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以腰胯带动四肢练拳,先要学会松腰胯及练出松腰胯的功夫。
行拳中的松胯,既是动作也是状态,松胯起着灵活、沉稳、传劲、减压等作用。
有些外省弟子提问:何为松胯减压?从练拳实践得知:实腿如能松胯就不伤膝。实腿如果真能松胯,腿部劲路就会走对,膝盖就不会负重受力了,这就是减压所为的功效。
从人体生理部位上来说,胯与腰相距较近,且关系密切,所以松胯的同时又要松腰才好。以杨氏太极拳115式大架的拳势为例,简述松胯如下:
一、转胯
既要转动灵活又要以胯合住松沉劲,贵在骨盆转动。
比如由“掤手上势”转换“揽雀尾”中右掤势的左腿转胯。又如“揽雀尾”中右掤势转换左掤势的右腿转胯,再如“揽雀尾”中捋势转换挤势的左腿转胯。

二、落胯
三、塌胯,都是催动胯以下松沉到脚的松胯手段,松而能沉乃真松。比如“揽雀尾”中挤势的右腿落胯、左腿塌胯。再如“如封似闭”中推按势的左腿落胯、右腿塌胯。
四、含胯,既要动作灵活又要以胯合住松沉劲,贵在以意气含胯。
五、荡胯,虚腿之胯有如荡秋千那样松活。比如“白鹤亮翅”中间过渡动作的右腿含胯、左腿荡胯。再如“左搂膝拗步掌”中间过渡动作的左腿含胯、右腿荡胯。

六、咬胯(亦称扣胯),贵在以胯合住松沉劲。
七、挺胯,贵在合住腰脊的顶劲,协助以松腰咬胯带动虚腿提脚离地。比如“手挥琵琶势”初始动作的左腿咬胯、右腿挺胯。再如“右打虎式”定势的右腿咬胯。
八、坐胯
九、收胯,比如“左倒撵猴”定势的右腿坐胯、左腿收胯。
十、开胯,指狭义的胯松开。比如“斜飞势”练到两手抱圆蓄劲的时候,就是以两腿开胯催动圆裆的。又如“海底针”的两腿开胯,蹲下要松腰开胯,站起也要松腰开胯。再如“抽身下势”中的右腿开胯。

十一、沉胯,贵在松胯的沉弹兼备。比如“上势”初始动作的左腿沉胯。
十二、合胯,比如马步“云手”的两腿合前胯、开后胯,合胯贵在意气相合。
十三、抽胯,比如“进步搬拦捶”中拦势的右腿抽胯。再如“高探马”定势的左腿抽胯。

十四、提胯,比如“右分脚”中间过渡动作的右腿提胯,就是以松腰提胯带动右脚踢出去的。再如“左金鸡独立”中的右腿后塌胯、右腿前收胯、左腿提胯。
十五、旋胯,贵在松胯的灵活旋转。比如“转身摆莲脚”的动作,就是以右腿松腰旋胯带动右脚横摆扫击的。
腰胯在太极拳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如何具体运作,用文字词句则难以准确表述,故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说。加上胯裆在隐私部位,不好细化示范。在聆听了明师的口头讲解后,如果征得明师同意之下,用手抚摸一下示范松胯动作时皮肉与骨骼的变化,那是最好,将会心中有数,学得比较明白。

京武功夫如是说:本平台收录的各武术前辈及武友的言论,只为个人学习,因个别图文资料来源(作者)不清晰而未署名,望见谅。尊重原创作者版权,期望各友留言点评告知。
温馨提示:网络文章要结合自身的体征,是否适合自己,要辩证地看,不盲从。祝各位武运昌盛,拳艺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