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08EM-P120亿研发背后,是为了每一次出行都多一分安心

唬吁屮哒 2025-04-17 08:50:39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消费者的安全关注点已从传统燃油车的车身强度,扩展到电池稳定性、高压系统防护与智能安全技术的全维度审视。电动化带来的电池自燃风险、碰撞后高压电泄漏隐患,以及车身结构与电池布局的平衡难题,让安全成为新能源车的核心课题。

如今的用户不仅要求车辆通过实验室测试,更期待其在真实事故中经受极端考验。这种需求推动车企从两方面突破,一是车身需在高速撞击中保持乘员舱完整性;二是电池系统需在挤压、穿刺等极端条件下做到零起火、零爆炸。领克08 EM-P正是通过材料革新、结构优化与智能系统的协同,重新定义了新能源安全标准。

领克08 EM-P的硬核安全体系

领克08 EM-P的电池系统以“防撞、防水、防辐射、防自燃”为目标,构建了多层防护体系。电池包采用潜艇级“田”字型加强梁框架,通过横向与纵向交叉的金属梁隔离电芯模块,结合“三叶草”传力路径设计,确保碰撞时电芯免受挤压。底部覆盖DP1180兆帕超高强度护板,其强度是普通钢材的两倍,可抵御碎石冲击与底盘剐蹭。

在智能防护方面,车辆发生碰撞时,系统可在50毫秒内切断高压电源,整车电压降至60V以下,远超国家5秒断电标准,有效避免触电风险。电池组还通过了103项严苛测试,包括针刺、挤压、高温烘烤等42项超国标项目,确保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

领克08 EM-P的被动安全核心,源自CMA Evo原生新能源架构,融合高强度钢与轻量化铝合金,车身高强度材料占比达75%。正面防护采用航天级7系铝合金“日”型截面前防撞梁,碰撞吸能效率比钢材提升50%~70%,配合288毫米超长吸能盒,形成渐进式溃缩缓冲机制。独创的“三叶草”传力路径将碰撞能量分散至侧梁、纵梁与电池包外框,兼顾乘员舱与电池安全。

侧面防护则通过一体式1500兆帕热成型硼钢门环与2000兆帕车门防撞梁实现核潜艇级强度,结合仿生蜂窝填充技术,在减重40%的同时提升刚性。尾部采用高强度“吕”字形后防撞梁与190毫米吸能盒,降低追尾冲击风险。底盘部分通过“四横四纵”框架梁专利结构,为电池包提供360°无死角防护,同时优化碰撞能量传导路径。

真实事故中的“生存验证”

领克08 EM-P的安全性不仅通过实验室测试,更在多次极端事故中经受住实战考验:

60米悬崖翻滚事故中,一辆领克08 EM-P在贵州冰雪路面上为避让货车冲出护栏,从约60米山崖翻滚五圈落地。事故后车辆A/B/C柱完好无损,物理门把手正常弹出,车内三人仅受轻微擦伤并自行逃生。

120km/h高速撞击安全岛事件中,某车主因疲劳驾驶以120km/h时速正面撞击收费站石墩,车辆翻滚两圈后落地。尽管车头严重损毁、前轮脱落,但乘员舱结构完整,A柱未变形,气囊及时弹出,车主仅受擦伤并自行脱困。

81km/h追尾卡车钻卡事故则更为惊险。盐城省道上,一辆领克08 EM-P以81km/h追尾违规左转的卡车后钻入车底。撞击后A柱保持直立,电池包未受挤压,高压系统50毫秒内断电,SOS紧急呼叫自动接通并联动救援,最终车主仅轻微挫伤。

这些案例凸显了领克08 EM-P的三大安全特性:乘员舱在极端碰撞中保持完整生存空间;电池系统无起火泄漏,高压电快速切断;智能救援系统第一时间响应,售后团队高效介入。

当新能源赛道陷入续航与智能配置的内卷时,领克08 EM-P选择回归安全本质。从潜艇级电池防护到核潜艇强度的车身材料,从50毫秒高压断电到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救援,每一项技术都在诠释对生命的敬畏。真实事故中的一次次“全身而退”,不仅印证了其硬核实力,更让安全从实验室数据变为用户触手可及的守护。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