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最近的热闹还真是让人想起赶集的名场面,各国政要齐聚一堂,活像一出没有美国队长参与的复仇者联盟。马克龙西装笔挺,颇有几分“新·拿破仑”的风范,指挥棒一挥,大有重现欧洲荣光的架势。只是这指挥棒下,各国的小心思,估计比乐队演奏的音符还多。
3月11号这场没有美国出席的“乌克兰安全保障”会议,说是保障,怎么看都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心理战。英法联手抛出的“安全保障方案”,又是禁飞区又是军事部署,不知道的还以为要给乌克兰量身定制一套“金钟罩铁布衫”。只是这套方案,有人叫好,有人犯嘀咕,还有人估计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这波操作,到底跟我有几毛钱关系?就像一群人去吃火锅,有人无辣不欢,有人只想喝汤,还有人压根就是来蹭空调的。美国缺席这场欧洲派对”,就像KTV聚会少了麦霸,整个场面都显得有些尴尬。法国的解释是“展现欧洲独立性”,这话说得漂亮,但怎么听都像在掩饰什么。拜登心里估计早已波涛汹涌,表面不动声色,背地里指不定怎么跟他的爱犬“倾诉衷肠”呢。普京大帝那边估计也在克里姆林宫里“走穴”呢,一边踱步一边琢磨:这群欧洲佬,又在憋什么坏水?北约想在乌克兰驻军?门都没有!这感觉就像你家门口突然来了个推销的,赖着不走,搁谁谁不恼火?
其实欧洲心里也清楚,没有美国撑腰,这“保护伞”撑不了多久。但他们又不想一直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也想在国际舞台上秀一把存在感。所以,这次会议,更像是一场政治秀,既想向美国展示肌肉,又想给俄罗斯一个下马威。这场景让我想起娱乐圈那些“塑料姐妹花”,表面亲如一家,背地里明争暗斗,抢资源、争C位,比宫斗剧还精彩。国际政治圈,有时候也跟娱乐圈似的,充满了戏剧性和反转,让人忍不住想搬个小板凳,嗑着瓜子看戏。想起二战时期欧洲各国尔虞我诈的场景,不禁让人感叹: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加上与美俄之间的博弈,让乌克兰的未来扑朔迷离,就像一盘迷局,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走向何方。
有人说马克龙这是在玩火,也有人说这是欧洲走向独立的必经之路。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最终结果如何,谁也无法预料。就像最近娱乐圈那谁和谁谁的离婚大战,吃瓜群众看得热闹,但其中的是非曲直,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国际政治也一样,充满了各种利益纠葛和权力斗争,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结局会如何。巴黎会议就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阵阵涟漪。未来会怎样,我们拭目以待。我只希望世界和平,百姓安居乐业,别再有战争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