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紫书
内容简介
你在读这本书。
这是一部小说,长篇。
它看起来很古老,
但几乎找不到被翻动过的痕迹。
它的页码居然从513开始,
似乎这书的第1页
其实是小说的第513页……
“你” 是一个少年,住在一家叫“五月花”的老旧旅馆里。母亲因病去世后,你循着母亲的遗言,到图书馆沉寂的角落,翻出一本“大书”,即《告别的年代》。
杜丽安是街头流动小贩的女儿,机缘巧合,嫁给了比自己年长二十多岁的黑社会小头目钢波。她并不知道,自己实际上是小说《告别的年代》中的主人公。
“你”读完这书,杜丽安的故事渐渐走向明朗,而你黯淡的身世也慢慢浮出水面……
辣辣书评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之前我推的《流俗地》辣辣书单 | 马来锡都世俗小城里的平淡生活,数十年历史深处的一众卑微生命,看完后我非常非常喜欢,所以就又把这个作者的《告别的年代》买了回来所以这本书其实看完有一段时间了,但是今天终于愿意静下心来,安安静静地把自己当时的一些感受好好地写下来,也希望你能喜欢这个故事因为是作者的第一篇长篇小说,有的地方的确会匠气有点重,有炫技的成分在,整本小说的设置非常复杂,是一个三层嵌套的叙事风格,所以一开始是很难看懂的
(因此这本绝对不是那种可以每天看个五页十页断断续续地看的书,不然绝对看不懂,最好是耐心地有个大段的阅读时间,半小时到两小时,沉下心看,才不会被一层又一层的故事搞花眼)
第一层是小说主角杜丽安,也是故事最明显的主脉络。作为一个电影售票员,因为被黑帮老大钢波所搭救,而嫁给他。后面又在自己经营下,成为了茶楼老板。写她如何经营茶楼,如何处理和钢波前妻一家人的关系乃至于自己和钢波与初恋情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层是写杜丽安的杜丽安,杜丽安她只是一个在市场卖衣服的商贩,但是她又用韶子的名字写下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包括这本《告别的年代》她
第三层是读杜丽安的“我”,“我”和妈妈,而这个妈妈可能是另一个“杜丽安”,住在五月花旅馆,妈妈去世后,我跟着她的指引去到图书馆,找到了这本书,看到了杜丽安的故事——这种写法其实会让我想到电影电视里常用的一种打破第四堵墙的表现手法,在这种表现形式下,“我”是读者,也是书中的人物
三层故事是交织前行的,时空来回切换,所以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迷失在这个故事里,不清楚自己到底掉入了作者讲的哪个世界
后面甚至还有个从未出现名字的第四人,TA似乎和读杜丽安的“我”在同一个时间,TA对作者杜丽安的分析研究,又把故事的复杂程度提升了一个台阶
但是,无论在哪个故事里,能看到的是,不同的年代里,一个个鲜活的立体的女人,我觉得这是只有女作者才能写出来的女性的故事与钢波结婚的杜丽安,最开始也有要和钢波好好走下去的想法,还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备孕,努力和钢波的女儿刘莲和谐相处,但是经过几次大的变动之后,也看清了这个男人或者说这段婚姻的本来面目
故事里,杜丽安和刘莲与叶望生都有关系
刘莲从她的少女时期开始等待着叶望生的婚姻,最终只等来自己未婚先孕,生下一对双生儿,与曾经自己不愿接受的杜丽安相互扶持走完这一生
杜丽安少女时期慕艾的叶莲生,两人甚至还未靠近,已经走远。中年时期她碰到了叶莲生的双生兄弟叶望生,此时的她就像是把少女时期那份未给出的爱重新拾回,我想她本人也没有办法分清楚,她爱的是叶莲生,叶望生还是少女时期懵懂说爱的自己
“你的父亲是我的丈夫;你的男人是我的情人;你的儿子将是我的儿子;你的秘密会是我俩的秘密。”书中这一段,将杜丽安、刘莲的复杂关系精辟地概括了出来,也写出了女人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两人是母女,是情敌,是朋友,也是陪伴一生的家人刘莲生的一对双生儿与叶莲生、叶望生这对双胞胎又是对应的,所以整个故事太复杂了,真真假假,如梦似真,现实与故事交织在一起,有时候你没法搞清楚,自己看的到底是哪个杜丽安
是小说中把茶楼经营得风生水起的杜丽安,是用韶子化名写下杜丽安小说的杜丽安,看书的“我”“的妈妈是否是杜丽安,或者自己当下就是那个杜丽安?
蕉雨椰风里,黎紫书写下这个故事,对那个年代进行告别
但是故事并未停止发展,所以才有文末的玛丽安·杜写下了《告别的年代》,而凭借一书声名鹊起。
故事里,一个喜气洋洋的晚宴作为开场,却是这本《告别的年代》的结束,但是故事结束了吗?
/
.
原文摘录
阳光在给排列在赤道上的树木烫头发,柏油路上热气蒸腾。一只昨晚被汽车轮胎碾过的狗,烙饼似的,在路上干煎自己。母亲死后,五月花里的空间逐渐失去意义。你对301号以外的房间再提不起兴趣。但这旧楼房终究会制造声音去凸显它的空寂。或者空寂本身就是一面可以映照声音的凸镜。水滴。四十三步。每一扇门开关时的古怪声响。床垫的坏弹簧。冲厕。拖鞋。擤鼻涕。细碎的人语。搓麻将。咳嗽。电视。蚊子。女人的呻吟。叩叩。202号房的坏风扇。吐痰。蟑螂碎步疾行。壁虎求欢。面盆打翻在地上。
你以为梦本身是蚁穴那样的国度,里面沟壑纵横,蜂窝状的小房间鳞次栉比,你永远搞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也不知道出口在何处。但你总算真正醒过来了,纵然你明白那未必正确,但真正的出口总会有一大片耀眼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