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品牌的车型在很多年备受追捧和喜爱,即便现在也有不少人追捧,比如“小鲜奶”这种博主,仔细回顾一下日系车在中国的发展,其实很难称得上有多么“神话”,只不过在新能源时代到来后,它的不足暴露的更多了。
1、日系车型在国人眼中,是家用、耐用、实用的代名词
很多人喜欢日系,是因为“家用、耐用、实用”,这是本田、丰田、日产等品牌共同的特点,丰田的卡罗拉、本田思域、日产早期的蓝鸟到后来的轩逸,口碑积攒的都不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0f733f1d49d0a7a2caa5e8a86731056.png)
有这种口碑其实很多都是同行的衬托,同一时代的大众、福特等品牌,油耗、质量稳定性确实不如日系车型,而油耗、质量稳定性对家用属性恰恰影响非常大。
一般来说,口碑上的影响会涉及一代人,也就是15-20年左右,所以我们现在听到的日系车省油、耐用、不爱坏基本上是从2000年后买车那一代人带来的。
2、技术上曾经有优势,丰田优势明显
我们听说比较多的VVT、VVL、CVT等等技术代号,都是在日系车上兴起的,日系车很多技术围绕着普通用户的痛点来的,比如说省油、平顺等等,这些技术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主品牌的国产车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438209ea3eaca66648633cc04164bfb.png)
丰田在混动上的优势曾经非常明显,基本是独一份的存在,“功率分流”的混动技术方案秒杀很多品牌,当年的大众等竞品只能靠涡轮增压+双离合变速箱“弯道超车”,国产车只能靠压低价格进行低质量的竞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0392e513033c068f6833d3e39b88d71.png)
但是,丰田混动引入中国市场的动力不足、且比较慢,当年混动卡罗拉价格要18万多,这个策略非常保守,丰田混动本来有机会在中国市场封神,但是可惜它太保守、甚至有些傲慢,觉得通过1.6L的卡罗拉就能大杀四方,没必要积极引入混动,后来再想通过混动技术的推广抢市场,可惜面对插混的中国品牌车型,性能上毫无优势。
3、最近几年,日系有新车型,完全没有新技术
我们看最近几年日系新车,几乎看不到有什么新的技术,丰田的THS没有大的进步、日产的E-POWER差强人意、本田的iMMD混动实车体验是最好的,但是跟同期国产车相比,优势不明显、且早期价格比较贵。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2dcadeed93f150ff03156867b4f50f1.png)
在智能化上、在配置策略上依然是裹脚老太太,又慢又保守。
但是,这几年中国品牌进步太快了,车型几乎1年一迭代,语音识别、大屏交互等等基本卷到头了,现在都开始比拼智能驾驶,看看丰田、本田、日产做了什么?
Nothing!
4、攻守转换,形势大变就是这2年
铃木退出中国市场,其实是一个开始,只不过那时候大多数人不愿意相信日系竞争力不行了。最近2年来,轩逸、卡罗拉价格一路走低,小车王者本田飞度销量大幅下滑,这都是标志事件。我们前面说过,口碑和品牌认知会影响一代人也就是“15-20年”,日系车上面那些认知,会在这2年大幅度改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fca8ff841e458dfdd7806d2597bf1d7.png)
省油省的过比亚迪秦L吗?空间比得过小鹏MONA M03吗?质感比得过理想L6吗?
马自达已经换壳深蓝SL03出新车了,这是以前自主品牌常见的操作;
日产只能靠轩逸一款车撑门面了,基础十分不稳定;
丰田在全球还是老大,要是没有国别上的保护,被中国品牌冲掉会更快。
总结:
日本车的没落有很多原因,态度上傲慢、动作上保守,主要是技术上没有新的吸引人的地方。严格的来说,所谓的日系神话都是早期消费者人为加上去的,在新能源时代,日系车的优点被碾压后,跌落神坛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