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名称:黄刺玫,这个名称出自《种子植物名称》。

别名:黄刺梅、黄刺莓、刺玫花、破皮刺玫等。
学名:Rosa xanthina Lindl.,种加词“xanthina”源自希腊语“ξανθός”(xanthós),意为“黄色”,指其花朵黄色。
分类地位: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木兰纲蔷薇目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
外形特点
植株:直立灌木,高2-3米;指粗壮,密集,披散;小枝无毛,有散生皮刺,无针刺。


叶: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7-13,连叶柄长在5厘米以下;小叶宽卵形或近圆形,个别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叶边有圆钝锯齿,表面无毛;叶轴和叶柄有稀疏柔毛和小皮刺;托叶带状披针形,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耳状,边缘有锯齿和腺。

花:花单生叶腋,重瓣或半重瓣,黄色,无苞片;花梗长1厘米左右,无毛无刺;花直径3-5厘米;花萼筒、萼片外面无毛,萼片披针形,全缘,内面有稀疏柔毛,边缘比较密;花瓣黄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雄蕊多数,花柱离生,比雄蕊短。4-5月开花。


果实:蔷薇果近球形或倒卵圆形,成熟时红色,直径9毫米左右,无毛,花后萼片反折。7-8月果实成熟。

分布和生长环境
黄刺玫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江苏(南京)、福建(闽侯)、山东、河南、湖南(长沙)、四川、云南(西山)等地;习见栽培。黄刺玫喜光,稍耐阴,耐寒能力强,不耐水涝,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瘠薄,根系发达,萌芽力强,病虫害少,在疏松、肥沃土壤生长良好。可分株、扦插、压条、嫁接繁殖。
主要用途
第一,黄刺玫适应性强,早春花繁满枝,观赏价值高,花期较长,花黄色醒目,适宜庭园观赏栽培。

第二,黄刺玫的花含有丰富的芳香油,可提取香精,供制作香水、香皂、化妆品等用。
第三,黄刺玫的果实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食用或酿酒、制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