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豆到饺子,在好吃的路上一路狂奔,最终逆袭成功,成为人见人爱,人见人夸的饺子导演。
最近,2025年春节档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票房收入持续增高,到今天为止,已经超过100多亿,刷新了不仅是国产动画电影而且是国产电影的票房纪录。在今年春节,导演饺子(本名杨宇)一次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
根据幸存者原理,这位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导演,之前医学专业毕业、毕业后又“啃老三年”等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被纷纷翻出来,被人拿到放大镜下仔细端详,备受夸赞。
回望来时长路,饺子导演的过往——从医学高材生到动画导演,他的逆袭之路被定格为一部个人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关于母爱、坚持与梦想的传奇。
饺子其貌不扬,一个长相普通的四川小伙,原名杨宇,1980年出生于四川泸州。
最早的外号是“土豆”,源于大学时期,因“杨宇”与“洋芋”(四川方言中的土豆)谐音,同学们便笑嘻嘻地称他为“土豆”。
土豆,散发着泥土的芳香,体现了他接地气、朴实无华的性格。
后来,他创立“饺克力工作室”,将“饺子”与“巧克力”结合,寓意中西合璧。
尽管“饺克力”因拗口被弃用,但“饺子”一词保留了下来,成为他的标志性称呼。
这就是我们现在熟悉的“饺子”导演。
饺子从小热爱画画,尤其痴迷《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等经典动画。
然而,高考时他听从父母建议,考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成为一名医学高材生。
大三时,受同学转行影响,饺子心中的动画梦被点燃。
他开始自学三维动画软件MAYA,毕业后进入一家广告公司工作,但一年后便辞职,全身心投入动画创作。
2005年,饺子决定在家创作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
这一选择让他陷入“啃老”争议。
当时,父亲已去世,家庭经济重担落在母亲肩上。
全家仅靠母亲每月1000元的退休金生活,每月开支严格控制在600元以内。
饺子的母亲是一位退休护士,面对儿子的选择,她没有责备,而是选择无条件支持。
她不仅承包了所有家务,还学会用Photoshop为儿子处理基础素材。
在经济最困难时,母亲步行3公里去批发市场捡菜叶,将网友恶评“江郎才尽”替换成医学论文术语贴在墙上,激励儿子坚持梦想。
2015年,饺子启动《哪吒之魔童降世》制作,母亲更是成为剧组的“后勤部长”,每逢加班便带着60份自熬养生汤出现在深夜的彩条屋影业。
经过三年零八个月的打磨,饺子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于2008年上线,斩获国内外30多个专业奖项,成为国产动画的里程碑。
然而,成功并未让他摆脱困境。
国产动画行业处于寒冬,他一度靠接外包工作维持生计,画过30元一张的儿童科普插画,剪辑过500元报酬的婚庆视频。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以50.35亿票房刷新国漫纪录。
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再创辉煌,累计票房达157.38亿元,让饺子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最高的导演。
人家大家都说,饺子的成功离不开母亲的无私支持,但总还有人质疑中国式教育,中国式家长的包容和苛刻。
2019 年 7 月,《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暑期档大获成功,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奇迹。
首映礼上,杨宇面向台下身着 20 年前旧旗袍的母亲,突然跪地,连磕三个响头。
饺子在这里用了最传统的下跪的方式感谢母亲的包容和支持。
2025 年,《哪吒之魔童闹海》再创佳绩,票房突破100 亿,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
成功可能来的很慢,但不会缺席。
如今,饺子的家中仍保存着2008-2011年的记账本,精确到每包盐的支出;贴满墙的退稿信被精心装裱,批注着母亲写的药理分析。
饺子的经历引发了对“慢就业”的讨论。
严格来说,他的“啃老”并非无所事事,而是在父母支持下学习三维动画、打磨作品。
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家庭与社会的包容对个体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的支持、社会的理解,为梦想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梦想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争。
从“土豆”到“饺子”,从医学高材生到国漫神话的缔造者,饺子的逆袭之路充满艰辛与感动。
他的故事是个人的奋斗史,但也是母爱、坚持与梦想的交响曲。
正如有一位网友说的:饺子这位天才导演,如果没有母亲把退休金变成他的创作血液,可能中国动画史将永远缺少一滴重要的墨迹。
饺子导演的成功又该点燃多少还在泥泞中跋涉的追梦者的火炬?
有梦想总是好的,万一就实现了呢?
有人已经实现了,不是吗?
无论结果如何,出水才看两腿泥呢,请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