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提到阿联酋,很多人第一反应还是遍地的石油和挥金如土的富豪。
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个海湾国家在经济转型上已经跑在了前面,如今“石油饭”的比重已经大大降低。它是阿拉伯世界里,把经济多元化做得最成功的国家之一。

一提到阿联酋,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钱,是流光溢彩的富裕景象。但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这种表面风光的背后,一直有一种藏不住的危机感。

没错,就是石油。石油成就了阿联酋,但也可能成为它未来的软肋。这资源总有挖完的一天,这是明摆着的事实。更现实的麻烦是,国际油价就像过山车,时高时低,对一个经济严重依赖卖油的国家来说,这种不确定性实在让人心里没底,随时可能引发一场经济动荡。
与其等问题来了再手忙脚乱,不如早点想办法。阿联酋的决策层也确实有远见,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全世界还在眼红他们的石油财富时,他们内部已经开始琢磨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光靠卖石油肯定不行。

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石油产业,而是要开辟更多能赚钱、能发展的路子,打造一个就算以后石油不那么值钱了,甚至开采不出来了,国家经济也能稳稳当当运行下去。

要说转型的样板,迪拜绝对是最亮眼的一个。这座在沙漠里硬是“长”出来的城市,本身就是阿联酋决心的一个生动展示。
他们投入巨额资金,建起了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奢华得让人惊叹的酒店、填海造出的人工棕榈岛,还有各种世界级的大型游乐园等几乎把所有能吸引全球目光的东西都搬到了家门口。

就这样,迪拜硬是把自己塑造成了全球游客向往的热门地,旅游业也顺理成章地成了他们经济转型棋盘上非常重要的一步。

迪拜的地理位置也确实得天独厚,正好处于东西方往来的交汇点上。加上他们推行比较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发展金融业就有了天然的便利。
如今,迪拜已经稳坐中东地区领先金融中心的位子,吸引了全球许多顶尖的银行和金融公司来这里设立分支。这不仅为阿联酋带来了可观的金融服务收入,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分量和竞争力。

同样得益于这“十字路口”般的地理优势,国际贸易和物流运输,也成了阿联酋的强项。迪拜设立的自由贸易区,凭借着免税政策和高效便捷的服务,吸引了大量商品在这里中转、集散。
而迪拜国际机场,更是常年位居全球最繁忙机场的前列。再加上航线网络覆盖极广的阿联酋航空公司,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连接世界各地货物与人流的强大网络。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明明自家地下埋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阿联酋反而在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方面也投入巨大。他们似乎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未来的能源格局肯定会发生大变化,继续死守化石燃料这条老路,从长远来看是走不通的。

于是,世界级的太阳能电站(比如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太阳能公园和努尔阿布扎比光伏电站)拔地而起,阿拉伯世界首座核电站——巴拉卡核电站投入运营,甚至还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氢能计划,力争到2050年成为年产1500万吨低排放氢的主要国家。
这既是顺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潮流,也是为未来的能源话语权提前布局,意图在全球清洁能源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要彻底摆脱资源依赖,还得靠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这些代表未来的前沿领域,阿联酋一个也不想落下。
几十年下来,阿联酋的这盘大棋,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对石油的依赖度确实降下来了,非石油产业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

相比那些还在“靠油吃饭”的邻居们,阿联酋的经济结构显然更有韧性,面对国际风云变幻时,也显得从容一些。
然而,转型之路从来都不是坦途。
决胜未来:拥抱新能源与科技创新浪潮
一边是家底厚实的传统油气产业,想让它一下子转向不容易;另一边是嗷嗷待哺的新兴产业,需要真金白银去培育。
这两者怎么平衡?怎么才能既稳住基本盘,又能为未来腾出空间,这些都是摆在阿联酋面前,需要持续解答的难题。

再说说外部环境。全球经济这几年风风雨雨变数太多。阿联酋怎么才能在这种不确定性里头,把自己的经济基础打得更牢,更能抗住冲击?这也需要实打实的内功。

展望未来,阿联酋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继续在经济多元化、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这条路上走下去。
它想要建设的,是一个经济持续有活力、科技硬实力够强、社会氛围和谐包容的国家。这条路挑战不小,但方向是清晰的。

信息来源:《不是迪拜!阿联酋“幕后金主”高调转型,投资中国像猎鹰善发现》,第一财经,2024年7月10日。
信息来源:《深耕“一带一路” 中国电建绘就阿联酋绿色转型新图景》,国际在线,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