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在沙特利雅得举行的俄乌冲突高层会晤结束,历时四个半小时。意外的是,会晤最显著影响非俄乌局势,而是牵动了美国总统特朗普。
01.特朗普发表长篇言论,对泽连斯基进行严厉批评,内容详尽且直接,表达了对泽连斯基的不满与指责,逻辑清晰,用词准确。
美俄外长会晤后,特朗普转变态度,对泽连斯基不再留情,直接在公开场合猛烈批评,并列举出一系列罪状清单。
据美媒综合报道,特朗普在最近总统记者会上严厉批评泽连斯基,称其不称职、言论荒谬,并指出正是泽连斯基的领导导致战争持续未结。
谈及俄乌实力,特朗普称,普京若愿,俄可随时摧毁乌克兰首都或任意城市。未发生此情况只因普京未选择,非乌克兰实力强大。
特朗普批评泽连斯基滥用美国援助,指出其不清楚一半援助去向。他强调,乌克兰必须承担责任,查清这些援助消失的原因,不能轻易了事。
特朗普回应了泽连斯基关于乌克兰对美俄单独谈判的不满及不承认的声明。
特朗普称,他获悉泽连斯基对无谈判席位表达不满,但真相是乌克兰3年来从未有席位。俄乌冲突本易解,泽连斯基的固执与错误决策造成了今日局面。
乌克兰长时间未举行选举,当前泽连斯基的支持率已降至4%。
最终,特朗普提出条件:乌克兰欲参与谈判,必先举行选举。此意即阻止依赖“战时状态”续任、拒选的泽连斯基,带领乌克兰参与谈判。
泽连斯基表现独立,不愿受摆布,导致特朗普采取严厉措施应对。
特朗普针对泽连斯基的系列表态,就美西方价值观标准来看,堪称“惊世骇俗”。
俄乌冲突初期,泽连斯基迅速获西方媒体与政客高度赞誉,被塑造为“欧洲之盾”及“自由民主战神”,因其形象过于正面,网友戏称其为“泽圣”。
起初,美国率先赞誉泽连斯基,而今又率先猛烈批评,力度超战场敌人俄罗斯。特朗普长篇狠批泽连斯基,远超俄总统普京,此事极具戏剧性与讽刺意味。
此情况出现因泽连斯基不听美国指挥,不按其意行事。身为美国傀儡却反其道而行之,用美国资金做反美之事,明显违背特朗普政府战略方向。
特朗普不会“花钱找罪受”,对泽连斯基出重拳并不意外,此举符合其行事风格,毫无惊奇之处。
美俄会谈后,双方宣布将加速重开大使馆及互派大使进程。特朗普指出,他仍有可能在2月内与普京进行直接会面。
美俄高层会晤取得一定成效,在部分领域达成共识,促使双方认为有必要继续对话,并考虑将谈判规格升级至元首层面。
面对美俄就俄乌冲突停火单独达成一致,无视乌克兰参与谈判的现状,泽连斯基需权衡政治乃至生存利益,因此不可能全然遵循美国意愿行事。
为抗拒被美国视为“用完即弃”的命运,人们在政治立场与实际行动中均与美国相悖,此乃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与生存欲望。
03.泽连斯基缺乏与美国讨价还价的资本与条件。
俄乌冲突非乌克兰主导,自2014年“颜色革命”起,乌克兰受美国操控,挑衅加入北约,挑战大国底线,终触俄红线,引发俄军介入。
冲突伊始,泽连斯基政府依赖性强,从公务薪酬至军备物资皆由美国及其盟友提供,若无美援,乌克兰难以维系至今。
泽连斯基不应仅于美国行事不利时,才反对美操纵俄乌冲突。自2014年起,美便操纵乌克兰谋霸权,已11年,泽连斯基为何至今才反美?
路需自走,犯错必担责。泽连斯基若不求自保体面,特朗普或会代之,只不过最终结局或许更为难堪。
美国不仅有“美援”,更有赤裸裸的帝国霸权。若泽连斯基想尝试新选择,不妨直接找特朗普体验,了解其霸权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