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战争几乎是每个文明都无法避开的命题,然而,翻开历史书,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古代中国的战争几乎充满了诡计与智谋,而西方的战争却更多的是依赖于直接的冲锋与碰撞。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
中国古代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和《兵法二十四篇》、戚继光的鸳鸯阵,这些脍炙人口的战术和策略,为什么在西方却鲜少见到?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说春秋时的百家争鸣是个思想家的大发展时期,那么战国七雄时期就是中国古代的军事策略和战术百花齐放的时候,把春秋和战国放在一起那就是思想和谋略的碰撞。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诸侯割据、战事频仍,各国为了在乱世中生存和壮大,不断献出出各种战术计谋。孙武的《孙子兵法》和孙膑的《孙膑兵法》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而这其中详尽描述了将军的用兵之道、诡道奇谋,兵法的出现让战争不再只是武力的对决,更成为谋者之间智慧的较量。
春秋战国时期,围点打援、调虎离山等经典战术层出不穷。譬如,孙膑用兵如神,巧用减灶之计大破魏军;田忌赛马,更是田忌在与齐威王的比赛中通过变通策略战胜了本来赢不了的齐威王。这些战术的出现也从一定角度反映了当时战争环境的复杂多变。
而到了三国时期,更是要讲谋略了,说起谋略是一定不能少了诸葛亮的。诸葛亮可是将战术和智谋发挥到了极致的谋者。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故事不仅广为流传,更成为了后世军事战略的重要范例。
还有诸葛亮的八阵图,精妙地将地形与兵法结合,让敌人在迷阵中无法自拔,自乱阵脚。而这种精密的阵法,不仅需要高超的指挥艺术,更要求将领对地形、敌情有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明朝时期,戚继光的鸳鸯阵再一次展现了中国古代战术的灵活和多样性。戚继光针对倭寇的特点,设计出灵活多变的鸳鸯阵法,通过不同兵种之间的相互配合,有效地击败了当时强悍的倭寇。
这种阵法不仅在战术上取得了成功,更是从战略的角度上保证了东南沿海一带的安全,这其中的智慧和谋略就不用我过多强调了吧。
中国古代战术的多变和丰富,不仅仅是因为将领的聪明才智,更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结构密切相关。
那与之相比,西方又是如何呢?
与中国战术的多变相比,古代西方的战争更多表现为直接的冲锋和武力之间硬碰硬的对决。西方军事历史中,个人英雄主义和重装骑兵、步兵的直接对抗是一些常见的画面。
例如罗马帝国时期的军团战术,以重装步兵方阵为核心,强调纪律和集体协作,通过密集阵型的推进,将敌人压制在正面战场。
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军团因为拥有他强大的步兵方阵而闻名于世。这种作战方式强调每个士兵的勇气和耐力,通过密集的盾牌墙和长矛阵,抵挡敌人的冲击。在这种战术中,个人的勇敢和团队的协作同样重要,罗马士兵的训练和装备也在这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了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文化进一步推动了正面硬刚的作战方式。重装骑兵成为战场上的主要力量,他们身披厚重的铠甲,手持长矛,冲锋在战争的前端。
1177年的蒙吉萨战役便是这种作战方式的典型例子。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四世率领少量骑士和步兵,凭借勇气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正面冲击敌军,最终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而西方的这种作战方式,反映出了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中国文化讲究内敛含蓄,西方文化则是外放和直接。
中西方作战方式的巨大差异,其实是因为各自的独特环境、政治体制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将天下划分给诸侯。
而时间一长诸侯国不想归顺于天子,并且各国势力也在逐渐变强,一些更强大的国家开始不满于现状去攻打其他的小国,再后来各大诸侯国之间的矛盾频发。
为了在这种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各国必须依靠智谋和策略来解决问题,光靠征战根本不够消耗的,所以战术和计谋成为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还有中国文化重视礼仪和智谋,崇尚“兵不厌诈”的用兵之道。《孙子兵法》中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的将领们则更倾向于通过智谋取胜减少人员的伤亡,而不是简单的武力对决。
相比之下,西方的封建制度和地理环境,促使其更倾向于直接的武力对抗。西方的各封建领主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所以战争更多得是领主之间的对抗。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个人的勇气和武力成为决定这场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并且西方文化及其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强调个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和荣誉。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战场上的直接对抗和冲锋陷阵就成为展现个人英勇的主要方式。重装骑兵和步兵的正面冲突,已经成为西方战争中的常态。
此外,冶铁技术的发展也对中西方作战方式产生了影响。中国早期发展出冶铁技术,促进了轻装作战和灵活机动的战术发展,因此兵书中也有记载机关术的使用。而西方的冶铁技术相对落后,因此重装骑兵和步兵成为主要力量,直接的正面冲突更是成为常态。
这种环境和文化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战争中,也在各自的军事思想和战略理论中得到体现。中国的《孙子兵法》强调用兵之道和策略,西方的军事理论则更多关注武器装备和正面冲突。中西方的这种差异,使得他们在战争中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西方作战方式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变。中国古代的快速发展和繁荣,为战术的丰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极大地促使军事战略和战术的出现和创新。
还有汉朝时与匈奴之间的对抗、明清时期的倭寇入侵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军事战术的发展。
汉朝时期,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汉军在骑兵战术和步兵方阵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汉武帝时期的卫青、霍去病等大将军更是通过巧妙的战术和策略,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
而对于这些策略,不仅是权谋者之间的相较量,更是对于百姓的一种保护,毕竟无论战争是哪方胜利百姓都会因为战争颠沛流离,流连失所。而相比之下,西方的军事变革更多体现在技术的提升和装备的进步上。
冶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重装骑兵和步兵成为战场上的主要力量。西方14世纪炼出白铁,进一步推动了重装作战方式的发展,西方的战争更多依赖于武器装备的优势,他们更擅长通过直接的正面冲突解决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西方的军事思想也在不断融合和发展。近代以来,西方的工业革命和科技进步,对军事装备和战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坦克、飞机等现代化武器的出现,使得战场上的直接冲突和智谋策略相结合,成为新的战争模式。
中国的军事思想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现代化的战争中,传统的战术和策略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需要结合现代科技和装备,不断适应新的战争环境。中西方在军事思想上的融合和发展,使得战争的形式和内容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
结尾
龍曦う羽
古代中国打仗多少人?西方打仗多少人?
用户15xxx51 回复 02-03 10:51
这是实质[点赞][点赞]
&山间
想多了你,他们就是头脑简单而已
用户10xxx07
主要是战争规模小,个别人或者个别小团体就能改变战局。
熊大爷
连匈奴突厥蒙古这些粗鄙的游牧部落,打仗都比欧洲白皮聪明
用户30xxx09 回复 02-03 23:24
被久病成医一个道理[笑着哭]
夜雨秋灯
西方伪史不靠谱,古代洋人是村民打架。
用户13xxx08
主要是文明的维度问题,古时候的西方,没有文字,也没有办法传承,兵法之类的根本记不下来,所以打仗就像是老鼠争屎,全凭牙齿,中国的文字比较久远,而且能够记录下来有用的东西,慢慢的就成了兵法
双鱼
平时作战人数不同,除了像英法百年战争和十字军东征,维京人入驻英格兰那种规模的战争,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各个领主之间的小打小闹,很多干脆就是亲戚,你下手太绝以后自己也麻烦。[狗头]比如就有过女婿因为领地太穷,没钱了去跟岳父借债,没借到,一怒之下找了点雇佣兵去围攻岳父的城堡,想武装讨钱。。。[捂脸哭]最乐的是,打了好一阵子没打下来,雇佣兵没拿到钱急眼了,把他绑了,跟他岳父要工资,说不给钱就撕 票了!![笑着哭]最后他岳父哭笑不得,自掏腰包帮他把雇佣兵工资结了,这场闹剧才算完。
嘴角上扬的微笑
10几个人打一架就叫战争,你说用什么战术啊,摸根棍子抡就是了啊
颓废的人
好像中国在春秋时期,战争也是这么个样,还有什么战争礼仪!
老压
古代欧洲那边打仗,跟隔壁日本千国万户差不多,放在春秋战国时期,差不多就是村级械斗,两军对垒就那点人数,你能玩出什么战术[并不简单]
用户10xxx55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一米阳光 回复 02-02 17:10
几百人能打出来了什么战术
小帅
智力不够,身体来凑
纵横天下唯吾独尊
有脑设计战术,无脑打哪算哪。
不老肥猫
春秋时地广人稀,国家小,两国交战就是约好了开干。后来人口多了,物资丰富了,作战方式也就更加丰富了。高明的战术也是需要优秀的士兵执行的。
用户42xxx57
管你多路来,俺只一路去
人生如梦
整个欧洲才多大,还要分裂成很多国家,哪有什么战略纵深!只能面对面硬抗。但欧洲国家也有使用策略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滑铁卢战役,英国统帅就是利用地形及阵型,打败了法军。
用户13xxx34
没别的就是因为战役规模不一样。。所以西方人更需要个人勇武。。东方的战役规模更大一些。。所以个人勇武被缩小了。。需要将军有更大的战术战略协调能力
再见东方红
杂毛懂个鸡毛战术?
神☆广←星流
意思说白了就是西方人脑子不行呗
哇哦
西方的长矛兵开始长10米,感觉太重行军是个问题,然后6米,然后3米,改的知道原来是多离谱的必须再短点
夏至
村斗需要用到兵法吗?西方那些蛮夷打仗规模跟村斗差不多。
騎豬看夕阳
中国和西方,就是省和生产队的区别[吃瓜]西方那叫战争吗?那叫械斗[吃瓜]
43
蛮子只要莽穿就可以了[静静吃瓜]
你卖我买nnn
所以蒙古骑兵一直打到欧洲。
坐望云起
未必,中象西方那样的Sb也很多,比如项羽吹!
iddog22b 回复 02-13 17:55
项羽就是玩硬上的,当然就是这样也是要脑细胞的—破釜沉舟[得瑟]
柳岸无花
外国人多[狗头]
落下
扯啥呢?谁不喜欢手握重兵以多欺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啥意思你不懂的?我手上百万雄兵,谁敢来扎刺?
实话不好听
环境不一样,古代南人矮小,北人高大,硬刚送人肉串子?
风车
说那么多都是废话,最重要的一句话没说,那就是:智商是硬伤!
大水水
分析的很好,以后别分析了
用户15xxx70
主要是思想不发达
用户11xxx55
那个时候西方人村斗能和同时期中国相比吗?请[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用户10xxx97
这话这提得确为 对 ! 两宋过更为甚。
用户90xxx21
胡说八道!诸葛亮借东风都来了!
金刚
汉尼拔的千里奔袭直插罗马人的屁股用中国兵书怎么说着
对对对
古德里安:嗯我知道他们脑子不好使~
用户34xxx87
如果汝只知硬刚,那么对不起,诡计能玩死你。
紫色水晶™
你见过俩村打架还讲战术的?不都是板锹、锄头、木棍一起上就得了~
昵称
村级械斗,有什么战术,干就完了
小木耳
根本原因就是西方就是没有进化的野人!这还需要论证吗?
动感超人
因为他们没技术
厌蠢症患者
因为不熟悉别人的历史。信不信一个一无所知的外国人也觉得他们历史上计谋尽出,中国也是正面刚。
你爷爷
你们如果打群架的时候,不是一起冲上去正面硬刚吗?难道还会迂回,包抄吗?西方作战不就是这种模式
劳动人民最荣光
一个村庄跟另一个村庄开打谈啥战术?
用户10xxx08
扯呢,古罗马,汉尼拔远征,凯撒的高卢战记,那个不用兵神妙。
ayumihsk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花俏没有用
用户10xxx55
西方有历史再说吧![笑着哭][笑着哭]
FEI
两个村庄打架,能用的战术有限!
七匹狼
中国历代战争绩累出来的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