择。慈航道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等人,选择跳槽到西方教,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在当时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暴露出阐教内部的系统性问题。

不过换个角度思考,或许是元始天尊默许了他们的离开。

因为这些大佬早就知道,与其一家独大,不如分散力量,在多个领域保持影响力。这就像现代企业的多元化经营,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留下来的阐教成员,也开始了各自的转型之路。太乙真人研发“莲花化身”技术,成为神仙界的“科技独角兽”。

清虚道德真君傍上西王母这棵大树,在王屋山开辟了新天地。

灵宝大法师则拜入太上老君门下,学习更高级的技能。最惨的要数黄龙真人,没有资源,没有人脉,只能靠自己的老本行龙族秘法,结果却弄出了笑话,成为反面教材。

封神大战的背后,与其说是阐教截教之争,还不如说是殷商气数已尽。

殷商王朝本来就崇尚鬼神,以天下供养截教万仙,导致人族资源不足。截教的强大,也威胁到了阐教、人教的利益。

因此,无论是老子、元始天尊,还是西方教的接引、准提,都认为截教必须被削弱。

阐教联合人教、西方教,共同对抗截教。

他们利用封神榜,将截教弟子送上榜单。姜子牙率领西岐大军,讨伐殷商,一步步将截教逼入绝境。通天教主虽然法力高强,弟子众多,但在内外夹击之下,最终还是败下阵来。

最后西周胜了,截教自然也就败了,哪怕截教门人众多,高手实力也不弱,可最终还是被害得上了封神榜。

总结

封神大战,表面上是阐教和截教的斗争,实际上是时代更迭的必然结果。

这是一场权力和信仰的重新洗牌。截教的失败,是因为他们没能适应时代的变革,过于依赖殷商王朝,最终被时代所淘汰。

阐教的胜利,则是因为他们顺应了时代潮流,采取了灵活的策略,最终赢得了未来。

通过截教和阐教的故事告诉我们,人要懂得顺势而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封神大战,看似神仙之间的争斗,其实是充满了圣人们之间的权力博弈。

阐教和截教,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截教的“有教无类”,虽然带来了暂时的繁荣,但却缺乏长远规划,最终走向衰落。

阐教的精兵策略,虽然在初期显得弱势,但最终却能适应时代变化,获得长远发展。

启示

封神的故事,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企业发展,个人成长,都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调整战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这也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命运。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更应该谨慎选择,争取不留遗憾!

参考资料:《封神演义》《封神榜》

0 阅读:240
从安聊趣

从安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