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子界定为“道家”,应该是后人的一厢情愿

杨章林文化 2024-04-05 00:14:57
老子的著作《道德经》,满载着生存的智慧,是一部最接近生活的哲学。标题无论出自谁的手,都不伤大雅。虽然有一个“道”字,它其实就是一个字,或者说就是一个词,更准确点说,就是一个多义词。 在那个词汇相对贫乏的时代,老子借用一个“道”字表达多种意思,应该不足为怪。 从经典里边不难看出,“道者”,在《道德经》问世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老子对“道者”是持否定态度的。 后人把老子界定为“道家”,依据是什么呢?谁能给大家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离世后的老子竟然收获了无上荣光,成了道家鼻祖,甚至,成了道教的太上老君,这就不好理喻了。由此可见,天上掉馅饼看来并不算稀奇。 “道可道,非常道``````”。这是经典的第一章第一句。老子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他说的道是可以表述清楚的,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告诉人们,道是一个多义词,不同的语言环境,意思是不一样的。 对《道德经》而言,离开这一认知的所有解读翻译都是不靠谱的。 1、“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是横冲直撞无边无际的气体,而且,它的作用是没有尽头的,能力是无法估量的。道:气体。(第四章) 2、“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美好的品德就如同水一样,它滋润万物不求回报,常常停留在人们不屑的地方,就是被泼洒在众人踩踏的路上也无所谓。(第八章) 道:路。如果译成“众人厌恶的地方最接近“道”,这个“道”也太不受欢迎了。水同“争与不争”毫无关系。如果我们问:水同哪个争?争什么呢?可以断言,所有“争”的人都答不上来。不求回报才是水的高贵品质。‘’直译”害死人! 3、“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自然规律是永恒的,就是地面的躯干没有了根也不会消亡。道:自然规律。(第十六者) 这篇文章歌颂的是根的默默付出,而且这种付出是永恒的。 4、“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在细微处最能体现德的本质,德的本质是由气体的运动决定的。道:气体。气体创造万物,有了生命,才有德的用武之地。(二十一章) 5、“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他们的这种言行,就如同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自己吃了发霉发臭的食物,让人恶心。道:道路,可引申为大庭广众之下。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些行为特别使人反感,所以,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干这种蠢事。:道者:聪明人。(二十四章) 6、“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气体强劲地运行着,没有谁能支配。大道:运动着的气体。(第三十四章) 7、“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无论是从政,还是服务性行业,都是用你的工作服务于社会。道:工作。(六十章) 8、“······设天子,置三公,虽有拱壁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出身高贵,地位显赫,财富众多,都不如拥有美好的语言行为。道:美好的语言行为。(六十二章) 9、“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客观公正地面对待所有的人和事,没有亲疏厚薄,只站在对的一边,对事不对人。天道:就是客观公正地面对待所有的人和事。(第七十九章) 10、“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生命的真谛是要人们不断丰富完善自我,而不是让缺点恶习日益泛滥;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的人,是要当榜样尽可能地教化民众,而不是争名夺利。(八十一章) 在《道德经》问世之前,一个并不存在的神秘莫测的“道”、不可言说的“道”、无处不在的“道”、“公婆”都有理的“道”……应该已经存在了,并且,莫名其妙地占据了不少人的心灵,神奇而不可理喻 。 面对这一现象,智者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五章和六十五章中进行了委婉的否定和讽刺。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第十五章) 概议: 智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为人们对“道”的错误认知正本清源。殊不知适得其反,望文生义者竟然如此之众。我们都辜负了圣人的智慧,把智者的讽刺当作赞誉,而且极尽夸张之能事,各种充满崇敬的溢美之词,几近把智者植根于生活的智慧淹没。 为了不辜负先哲的良苦用心,我们把文章展开,分句子、分层次解读,方便读者一目了然,以正视听。 解读: 一、首句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这些“道者”的错误认知。“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 深不可识”: 过去那些自认为对“道”很有研究的人,总认为“道”很微妙难以弄懂,深奥而不可能被人们认识。 既然是“善为道者”,为什么会认为“道深不可识”呢?爬山健将会认为山是爬不上去的? 二、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不仅认为难以认识,还对TA进行了各种莫名其妙的描述。 三、承接上文,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描述了这些人面对“道”的各种畏惧心理。“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1)犹豫不前,像寒冷的冬天趟过刺骨的河水;(2)瞻前顾后,像没安全感的动物总觉得危机四伏;(3)心里不踏实,像身居他乡随时都可能会离开的过客;(4)萎靡不振,像身体不属于自己一样,随时都可能“冰雪消融”;(5)神情呆滞,像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仆人唯唯诺诺任人摆布;(6)轻飘飘,像置身于广阔的荒野,无所依靠;(7)目光浑浊,像掉进了一片混沌不清的事物。 四、提出期望,去伪存真。”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静之徐生”: 谁能从复杂的描述中慢慢地去伪存真?谁能静下心来,新的认知就会在他的思想中生根发芽。 五、结论。“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拥有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的人,只要不满足,肯努力,不骄傲,就能走出迷途获得新的认知。 小议:文章的开篇,提出人们对“道”的错误认知,结尾四个字:“蔽而新成”是对前面的总结。”蔽“指的应该是文章中对”道“的错误认识。新成:去伪存真的过程。 我们再来瞧瞧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这篇文章在一年前就已经翻译过,碍于“古之善为道者”的“面子”,曾经被带入“歧途”,译文一塌糊涂。 什么样的“善为道者”,不是要开启民智,而是要愚弄百姓?有人说,智者老子主张“愚民”,应该是源于对这篇文章的误解。 从《道德经》的一些篇章不难看出,圣人提倡的是开启民智,而不是愚弄百姓。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品德优秀的人不会把知识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完善自己的美德。(第八十一章) “善剑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剑技高强的人,不是哪个时候都把剑握在手里;善于摔跤的人,不是随时都把衣服脱掉;心中有先人的子孙,不是哪个时候都要跪拜祭奠。(第五十四章) 在这篇文章中,老子不仅强调人们之间要相互学习,更重要的是,掌握知识要技艺美德和身体融为一体。 分句翻译解析: 一、“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古代,那些自以为是的“道者”,认为,治理国家不能开启民智,相反是要使人们愚昧落后。 二、“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他们认为,老百姓之所以难管理,是因为太聪明了,要求太多了。 三、“故以智治国,国之贼”:因此,开启民智,是国家混乱的祸根。 四、“不以智治国,国之福”:不开启民智,让老百姓愚昧落后,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五、“知此两者,亦稽式“: 以上这两种方式,也应该算是对社会有一定的认识吧。 五、“常知稽式,是谓玄德“: 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这才能算认识了德的妙之处。 六、“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对这些“道者”而言,德的妙处实在太深奥了 ,同他们的观点截然相反。懂得开启民智之后,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通过这两篇文章的翻译解读,应该不难看出,老子写文章的目的,就是要讽刺那些莫测高深自以为是的“道者”。 综上所述,老子的道就是一个多义词,对所谓的“道者”,智者是持否定态度的。把老子界定为哲学家、思想家、语言学家应该不得问题,至于道家,依据是什么呢?
0 阅读:2

杨章林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