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公里上演"双轨生命接力"——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北海医院救治心梗患者背后的资源下沉实践

中国山东网 2025-03-28 16:40:57

近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北海医院以下简称(北海医院)门诊大厅,45岁的外地货车司机王振国(化名)刚到医院就蜷缩在候诊椅上,持续两天的“胃痛”化为绞痛。一场由北海医院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联合救治,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实践。

“您这不像胃病!”接诊副主任医师闫晓红做体格检查时,捕捉到病人的痛苦表情。她立刻给患者做了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结果显示心肌酶明显升高两倍多。

“快!轮椅!”门诊护士长王云文的呼喊道。北海医院急诊抢救室内,急诊科医生王路路盯着屏幕上异常的ST段,患者急性心梗诊断明确,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立即联系滨医附院本部,并开启联合救治通道。

急救室内,医护人员们紧密配合,一边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边为转运做着最后的准备。急诊科护士长曹海燕安慰:“别害怕,我们都在,一定会没事的!”

由于患者家属远在500公里外无法及时赶到,急诊医生王路路仔细整理着患者的病历资料和紧急联络单,陪同患者随车转运。王云文一路小跑快速办理好手续,她轻轻扶起患者,细致地喂药喂水。

此刻,88公里外的滨医附院已亮起准备灯,一场生命接力即将延续。

载着王振国的救护车驶入高速。车内,急诊护士启动5G监护仪,患者的血压、血氧数据实时投射在88公里外滨医附院急诊室的屏幕上。

早在救护车出发前,滨医附院的专家们就已在医院的胸痛中心救治群里,对王振国的病情展开深入讨论,全面掌握了他的情况,并据此制定好了初步治疗方案。

救护车刚一抵达,早已严阵以待的急诊和心内科专家团队立刻快步上前,迅速接手患者。

好在前期北海医院的医护人员处理及时,转运过程也争分夺秒,每一个环节都精准无误,最终,患者王振国完成手术,康复出院。

回想在王振国救治过程,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北海医院急诊护士使用的心电图机,与滨医附院设备型号能够准确联网;就连转运交接单也采用标准化模板——这些“不起眼的统一”,恰是医疗同质化的关键密码。

此次救治,是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实践。当三甲医院的精兵强将化身“县域守门人”,他们已完成12例危重患者的生命接力。当标准化救治流程与人性化关怀深度融合,这种“全托管”模式正重新定义中国医改的深水区探索。此刻,第13个生命奇迹正在诞生——这是医疗资源下沉浪潮中,又一个即将被稳稳托起的平凡人生。

0 阅读:0
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

全国主流网络媒体 山东综合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