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在古代被称为“面饰”,多指用一些可以让自己看着更美的方式来装点自己。而关于化妆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不过那时候化妆的不是后宫女子,而是前朝的帝王。
自古帝王都喜欢长生不老,而化妆正是契合了他们的心意,通过在脸上敷粉进而遮盖住面部的皱纹,达到青春常驻的假象。
《月漫清游图》重阳赏菊(局部)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敷粉,是化妆中最基本的一个步骤,从大禹时期开始,一直到清代都没有间断过,化妆使用的粉多种多样,有珍珠粉、益母草粉、滑石粉、米粉、铅粉等。而清宫女子所敷的粉叫“宫粉”,由专人从江南采购而来。
敷粉之后就是比较重要的步骤了,根据自上而下的原则,我们分别从眉毛、脸颊以及嘴唇三个位置进行介绍。
画眉起源自一个传说,相传在西汉,有一个名为张敞的男子,不小心把自己妻子的眉额伤到了,待到痊愈后,眉毛处仍然留有一道疤痕,眉毛也不如之前,少了一块。
张敞为了弥补自己给妻子带来的伤害,就每天早晚用毛笔蘸了青黛为妻子画眉。夫妻间的感情不但没因此受到影响,反而恩爱和睦更胜从前。
《月漫清游图》闲亭对弈(局部)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清朝虽然是马背上打下来的天下,但又有着浓厚的封建礼教束缚,当时的女子多以端庄、贤惠为美,于是生活中,多以淡妆装点自己。在故宫所藏的《月漫清游图》中,我们不难发现,里面的女子眉毛多细长型,呈弯月状,是自宋元开始就流行的“眉如新月,细长而弯”的样式。
在当时也有很多女子将自己原有的眉毛剃去,然后再用眉石画上自己中意的眉形,清朝最有名的眉石产自京西门头沟区的斋堂。
涂胭脂在清以前女子的化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魏晋的“晚霞妆”就是在脸上涂一抹如晚霞般的红胭脂,而到了清代,涂胭脂的原则转变成了“白中透粉”,只要在化妆中略施一点脂粉就可以了。在故宫所藏的一些后妃朝服画像中,就能发现这一点,她们各个眉清目秀,淡妆自然。
《慧贤皇贵妃朝服像》轴(局部)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胭脂的制作,据说用的是西域所产的一种叫做“红蓝花”的植物,粉红色的花朵,散发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等到花朵枯萎后,收集起来,磨成细粉,再加水调和成液体,并放一块棉花在其中,使用时用棉花涂在脸颊上。
古人点唇的能力十分高超,不仅仅是在原有的嘴唇上涂以色彩,而是用特制的深色唇膏来改变嘴唇的形状,可以神奇的将大口变小,将厚嘴唇变薄。
《玫贵妃春贵人行乐图》轴(局部)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在清宫中,嫔妃们最热衷的就是“樱桃小口”,在乾隆帝、道光帝等皇帝的行乐图中,我们不难发现后妃们多用唇膏点出“朱唇小口”的形状,搭配上上文中我们介绍的长眉入鬓,淡雅中不乏一丝俏丽之姿。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在清朝的后宫中,嫔妃们在封建礼教的影响下,更热衷的是一种自然健康之美,多以贤惠端庄为主,反对妖媚的妆容,这也是我们在鉴赏清宫女子画像时,每一位都眉清目秀、落落大方的原因。
备注:本文内容以官方资料为基础,在细节创作上适当地发挥了一些联想和创造。
【小提示】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仅为配图表达。如有问题,请私信联系【松兰书社】小学士说明,万分感谢。转载文章需经【松兰书社】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