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首边塞词,意境悲壮苍凉,气势雄浑刚健,开一代之先河

梦初醒讲动漫 2023-04-17 11:51:38

提到边塞题材的诗词,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唐代的边塞诗。

唐代因为国力强盛,或开疆拓土,或抗御强邻,许多读书人除了挥笔于科场,就是挥戈于沙场,企望扬声绝塞,“边塞诗”因而空前繁荣,成为唐代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

从初唐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开始,到盛唐,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白、杜甫、李贺等人,边塞诗蔚为大观,佳作频出。

中唐之后,国势日衰,至晚唐时期,所谓的边塞诗也就曲终人散了。

宋太祖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建立宋朝,虽然史称“隆宋”,但一开始就积贫积弱,武功与版图远不能和唐代相比,不仅北方幽燕十六州的汉唐故地没有收回,即使对西部的西夏等外敌的侵扰,也常常徒唤奈何。

从宋代建国,到之后的近百年,边塞诗已成绝响,直到一首词的出现,让人们重新振奋起来,它就是: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样的《渔家傲》,范仲淹一共填过多阕,皆以“塞下秋来”起首,可惜流传下来的只有这一阕而已。

上片写景,景中有情。

边塞的秋天与内地的秋色,是完全不同的风景。雁去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的意思。

四面风声雨声人声马嘶声不断响起,跟这些一起出现的还有军营里传出的号角声。

层峦叠嶂的山峰像层层屏障,烟雾弥漫,落日照射着一道道紧闭的城门。

下片转入写情,但情中有景。

浊酒一杯,这是近前事。

家乡万里,那是很遥远的乡愁。

再多的酒也填不满思乡情,举杯消愁愁更愁。

家在万里之外,想回去那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还没有完成朝廷交给的任务,不能像东汉窦宪那样成功抗击匈奴后在燕然勒石记功,所以归期不定。

思乡固然情重,但作为边防军士,国家的担子更重。

此时,听到悠扬的羌笛声响起,看到银白的浓霜铺在地上。

夜已深沉,将士们依然无心睡眠:

将军操持军务,备极辛苦,已须发斑白;

而士兵们因为离家日久,也因思乡流下了泪水。

此词意境悲壮苍凉,气势雄浑刚健,可称是大宋第一首边塞词,而且还为宋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开了豪放派的先河。

词从晚唐经五代到北宋之初,因为于音乐美人、舞榭歌台的天然联系,形成的是情致温婉的词风。

大丈夫作小男人,七尺须眉的男作者笔下,大多是富贵相、脂粉气、儿女态,在范仲淹之前固然如此,与范仲淹同时代的柳永、晏殊、欧阳修等人,大体也是如此。

柳永徘徊在“杨柳岸”边的“晓风残月”之中,晏殊叹息于“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欧阳修热泪盈眶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然而,“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激越、苍凉的一声呐喊,让北宋初期的词坛吃了一惊。

尽管以后的北宋词坛依然是婉约派词风占据主流,我们并不以风格评定词的优劣高下,但范仲淹的高歌,为之后苏东坡、辛弃疾领军的豪放派铺下了道路,也升华为一种代表了时代精神的文化形式。

当然,范仲淹能写出这样的词句,正与他一生正气、胸怀大志的个人特质有关。

公元1043年春,西北战事缓和,范仲淹回京主持“庆历新政”。

新政期间,除了发展农业、军备和减赋之外,官僚机构也开始缩减,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创办学校,政局焕然一新。

此举受到既得利益者的反扑,宋仁宗瞻前顾后,又不再坚持推行改革。

就这样,新政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夭折了,范仲淹也被贬出京城。

既是如此,范仲淹也一直是忧国忧民的,兢兢业业为国为民做实事儿,他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后人评价他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北宋第一人物”、“天下第一有气节之人”,梁启超甚至说,“五千年来历史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只有两个人:范仲淹和曾国藩。”

范仲淹,无愧于此!

0 阅读:13

梦初醒讲动漫

简介:喜欢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