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军“鞑靼人”:一枚被砍掉助推器的导弹,如何改写冷战防空史

柴小柴 2025-04-16 11:01:50

1962年10月27日,古巴导弹危机高峰时,美“格里德利”号在加勒比海封锁,雷达发现疑点。舰长罗杰斯手悬RIM-24导弹发射钮上,汗湿制服。后证为迷航民航,却预示防空规则已变。

这枚“海上短剑”诞生于1950年代中期,为解决美海军战略困境。当时主力防空导弹“小猎犬”庞大,仅巡洋舰能携。面对苏联图-16、图-95轰炸机群,海军急需小型导弹装备驱逐舰。

1955年,通用动力康维尔分部工程师提出“截肢”方案,即去掉“小猎犬”助推器,催生了“鞑靼人”导弹。项目负责人约翰·威尔逊戏称,此举如同给老导弹做减肥手术。

1958年3月15日,“鞑靼人”原型弹首飞,长4.6米,重580公斤,以1.8马赫速攻敌。杰克·汤普森称其飞行如急狠橄榄球。但RIM-24A雷达探测低空目标不足10公里,测试中导弹误追海浪杂波坠海。

1961年推出的RIM-24B配备了AN/SPG-51电子扫描雷达,探测50米高目标,射程增至30公里。其60公斤Mk 46战斗部爆炸时如伞骨展开,形成30米杀伤环,有效摧毁敌机。

1963年演习中,QF-80靶机被凌空击碎,场面震撼,致观摩的国会议员当场呕吐于甲板。舰长在报告中建议:未来实弹演示前,应为国会议员配备呕吐袋。

“鞑靼人”在越南战场证实实力。1972年5月9日,“芝加哥”号巡洋舰用其击落北越米格-17,创舰载导弹击落喷气式战机首例。同时锁定的一架美军F-4鬼怪,幸被操作员及时断电避免误击。

这枚导弹特色在于其“兼职”功能。原设计用于防空,但18公里对海射程被水兵创新利用:轰工事、击小艇,甚至拦鱼雷。1967年演习中误炸靶船,海军随后禁止将其作岸炮使用。

光鲜背后是辛酸,“鞑靼人”维护手册厚800页,电子管设备难伺候。越南战场电路板积水,戴维·史密斯用吹风机干燥导弹。Mk11发射系统需六人抬导弹,易致脚趾骨折,称“鞑靼脚”。

1982年马岛战争时,英国海军对阿“飞鱼”导弹束手无策,而美海军已淘汰“鞑靼人”导弹。新“标准”导弹如智能机,但老水兵怀念“鞑靼人”。柯林斯舰长忆道:“它如可靠前妻,新欢虽美,却不如它稳固。”

从古巴危机至越南战场,“鞑靼人”守护38艘军舰,执行1200次战备。其模块化设计促成Mk 41系统,电子对抗经验入北约手册,血泪教训也为“宙斯盾”系统奠定基础。

1994年9月30日,“鞑靼人”导弹于珍珠港基地正式退役,无盛大仪式,仅仓库管理员山姆·沃特森在表上勾记。虽非导弹史最先进,但它绝对是故事最为丰富的型号。

7 阅读:714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52

用户10xxx52

4
2025-04-18 05:03

美国的导弹至少是晶体管,不会是电子管。这种气动布局延用到标准系列上,紧凑。

柴小柴

柴小柴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