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平民化"趋势下宗族衍变与发展,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推动

阿郑的读书日常 2020-12-12 09:38:09
引言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频繁战争破坏和秦朝社会体制影响,先秦时期宗族向"平民化"发展的趋势,一直受到不断的抑制和打压。到两汉时期,察举制与征辟制相结合的汉代选官制度出现,才深入促进了平民与贵族间的阶级流动,向"平民化"发展的宗族趋势,才正式进入复苏和发展阶段。东汉时期,通过光武中兴凝聚起来的宗族不甘寂寞,为了维护自身的特权地位,掌握"乡论",开始了向"非士大夫豪族"分化的脚步。此举,不但加快了东汉时期,宗族向"平民化"的转变过程,更使得汉代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

东汉光武帝刘秀

一、东汉时期宗族的衍变

二、东汉时期宗族"平民化"趋势的发展

三、东汉时期宗族对乡间文化传承的推动

一、东汉时期宗族的衍变

(一)宗族的雏形

宗法制度,是贯穿于我国历史发展脉络中的一种重要制度,而宗族则是构成宗法制度的核心要素。现代社会对宗族出现时间地点的追溯,主要的依靠手段就是考古发掘。其在对黄河流域史前墓地进行发掘时,我们发现了以多层次父权为特征的家族丧葬制度。自此,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开始被学术界公认为宗族衍化的雏形。主要特征表现为:"由同一血缘关系的几个核心家庭构成,出于生存和安全目的,进行社会生生活的组织"。

"宗,尊、祖庙也。族,矢锋也。" ——《说文解字》

(二)战争和政治制度对宗族衍变的破坏

随着父家长权进一步政治化,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逐渐趋于统一,不同血缘亲疏的同族之间,地位也有了明显的差别。

首先,夏商周时期,开放包容的民族文化和日趋完善的宗法制度,为宗族的发展和向"平民化"的过渡,提供了充沛的给养。如,周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上层社会王族、贵族,不断扩散、分裂,向平民趋近。同时,也有部分平民主动要求成为世家大族的附庸。从而,使得不断渗透入地方的宗族势力,日渐强盛。

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其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与平民"之间,多重迭代的土地所有制,向国家所有制和私人所有制转变。宗族变得松散,非血缘宗族杂居普遍,对直系宗族的依附力减弱。

再加上,战国时期冶炼技术导致的生产力水平提升,与"秦、魏、韩、赵、楚、燕、齐"这七个大国间频繁的战争洗礼,宗族政治作用和影响进一步衰减。

战国铁器结构复杂精美

最后,秦与西汉的统治者十分重视来自世家大族的威胁,一方面是严格推行什伍户籍制度,以乡、亭、里等基层机构,严密掌控基层政权。另一方面则是,严苛对待世家大族,通过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强行迁徙世家大族,隔断宗族与地方联系,以保证对宗族大性控制,宗族向"平民化"发展的趋势被暂时中断。

"徙郡国豪杰及资三百万于茂陵"。——《汉书》

《汉书》

二、 东汉宗族"平民化"趋势下发展

(一)西汉末年的战乱,打破了阻碍宗族发展的阶级壁垒。

西汉末年,社会动荡、战火连绵,出于增强自身抵御战乱能力和保存宗族实力的考量。松散的宗族势力,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抱团取暖”,直系血缘的宗族成员与非直系血缘的宗族成员,相互凝聚在了一起。在宗族族长、族老的带领下,以举族迁徙或依附强权进行抵抗的方式,渡过战乱。如,新野的阴识在听闻刘秀(汉光武帝)起兵后:“率子弟、宗族、宾客千余人追随”。

王莽

在这次战乱中冉冉升起的东汉王朝,不但使得宗族大姓凭借着在"光武中兴",立下的军功,再度挤入政治中心,宗族政治作用和影响不断加强,如,东汉功臣:邓禹、李通、耿纯等,都是宗族大姓出身。更使得,大量的平民和小宗族,也能够凭借军功从乡间跻身庙堂,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上下流动。

"大体上说,到东汉年间,宗族经过六国战乱之后,业已复苏,逐渐恢复活动。出现许多宗族和世家大族,使一部分贵族、官僚、平民有了宗族活动"。 ——《中国宗族史》

(二)东汉为宗族"平民化"的发展营造了宽松的社会环境。

东汉王朝的建立,离不开宗族大姓的支持。因此,东汉历任的统治者,对扶植过自己的宗族可谓是极尽优渥。汉章帝建初四年,班固等数十位经学家,更推出了一本《白虎通义》,继承了董仲舒的唯心主义思想,以五行、阴阳为基础,解释社会、伦理等,从理论上肯定了宗族的重要性。

同时,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号召下,也积极倡导尊祖敬宗,乡里间的宗族祭祀、饮宴礼等宗族活动得到加强,宗族势力快速发展、扩散,对民间影响力进一步深化,"平民化"趋势加强。

天津孟氏家族在祭祀先祖诞辰

(3) 东汉时期构成乡间宗族的四种类型。

一是由官僚转化而成。主要由:辞官(如:"去郡归乡里",从太守职务上回归乡间的苏谦)、罢官、弃官(如:因董卓之乱,"弃官归乡里"的荀彧),回乡间颐养天年的官僚阶级组成。由于以往的政治履历和自身的政治影响,使得自家族,在乡间有较大的政治作用和话语权,并形成乡间大姓。

二是由没落贵族组成。部分贵族,在较久的传承时间中,逐渐没落,丧失贵族身份后,转化为乡间成为大姓。如,韩氏家族,就是在王莽末年,丧失掉了贵族地位,才转化为乡间大姓的。

"暨,韩王信之后。祖术,河东太守。父纯,南郡太守。"——《韩暨传》

三是本就扎根乡间的新兴姓氏。东汉期间,有不少不少善于经营农业、手工业或商业的姓氏,凭借其出色的经济实力,成为乡里中的大姓。

"世以货殖著姓。"——《后汉书》

四是士大夫豪族和非士大夫豪族的宗族分化形成的"非士大夫豪族"。西汉政局的稳定,使得宗族大姓不能再依靠军事力量,来获取尊崇的地位和权利,为了维护好现有特权,宗族大姓开始了官僚化的过程。而察举制与征辟制相结合的选官制度,使得宗族要实现官僚化,必须首先获得举孝廉资格。

举孝廉

由此,宗族开始进行"非士大夫豪族"和"士大夫豪族"分化。首先,使自己宗族的一部分人员,专司乡间事物,担任县吏、乡官的职务,并经济互助、道德教化,确立自身在乡间的绝对地位,干涉"乡论",牢牢把握住推举孝廉的资质,这就是宗族中的"非士大夫豪族"。之后,便利用自身掌握的"乡论"优势,推举另一部分宗族人员为孝廉,帮助他们出任州郡吏,甚至中央政府官员,这就是宗族中的"士大夫豪族"。

(四)"非士大夫豪族"推动了宗族"平民化"发展趋势

"非士大夫豪族",也是构成宗族的一个重要部份。但是,被家族选为担任县吏、乡官后,很显然的,以后升迁机会有限,政治生涯也基本到此为止。因此,这部分宗族中掌握乡间权力的"非士大夫豪族"们,往往会选择深化自身在乡间的实力,既然提升不了官职的高度,索性提升自己权利的宽度。

于是就大量占用农田,蓄养许多奴婢,奴役依附自己的平民,享受奢靡的生活。这时,散居在乡间的异姓宗族们,为了寻求庇护,往往也会选择依附于同乡中的大姓。由于,乡间的平民百姓们在经济和生活上对这部分"非士大夫豪族"们依赖较深,再加上同乡中宗族之间频繁的联系与互动,使得宗族与乡间的沟通不断加深,宗族平民化趋势更为深入。而到了东汉末年,宗族进一步坐大,甚至还会豢养私兵,《三国志》中就有一段对东汉时期宗族实力的描绘:

"富室强宗,飘扬云会,万里相赴。„„而山东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没"。——《三国志》

三国袁绍,即出自东汉的汝南袁氏家族

三、东汉时期宗族对乡间文化传承的推动

(一)宗族是品德的劝勉者。

汉朝的国策就是以孝治天下,汉初即延续了秦朝的乡间基层的"乡三老"制度,并增设"县三老",东汉又增设"郡三老"和"国三老"。东汉时期,三老与穑夫、游檄,分别掌管教化、收税、缉匪职务。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汉书·百官公卿表》

刘邦要求"乡三老"的担任者,必须要"能者率众",就是在乡间要有威势、要有话语权。因此,就算是到了东汉年间,"三老"职务的担任者,也多出自德高望重的乡间宗族大姓。其主要职责就是:教育乡间晚辈要孝顺、教育妇女守贞洁,教育平民多做善事。

"三老"本身就是出自地方大姓,担任"三老"的职务后,更是可以直接处理乡里事物。平时在乡间,也更是要以身作则,多行善举,表彰身边有德行的人。此举,一方面自是提高了本宗族的在乡间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是其掌管"教化"的权威形成,也有助于"善、孝、仁、义"等美好品德在乡间的推广和劝勉百姓"崇好儒雅"、"让财救患"。

同时,在古代乡间,百姓们相互遇到什么矛盾或者纠纷,不会选择到官府申诉,一般都是找德高望重的乡老寻求仲裁。这种选择,无疑是对乡老以及宗族"公正无私"品质的肯定。

宗族祠堂,举行宗族会议的地方

(2) 宗族是风尚的践行者。

《后汉书》中就记载了这么一则事迹:

"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辄助为收采。又见偷禾者,恭念其愧,因伏草中,盗去乃起,里落化之。"——《淳于恭传》

什么意思呢?就是北海淳于恭,家中的山田上种植有果树,有人前来偷盗,淳于恭非但不生气,反而帮助偷自己东西的人,采摘水果。之后,偷盗的人,又跑来偷盗,淳于恭看到后,怕偷东西的人见到自己这个物品主人后会心生愧疚,就趴在草丛里藏起来,等偷到的人离开了,方才出来。

宗族大姓出身的淳于恭,遇到偷盗的行为,并没有严加斥责,反而是以一种,友善的态度,对待偷盗者。利用个人的品行,在看似"无为"的行为中,利用自身言行熏陶他人,最终达到在乡间广泛形成良好风尚的目的。可想而知,淳于恭这件"因伏草中"趣事的流传,将会对乡间风气的转变,产生好的影响。而宗族族人,在践行良好社会风尚时,潜移默化的也会催使乡间社会风气发生好的转变。

(三)宗族是文化的传播者。

有着文化底蕴的宗族,落户乡间,无疑会把文化的种子,在居住地周围进行传播。而精通经学的乡间宗族们,必不甘心一身学问被埋没,也会通过"乡间讲学、广收学徒"等途径,将儒家"仁、孝"的思想观念,用到实践当中。如,《后汉书》中记载:

"后归乡里,屏居教授"。——《王充传》

会稽人王充,就曾在归乡之后,在乡间讲授经学,担当起文化传播的使者。当然,王充也并不是乡间开设讲坛的个例,《后汉书》中,还记载了汝南蔡衍、敦煌张奂等人,都在回乡后选择了"少明经讲授,以礼让化乡里"的讲学历程,对文化乡间文化传播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不仅,帮助了更多平民,接触到了汉代社会文化核心的"儒学",更对汉代文化大一统,以及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俱都起到了重要贡献。

总结

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刘秀:"吾理天下,欲以柔道治之",此句一出,即奠定了东汉政府对宗族发展采取"怀柔"心态的总基调。

到了东汉末年,随着地方宗族势力的逐渐坐大,强大的地方势力和衰颓的中央政府间难免出现利益冲突。当这些利益冲突,大到成为不可和解的矛盾,终将导致东汉末年群雄逐鹿的局面,宗族也不免会成为瓦解东汉王朝的重要力量。

不过,此举在东汉建立之初并无差错。在"国家利益"与"宗族利益"趋于一致时,乡间宗族制度的复苏和发展,确实是帮助了东汉王朝极大的增强了基层政权的稳固性,"儒学"与"选官"两者的紧密结合,也驱使着宗族大姓,成为了文化传承的有力载体。同时,在宗族"平民化"趋势的衍变发展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0 阅读:0
阿郑的读书日常

阿郑的读书日常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