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山东,那真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尤其是齐鲁文化,那可是咱中华文明的一块瑰宝。山东分两块,齐地和鲁地,这两地的经济发展还真有点意思。齐文化那边,开放、灵活,经济发展普遍要好一些,就像那泉水一样,咕嘟咕嘟往外冒新点子、新机会。而鲁文化这边呢,传统、稳重,经济发展相对就慢半拍,但胜在扎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得稳当。
山东人受儒家文化影响深,思想上那叫一个传统稳重,务实求真。这种性格对发展现代商品经济,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山东人做事靠谱,讲究诚信,这在商业社会里,那可是金字招牌,能赢得不少合作伙伴的信赖。而且,山东人吃苦耐劳,遇到困难不放弃,这种精神在创业或者面对市场挑战时,都是宝贵的财富。
但话说回来,也有不利的一面。比如,有时候太过传统稳重,就显得不够灵活,对新事物、新潮流接受得慢了点。在现代商品经济里,变化快,机会稍纵即逝,要是不能及时跟上节奏,那可能就会错过不少发展的好时机。所以山东人在保持传统优点的同时,也得学会变通,学会接受新思想、新技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是说创新思维有些不足,山东的产业主要是传统产业,很多高新科技一般都是广州和深圳搞的,山东人在追赶的路上很勤奋,如果提高一下创新能力的话,未来可期。
就比如说现在的互联网产业、电脑、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业吧,山东在这方面根本无法同广东相提并论。对未知事物探索这一方面,冒险精神和开拓精神方面,南方人普遍走在前面,这可能也是南方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总的来说,齐鲁文化、儒家思想对山东人的影响深远,既有利也有弊。关键是要看咱们怎么取舍,怎么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山东这片热土,在现代商品经济的浪潮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在中国的文化版图上,齐文化与鲁文化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山东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它们虽然同源,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出了各自鲜明的特色。
齐文化,以其开放务实的姿态,成为了山东乃至中国北方文化的一股清流。这里的人们崇尚简约,不拘泥于繁琐的礼节,而是更加注重实效,讲究“事功”。在齐文化的熏陶下,山东的东部地区孕育出了一批批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和商人,他们敢于突破传统,敢于尝试新事物,为山东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而鲁文化,则更加注重礼仪,讲究规矩。这里的人们崇尚礼仪之邦的美誉,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商业交往中,都严格遵守着各种礼仪规范。鲁文化的这种特质,使得山东的西部地区成为了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道德约束的社会。在这里,人们尊重传统,敬畏规则,这种精神风貌不仅塑造了山东人朴实无华、厚道真诚的品格,也为山东的社会稳定和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当然,经济水平普遍不如齐文化地区发展的好。
齐文化与鲁文化,一刚一柔,一动一静,共同构成了山东丰富多彩的文化画卷。它们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共同推动着山东这片土地不断向前发展。无论是齐文化的开放务实,还是鲁文化的注重礼仪,都是山东人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山东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
但是山东在全国依然十分重要。要说经济发展,山东那可是响当当的,在全国都能排得上号,工业、农业、服务业,哪一样拿出来都不含糊。特别是那些大企业,一个个跟雨后春笋似的,嗖嗖地往上长,给山东的经济版图添了不少亮色。但话说回来,咱也不能光看好的一面,山东的发展路上,还有些坎儿得跨呢。
就拿民营企业来说吧,按道理说,民营经济应该是最具活力和创新力的,但在山东,这块儿似乎还没完全热起来。不少小老板、创业者,要么是缺资金,要么是缺政策扶持,还有的是被各种手续、审批给绊住了脚,导致他们想大展拳脚,却总是觉得力不从心。这样一来,民营企业的活力自然就打了折扣,对整个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也不是啥好事儿。
再聊聊市场营商环境,这直接关系到企业能不能安心做生意,赚不赚得到钱。山东在这方面虽然一直在努力改进,但说实话,跟那些真正做到了“最多跑一次”或者“一站式服务”的地方比起来,还有不小的差距。有时候,办个事儿得跑好几个部门,盖一堆章,时间就这么耗没了,效率自然就上不去了。所以啊,山东还得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大力气,让企业来了就不想走,让创业者觉得这里就是他们施展才华的沃土。
山东人思想比较传统,踏实肯干,南方经济发达地区是“法务禁止皆可行”,而山东是符合法律规矩才干,遇到事情先找人和法律条文。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发展商品经济的活力。
说到人们的职业选择,山东这地儿,考公热的程度,那可真不是盖的。一问起将来想干啥,好多年轻人张口就是“考公务员”,稳定、体面、福利好,这些标签确实吸引人。但话说回来,要是大家都一门心思往体制里钻,那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谁来挑大梁呢?毕竟,一个国家的强盛,一个省份的发展,不能仅仅靠公务员队伍,更需要的是千千万万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人才,尤其是那些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和科研人员。
说到科研,山东在这方面其实有不少潜力和优势,比如海洋科学、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都有不错的基础和成果。但要是能把大家对考公的热情分一部分到科研和经济创新上,那山东的发展动力绝对能再上一个台阶。想象一下,如果山东遍地都是科技创新的小火苗,到处都是忙着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团队,那场面得多壮观,多振奋人心啊!
所以山东得加油了!别老想着过去的辉煌,得往前看,往高处走。多学学其他省份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民营企业的活力激发出来,把营商环境打造得更加宽松便捷,让更多的人愿意投身到经济建设、科技创新的大潮中去。只有这样,山东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地向前迈进,成为真正的经济强省、创新高地。
山东在中国绝对是一个重量级的存在。
山东是全国第三的经济大省,更是北方经济的龙头老大,最近可是因为中国500强企业多而火了一把。你们知道吗?在“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山东竟然有55家企业上榜,数量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连广东、浙江和江苏都排在后面。这事儿,可真让人刮目相看!
咱们先说说山东这“大象经济”。啥是“大象经济”呢?简单来说,就是山东的经济块头大,总量大,就像大象一样。不过,这大象以前可有点“笨重”,转型起来不容易。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山东以前太依赖自然资源和国有资产了,传统产业占工业总量的七成,重化工业又占传统产业的七成,这结构确实有点“沉重”。
但你们瞧瞧现在的山东,那变化可真不是一点半点。这大象正在悄悄“减重”,“转型”“升级”,而且还搞得挺成功。不光是大象在变,山东的那些“狮子、羚羊、蚂蚁”等企业也在茁壮成长,和大象一起构建起了稳健的产业生态。
咱们看看这55家上榜的中国500强企业,里面有18家国有企业,37家民营企业。从营业收入来看,这37家民营企业的总收入比18家国企还多呢!这说明啥?说明山东的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不再是以前那种“国有资本腿粗,民营外资腿细”的情况了。
再给你们举个例子,山东的济钢集团,以前可是大象中的大象,全国知名的钢铁企业,也是中国500强的常客。但你们知道吗?它竟然全面关停了在济南的钢铁生产线,开始转型搞新主业。现在济钢搞起了渣土运输、文旅、创智谷这些新业务,甚至还进军了空天信息这个高大上的产业,发展动力直接从“地下”转到了“天上”!
还有山东的“铝老大”魏桥集团,也是响应国家环保政策,主动关停了268万吨电解铝产能。虽然当时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但魏桥硬是挺过来了,还进军了轻量化这个新领域。现在魏桥的铝合金产品和加工产品收入已经占到了铝相关收入的八成以上,确实很厉害!
山东的这些大象企业都在转型,那中小企业呢?也是蓬勃发展啊!山东现在已经有24000多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800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还有10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简直就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森林,大象、狮子、羚羊、蚂蚁,啥都有!当然,在营商环境以及民营企业活力这一块,山东确实应该继续改善加强。
说到这,咱们得聊聊山东是怎么迈向微笑曲线两端的。啥是微笑曲线呢?就是研发和设计在一头,营销和服务在另一头,这两头是价值链的高端环节,中间则是加工、组装、制造这些低价值链环节。山东是怎么做的呢?
一方面,山东持续推动“万项技改、万企转型”,让企业加强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呢,山东也意识到创投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创投行业发展。现在投资山东的创业投资金额正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呢!
咱们再聊聊山东的科技和金融结合。科技产业发展,不能光谈科技,还得谈金融。山东在这方面也是下了不少功夫。他们不光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还通过财政投入带动企业科研投入力度。而且山东还积极吸引创投基金入驻,壮大创投行业规模。这样一来,科技和金融就能更好地结合起来了。
说到这里,我得提一句,山东这地方,实在是太全面了!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大而全”的工业体系,还有强劲的出海动能。在科技和金融的双重赋能下,山东的产业经济发展肯定会迸发出更多的惊喜!
所以朋友们,咱们以后可不能再小看山东了!这大象起舞、蚂蚁成群的山东,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呢!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其实山东的这些变化,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在面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过去的优势产业和资源啊,得敢于转型、敢于创新!就像山东的这些大象企业一样,虽然以前很风光,但要是再不转型,那可能就要被时代淘汰了!所以朋友们,咱们也得时刻保持警惕,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最后我想说一句:山东加油!希望山东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势头!让咱们这些老百姓啊也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经济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