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意大利世界杯,墨索里尼下死命令不夺冠就枪毙,结局如何

钎城墨客 2025-01-16 14:04:04

两年前的世界杯上,阿根廷队勇夺冠军,却拒绝到总统府参加庆祝活动。阿足协主席说“不愿将足球和政治混为一谈”。

而足坛人士抵触政治的原因,或许可以追溯到1934年第二届世界杯期间。当时大独裁者墨索里尼下令“不夺冠就枪毙”,险些把世界杯冠军当场枪杀。

意大利承办世界杯

夺冠后乌拉圭迅速成为全世界的焦点,不光足球水平得到广泛认可,国际影响力也大幅提升,政府声望空前高涨。

远在大洋彼岸的墨索里尼得知消息后,萌生出一个疯狂的想法。这位臭名昭著的大独裁者于1928年亲手扼杀意大利的议会制度,建立起残暴不仁的独裁统治。

在国内他蛮横地取缔了所有在野党派和政治团体,对外却露出锋利獠牙大搞民族沙文主义,四处扩张侵略,所以墨索里尼很快就搞得国内民怨四起,意大利的国际形象也一落千丈。

一年后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同时也引爆意大利国内的矛盾冲突,让墨索里尼的支持率雪上加霜。

要知道竞选期间他可是夸下海口,要“带领意大利恢复罗马帝国往日荣光”,可上台后他的表现却差强人意,谎言被无情戳穿。

此时的墨索里尼,急需一个机会扭转国民和国际社会对于他这个纳粹独裁统治者的看法,最开始他还没想到体育这茬,而是四处出兵对外扩张。

占领希腊的科孚岛让他尝到甜头,紧接着便想出兵埃塞俄比亚的计划,因为国内失业人口激增而胎死腹中。

走投无路之下,墨索里尼将视线投向南美洲的巴拉圭,足球在欧洲本就颇受欢迎,而巴拉圭世界杯更是盛况空前,于是墨索里尼心动了。

他认为如果意大利也能举办一次世界杯,国内经济就能稍微松一口气,平复民众的怒火,同时其他国家对独裁政府的态度也会发生180度的大转弯。

因此世界杯结束不久,墨索里尼就命人到国际足联提交申请,希望能承办第二届世界杯。

20世纪上半叶,欧洲无疑站在世界舞台的C位,如果能在这里举办世界杯,无论是对主办国还是国际足联本身,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就这样,世界杯主办权顺理成章落入意大利手中。不过墨索里尼想要的,绝非主办世界杯扭转人气这么简单,还想要意大利队拿下世界杯冠军。

这样一来独裁政府在国内的支持率,就会向巴拉圭政府那般一飞冲天,然而墨索里尼似乎忘记了一件事。

当时,意大利男足还不是后来四夺世界杯的欧洲劲旅,实力充其量也就中等偏下水平。

虽说墨索里尼扬言要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足球敢死队”,甚至把名帅维多利奥·波佐请过来执掌教鞭。

可让他感到难堪的是,波佐把国内有实力的纯血统意大利球员筛选了一遍,发现有实力打世界杯的人寥寥无几。

这位作风强硬的主帅告诉墨索里尼:想要拿下冠军,就只能到足球水平更高的南美洲国家请外援!对于发明“血统论”的墨索里尼来说,这无疑是在打他的脸。

不过或许是国内形势过于严峻,墨索里尼很快服软并公开表示:“只要能踢赢比赛,愿意为意大利出战,那你就是意大利球员!”

大独裁者威胁球员

眼看金主爸爸点头,波佐教练马不停蹄跑到南美招募球员,甚至拉来了几个阿根廷足球高手,几经波折后一支“国际雇佣兵”版意大利队就此诞生。

跟墨索里尼相似,波佐的执教理念要求队员们不顾一切追逐胜利,为了提高水平还把队伍拉到深山老林里,以军事化的模式进行操练。

或许是对球队训练成果十分满意,墨索里尼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东道主球队“直通决赛圈”的特权,宣布意大利队也要参加预选赛的角逐。

意大利队首秀对阵希腊,事实证明这些“南美雇佣兵”确实有两把刷子,全场比赛按着希腊人脑袋爆锤,最终以4:0完胜对手。

预选赛打完,水平明显高出一截的意大利队顺利晋级,小组赛第一场对阵上届世界杯季军,也是本届夺冠热门美国队。

意大利小伙子们表现得更加神勇,7:1狂胜对手,让墨索里尼不由拍手大笑。然而随着比赛进行,他却再也笑不出来了,接下来的几场球意大利队打得一场更比一场难。

尤其是对阵西班牙的1/4决赛,两边球员的技战术水平不相伯仲,90分钟比赛结束后打成了一比一平。

按照规则接下来要打半小时的加时赛,体力的透支和对胜利的渴望,让球员们的动作越发粗野,最后几乎演变为粗暴的互殴。

很快加时赛结束,双方都没打入进球,反倒是球员伤了不少。意大利队有四名球员身负重伤需要休养,西班牙更惨,足有七人无法继续出战。

第二天双方继续进行附加赛,仍然无法分出高下,就在墨索里尼感到不耐烦的时候,意大利队魂、传奇球星梅阿查站了出来。

他就像一头敏捷的狐狸,闪电般穿越西班牙队后防线,突入禁区打进一粒价值千金的制胜球。

这粒进球让意大利队顺利晋级四强,所有意大利球迷都为之沸腾,墨索里尼脸上的表情却变得阴沉起来。他想要的是轻松惬意的大胜,而不是如此狼狈的鏖战。

此外种种迹象都表明,那时的墨索里尼还存有跟希特勒较劲的心思,所以心里特别希望意大利队战胜实力超群的德国队。

联想到德国队远超己方的表现,觉得这个梦想实现起来难度有点大,或许是时候给小伙子们上点压力了。

接下来的半决赛意大利1:0拿下,跌跌撞撞闯进总决赛,只不过他们的对手并非德国,而是将后者3:1淘汰掉的捷克斯洛伐克。

墨索里尼心中很是不爽,觉得只有战胜强大的德国,才有“战胜希特勒”的成就感。至于捷克斯洛伐克这个成立十几年的小国,赢了是应该的,输了反而会丢人丢到姥姥家。

墨索里尼无法再忍了,在比赛开始前召集全体球员训话:“钱财、美女、香槟……只要你们拿下冠军,要什么有什么。可如果踢输了,我就把你们全部拉去枪毙!”

惊险夺冠保住性命

比赛输了四年后可以卷土重来,可要是命没了那就全完了,想到这里球员们全都慌了,把总决赛当成真正的生死战对待。

接下来的比赛一上来,意大利队全体球员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拼抢格外凶狠,防守也十分积极。捷克斯洛伐克按说实力在意大利队之上,可半场球踢完,愣是没找到破门机会。

踢过球的朋友应该知道,高强度的防守必然伴随着快速的体力消耗,更容易出现失误。

再加上,墨索里尼凭空施加的生命威胁,重重压力下的意大利队终于还是没能挺到最后。

比赛进行到70分钟时,捷克斯洛伐克抓住意大利队体力不支露出的漏洞,成功取得1:0领先。

意大利队全队上下顿时面如死灰,此时距离比赛结束还有20分钟,但在球员们看来,这20分钟不光是比赛结束倒计时,同时也是他们生命的倒计时。

如果没能在比赛结束前扳平比分,所有人都会被墨索里尼无情抹杀,想到这里球员们连呼吸时都感到无比沉重。

可他们绝对想不到,这个故事真正的转折正要开始,领先一球后捷克斯洛伐克忽然转攻为守,甚至故意露出防守漏洞,送给意大利队扳平比分的机会。

有人猜测是,捷克斯洛伐克球员偶然得知墨索里尼以死亡威胁意大利队的消息,不愿对手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所以故意放水。

也有人觉得这是他们的既定战术,只不过因为被意大利队消耗了太多体力,这才露出破绽。但无论如何,意大利队在还有九分钟结束比赛时终于扳平比分,把比赛拖入加时!

加时赛里,曾经拯救过意大利队的梅阿查再次站出来,进攻过程中敏锐地找到机会,将球分给位置更好的恩里克·古埃塔。

与此同时,埋伏在禁区里的萨奇亚维奥忽然启动,就像平时训练时那样,古埃塔目光扫过进去发现那个熟悉的身影,分球,停球,突进,射门......

一系列行云流水的配合撕碎捷克斯洛伐克的后防线,萨奇亚维奥没有浪费这个金子般宝贵的机会,抬脚抽射打入致胜一球。

比赛剩余的时间里,意大利队拼死防守,总算有惊无险地赢得比赛保住全队性命。

墨索里尼妄图用体育比赛来达成政治目的,甚至为此威胁球员,这一举动无疑是残暴愚蠢的。好在意大利队上下顶住了巨大压力,从独裁者的死亡阴影下成功脱身。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0 阅读:2
钎城墨客

钎城墨客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