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至是128年来最早的,有啥说法?2025年春节不冷?答案来了

智慧世界 2024-12-26 10:32:40

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17时20分20秒,也是128年以来最早迎来的冬至,这样的现象确实很少见,专家也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今年冬至的这么早,那么2025年春节的时候有没有可能迎来一个暖冬呢,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担忧。

同时也伴随着这句民间流传下来的谚语:“小寒大寒不上山,冬至才到穿棉襊”,这种说法可信吗?

那么冬至和春节之间有什么相互联系呢

冬至。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冬至发生在什么时候,冬至是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同时冬至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它标志着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天文方面来看,冬至是北半球向太阳倾斜度降到最小的时候,于是导致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太阳光只能在赤道以南地区进行照射。

冬至这个词是古代汉族人民将我国黄河流域称为“华夏”的地区称为“冬节”,此节令前后的几天将长时间照射在南部,于是人们也就将这几个夜晚称为“至”。

从这点上来看,冬至这个词并不属于汉字中的本意,是和它的谐音一同去用的。

在古代,中国的历法往往是将节气作为一年中的时间划分依据,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四个节气恰好为一年中的四分之一。

就像夏季的开始便是夏至后的第一个月,这便是我们现在所称之为“六月”的由来。

但是冬至却成为了这一季节中的一个分支,后来经过多番更改,这才最终确定下来了现在的“阴历”。

古代天文学家曾经对冬至有过准确计算,并且已经公布明确日期范围:每年12月21日的时候,太阳就会发生西移现象。

但是从历史节点来看,之后这个日期并没有改变过,于是才有了今年2023年12月21日17时20分这一具体小数点。

南北半球的冬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北半球的冬至主要体现在昼短夜长上,南半球则是昼长夜短,在赤道附近则几乎不受影响。

南北半球的冬至造成的影响并不相同,不仅仅体现在昼短夜长上,还体现在温度上,我们都知道,在北半球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时候,我们这边就是一天全年最冷的一天。

而我们这边的一些农作物其实也会因此提前进入成熟期,比如说小麦在种植之后前几个月同样也是阳光充足,此时小麦也会有所发育,但是当到了11月份开始天气转凉时,小麦就会开始进入休眠状态。

小麦从种下去用多久才能成熟是固定的,这期间如果阳光充足成长速度会很快,反之自然生长速度也会慢,这就导致了这个现象出现。

农历方面来说,农历12月初八正好赶上了“小雪”,听起来似乎也存在一定的科学性。

今年的冬至比较早。

今年的冬至比往年提早了许多,加之2025年的春节往后推,往年新年的日子将会和冬至重合,这就引发了大家对明年春节天气比较暖和的预测。

因为在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小寒大寒不上山,冬至才到穿棉襊。”意思就是说如果今年的冬至比较暖和,那么明年的小寒和大寒这两个节气就不会很冷。

而根据往年情况来看,往年十二月底寒潮和暖空气交替频繁,并且受海洋和陆地的影响特别大,非常不稳定且变化无常。

当寒潮流入南方的时候,我国西南各大省份就会因为温度降低非常多人穿上非常厚重衣服,还有可能下雪,西北部方面则有可能在春天和夏季普降各种暖热雨。

反之如果此时暖空气流入我国的话,那么西北部各处还是一派暖洋洋景象,东南沿海有极可能出现非常大的台风。

所以说今年冬天天气如何还不一定,但是初冬时候比较暖和应该会影响到后面整个冬季天气,由此可能还会影响明年的春节,我国北部虽然不会碰到海洋,但是地形造成的天气一样会有。

同时受气候变化影响,每年的春夏秋冬气候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小寒大寒不可不信。

俗语可信度如何

俗语其实并不一定可信,因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在面对气候等自然环境方面科技水平低,主要只能进行一些观察,通过总结经验来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生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古人的观察经验已经没有意义,但是有时候古人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东西还是有一些可以借鉴参考的。

比如说雾季渔汛。

雾季渔汛是指每年农历九月和十月,一般在深秋之前就形成的大雾,同此时渔汛活跃,我国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现象。

有研究表明,这二者之间确实存在一定关系,海面上升腾的大量水蒸汽最终形成雾霭,而深秋时节阳光照射较少,温度降低,所以霭雾无法快速消散,从而导致大雾弥漫。

古人在无科学依据的时候总结了这样一种情况,有些经验总结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但是如果有其他影响天气变化因素,那么结论便不是唯一约定成俗了,所以古人的智慧还是值得我们去探索。

0 阅读:76
智慧世界

智慧世界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