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乌克兰的独立之路并非坦途,但首任总统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却以令人瞩目的方式,实现了国家主权的和平过渡,这让他赢得了“狡狐”的美誉。
然而,在国家初创时期,克拉夫丘克做出的放弃核武器的决定,却成为了其政治生涯的“滑铁卢”。
克拉夫丘克:乌克兰独立的“狡狐”与悔恨克拉夫丘克的崛起之路颇为扎实。他从乌克兰农村的普通家庭走出,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政治头脑,一步步爬上了权力巅峰。

基辅大学的经济学背景给了他扎实的理论基础,毕业后他没留在城市,反而主动去了偏远的切尔诺维茨财经学校教书。
他深入农村,跟农民聊天了解他们的难处,认真记录每个农庄的收成数据,分析收成好坏背后的原因,比如土壤、气候、耕作方式等等。这些都为他日后参与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他从共青团干部干到地方党委书记,再到乌克兰共产党中央宣传部长,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当宣传部长的时候,他展现了出色的组织和宣传能力,有效地传达了党的方针政策。他还参与制定全联盟的经济政策,跟莫斯科的官员们一起讨论粮食分配和工业指标这些重要的事情。

在那些重要的会议上,克拉夫丘克常常能够脱稿发言,他的话语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常常引用具体的案例和数据,例如某个州的小麦实际产量、某个农庄的农业机械老化情况等等。
这种务实和对基层情况的深刻理解,为他赢得了同僚们的尊重,也让他在等级森严的党内系统中站稳了脚跟。

当1986年爆发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克拉夫丘克凭借敏锐的政治嗅觉和灵活的政治手腕,开始在乌克兰的政治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更激起了乌克兰民众对苏联政府的强烈不满,大家觉得莫斯科方面处理事故的方式拖沓又不透明。

克拉夫丘克却巧妙地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逐渐成为推动乌克兰独立的关键人物。他知道,乌克兰要真正独立,必须先得到民众的支持,还要争取国际社会的认可。
面对来自莫斯科的压力,他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技巧。他安抚戈尔巴乔夫,说乌克兰离开苏联活不了,会面临灾难,强调维持稳定对双方都有利。

他还说服了乌克兰议会中的多数派,同意就独立问题进行公投,以此来安抚民心,稳定舆论。这看似妥协的举动,实际上是为了争取时间凝聚民意,为乌克兰的独立做好准备。
1991年12月1日,乌克兰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独立公投。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乌克兰公民投票赞成独立,这清晰地表达了乌克兰人民渴望摆脱苏联控制、建立自主国家的强烈意愿。

同一天,克拉夫丘克以62%的得票率当选乌克兰首任总统,这表明他赢得了绝大多数乌克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他随后在议会上发表了震撼人心的独立宣言,正式宣告乌克兰脱离苏联,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直到此刻,包括戈尔巴乔夫在内的苏联领导人才恍然大悟,意识到他们可能被克拉夫丘克的策略所迷惑。
克拉夫丘克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颇具意味的称号——“狡狐”,这个称谓既暗示了他的个人魅力和圆滑,更赞扬了他卓越的政治智慧。

在随后的短短八天内,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纷纷效仿,宣布独立,曾经强大的苏联帝国走向瓦解已不可逆转。
独立后的挑战与悔恨乌克兰在宣告独立之际,继承了一份令人瞩目的军事遗产。

这其中包括可观比例的苏联军工企业,数量惊人的核弹头——近乎两千枚,以及超过一百七十枚洲际弹道导弹和数十架战略轰炸机。
原苏联黑海舰队的部分资产,例如航空母舰、巡洋舰、驱逐舰乃至潜艇,也划归乌克兰。

再加上乌克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比如肥沃的黑土地和丰富的矿产,这个新生的国家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
可克拉夫丘克在经济上的决策,急于摆脱苏联的经济模式,选择了激进的“休克疗法”,快速推进私有化和价格自由化,希望迅速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曾经是苏联工业支柱的军工巨头,被拆分成一个个小公司,通过拍卖会卖给了私人。曾经辉煌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导弹工业基地,生产线停了,设备被拆解出售,大批导弹专家失业,沦落到开出租车维持生计。
经济数据呈现断崖式下跌,1993年乌克兰的国内生产总值骤降百分之六十,工业产值几乎减半。

当时的库邦贬值严重,购买基本生活用品往往需要携带大量的钞票。商店内的商品价格持续攀升,民众的购买力大幅缩水,生活质量直线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克拉夫丘克还做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决定,即放弃核武器。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压力之下,乌克兰同意放弃继承自苏联的庞大核武库,以此换取俄罗斯、美国和英国提供的安全保障。

早在1992年初,克拉夫丘克就开始与俄罗斯和美国进行相关的谈判,并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承诺将境内的核弹头转移至俄罗斯进行销毁。作为回报,俄罗斯、美国和英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1994年,乌克兰与美国签署了著名的《布达佩斯备忘录》,美、俄、英三国承诺尊重乌克兰的独立、主权以及现有国界,并且不会对其使用武力或施加经济胁迫。

克拉夫丘克当时认为,维持庞大核武库所需的巨额开支对于经济困顿的乌克兰来说是一个难以承受的负担。
他相信,放弃核武器可以换取国际社会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这更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然而,这一决定也让乌克兰失去了重要的战略威慑力量,更让民众对他大失所望。
抱怨退休金少?1994年7月,乌克兰举行了一次决定国家走向的总统选举。彼时在经济困境中挣扎的乌克兰民众,对时任总统克拉夫丘克领导下的现状深感不满。

他的竞争对手列昂尼德·库奇马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社会情绪,并将其转化为竞选纲领的核心,承诺将致力于稳定国家经济,重振生产力,从而改善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
这一清晰而贴切民生的承诺,赢得了广泛的支持。选举结果最终揭晓,克拉夫丘克未能获得选民的再次信任,他的总统任期也结束了。

卸任后克拉夫丘克的生活境况并不理想。相较于其曾担任国家元首的地位,他的退休金数额显得微薄,仅为1.8万格里夫纳,难以支撑其基本生活开销,这使他内心深感落差,不断抱怨。
直至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第79天,即2022年5月,克拉夫丘克因疾病逝世,享年88岁。
信息来源:《乌克兰今举行总统大选 新总统任期为5年》,中国新闻网,2014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