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灭夏路线,战国竹简改写认知,原来商汤用了一道“诡计”!

本末摸摸摸 2024-12-16 11:23:13

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伐夏,双方战于鸣条,结果夏朝一战而亡。

史书记载,夏桀不修德行,商汤则修德立信,最终在鸣条之战中,夏桀败走,被流放而死。

对于商汤伐夏的具体细节,史书记载较少,似乎商汤是从东向西进攻,然后夏朝迅速灭亡。

那么,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商汤又是如何成功灭夏的?

近年来,考古学家在郑州二里岗发现了距今约3620年的商文化遗址,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史书中的记载,还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细节:商汤在伐夏过程中使用了一道“诡计”,最终出其不意地绕过了夏朝的防线,直捣黄龙,攻占了夏都斟鄩。

根据先秦史书记载,商汤在伐夏之前,先灭掉了夏朝的几个铁杆属国,如豕韦、顾国、昆吾等。

这一策略与周灭商相似,都是先削弱敌方的盟友,逐步侵蚀其势力范围,最后再发动总攻。

现代考古发现进一步佐证了这些记载的可信度。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商汤是从商丘发兵攻夏,但商丘到洛阳二里头的距离长达300余公里,这个距离实在有些远。

郑州二里岗商文化遗址的发现表明,商族势力已经扩展到了郑州一带,距离二里头不足100公里,已经逼近夏朝的核心区。

既然商汤敢在距离二里头不到百公里的地方筑城,显然说明他已经剪除了夏朝在东南部和东北部的大量势力。

否则,他将面临二里头与东南或东北方向的夹攻。

根据史书记载,豕韦、顾国、昆吾等国都在郑州南部或北部,因此二里岗遗址的出现,证明商汤已经消灭了这些国家,二里头政权失去了外围势力的缓冲。

战国竹简清华简《尹至》中记载,伊尹曾刺探夏朝的情况,从夏都西邑用了十天时间回到亳都,向商汤汇报了夏朝内部人心涣散的情况。

随后,商汤举行了“大禜”之祭,然后出兵攻打不归附的邦国,伊尹帮助谋划,秉德无差失。

从二里头到郑州二里岗的距离肯定不需要十天,但如果从二里头到商丘,则大约需要十天的步行路程。

这说明当时商汤的势力主要集中在商丘,或在距离二里头300公里左右的东北部地区。

通过“往征弗附”,商汤消灭了豕韦、顾国、昆吾等邦国,然后入驻二里岗地区,开始了最后的灭夏准备。

学者钱耀鹏总结了中原龙山文化聚落的分布规律,多数聚落呈扇形分布,中心部落位于或接近扇心,而扇心背后往往有一些险要地势。

二里头的防御体系大致也是如此。

考古发现,夏朝为了应对东夷与商族的入侵,在二里头以东建立了多个军事据点,如荥阳大师姑、新郑望京楼、偃师灰嘴、巩义稍柴、禹州瓦店等,形成了一个扇形防御圈,二里头位于扇心。

问题是,商汤伐夏的前线基地在二里岗,位于二里头的东部,那么商汤是如何突破防线,攻到二里头的呢?

清华简《伊至》给出了答案:“往征弗附”之后,“自西翦西邑,戡其有夏。

夏播民入于水,曰:‘战’。

帝曰:‘一勿遗’。

”这说明商汤绕过了东部防线,从西线进攻西邑,夏民逃到水地,商汤下令战斗到底,大概是占卜得到的天帝回答是全部格杀。

《尚书·汤誓序》伪孔传云:“汤升道从陑,出其不意。

”其中,“陑”应是山阜之地,地势较高,故而古人云“升”或“降”(下伾)。

结合清华简和考古资料来看,“伾”应是嵩山西部山脉,商汤由此绕过夏朝东部的防御阵线,出其不意地直攻二里头——斟鄩。

二里头的扇形防御阵线,如果商汤自东往西进攻,将会面临层层阻击,但若绕道西线,直接攻打扇心——二里头,无疑会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当然,夏都在西部并非没有防御,有位于洛阳伊川县的“有莘国”,但不幸的是,有莘国与伊尹背叛了夏朝,使得商汤的大军得以顺利通过。

商汤从郑州出兵,绕过东部防线,从西部直攻夏都,结果如何呢?

上博简《容成氏》上记载,商汤突然兵临城下,攻入北门,夏桀逃到历山,之后“汤又从而攻之,降自鸣条之遂”,后来夏桀逃到南巢,“汤又从而攻之”,最终夏桀逃到苍梧之野。

除了夏桀逃到苍梧之野的部分,容成氏上的其他内容在先秦史书上都有记载。

因此,当时的局势应该是:商汤攻破二里头——斟鄩后,夏桀仓皇出逃,但由于还有部分主力部队,尤其是东部的防御部队,最终导致了鸣条之战。

在鸣条之战中,夏朝主力尽失,始于大禹的夏朝灭亡。

夏桀决定南逃,可能是出于淮夷涂山氏(大禹之妻,蚌埠禹会村遗址可证涂山氏所在)的原因。

安徽合肥巢湖附近的三官庙遗址,是一处有二里头文化高等级青铜器的兵灾现场,应是商汤追杀夏桀的结果。

综上所述,商汤伐夏的过程并非简单的东向西进攻,而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战略行动。

他先是消灭了夏朝的铁杆属国,削弱了夏朝的外围势力,然后巧妙地绕过东部防线,从西线直攻夏都,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商汤的智慧和谋略,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战争中战术与战略的重要性。

商汤的成功不仅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军事经验和教训。

商汤伐夏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强敌,不仅要勇敢地迎战,还要善于运用智谋,寻找敌人的弱点,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方。

在今天的社会中,无论是企业竞争还是个人发展,这种智慧同样适用。

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希望读者在阅读这篇文章后,能够从中汲取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激发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