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俄乌开战以来,美国的战略部署看似合理,但实则却存在矛盾。
一方面,在欧洲战场,美国选择力挺乌克兰,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武器援助,同时吸纳北欧国家加入北约,不断把北约推向与俄罗斯对抗的最前沿。
另一方面,亚太地区,在台海问题上,美国对中国的主权红线践踏也达到了高峰,两任众议长出来主动挑事,周边第一岛链国家也跃跃欲试,摆出了一副随时开打的架势。
这就很让人费解了,要知道,就连阿富汗这样的小国,美国以反恐的名义打了十几年最后都黯然撤退。
那么面对中俄两个超级大国,美国为何不选择各个击破,却要同时在东西两线挑事,甚至摆出一副自己准备随时入局的架势。
难道是因为美国当前的综合国力一骑绝尘,盟友的团结程度达到历史顶峰了吗?
相反,美国当前除了勉强维持全球的军事霸权外,在美元霸权、科技霸权两个方面的优势都在迅速滑落。单单是一场俄乌战争,美国及其盟友就要承受经济衰退、通胀高企的代价。
那么如果此时,在台海问题上,美国及其盟友再搞出大动作,那么就不怕中俄两国真的从背对背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同盟,最终形成陆权国家与海洋国家对抗,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吗?
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并不傻,之所以敢“左右开弓”实际上正是要“逼迫”中俄走到一起,而美国真正担心的,是中俄的远距离协同,因为一旦两国达成这种默契,那么无论美国与其中哪一国交手,另一国都可以作壁上观,获得渔翁之利。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中俄两国达成同盟,美国及其盟友能不能打得过?
显然,这个问题并非美国所担心的,原因就是虽然美国是中俄两国共同的对手,但是在对美矛盾上两国的诉求并不相同。
如今的国际局势远非美苏两大阵营冷战时期,彼时,在同盟体系内,任何针对阵营其中一国的攻击都会视为对整个阵营的全体攻击。
而当时的新中国,也是在综合考虑国家实力、国防安全的基础上为了保持领土和主权独立与当时的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此后的朝鲜战场上,中国在陆上,苏联在空中也完成了对美韩联军的合击。
但是时过境迁,如今国际竞争更多的是国家之间为了主权和生存空间的竞争。
对于俄罗斯而言,其战略重心还是在欧洲,尤其是确保其对克里米亚半岛和黑海的控制权不能再落入北约手中。
这是其最后的战略安全底线,如果乌克兰依旧有投靠北约的打算,那么俄乌战争就不能停,一直要打到乌克兰去军事化为止。
但是对于中国而言,这片区域并非我们关注的核心区域,虽然在最终通向欧洲的一带一路上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但是只要保证俄罗斯这个连接欧洲的主通道保持稳定即可,虽然俄罗斯不比当初的苏联。
但无论美国或者欧洲都无法将其吃掉,只能慢慢削弱,而俄罗斯在当前环境下倒向西方的可能性也在降低。可以说当前的环境是最有利于我们发展的。
同样,对中国国家统一至关重要的台海问题,也与俄罗斯关系不大,当年,苏联可以凭借强大国力扶持印度、越南等国制衡中国,但如今,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只能做到防御本土。
所以,无论对于俄罗斯还是中国,当前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压力,背对背互为倚靠尚有可能,但像曾经那样,回到政治军事同盟关系,为了对方两肋插刀,却不大可能。
然而,这样的关系却可能让美国陷入危险境地,虽然在俄乌战争中美国没有直接参战,虽然是整个西方在合力用乌克兰来消耗俄罗斯。
但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如果不进行源源不断的军事投入甚至是直接派兵参战,可能最终会打成没有结果的战争。
如果美国在亚太地区不能启动一场热战并且速战速决,那么在两线战场,美国将会同时陷入消耗战,一旦美国拖不起,那么其盟友体系也会散架,其霸主地位也将荡然无存。
同时,我们看到在国际场合,美国也多次构陷中国对俄罗斯进行军事援助,包括西方媒体炒作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的谈话,对其进行断章取义,意图很明显,就是逼迫中俄结成同盟,进而用俄乌战争或者台海冲突一次性拖垮两方。
对于我们而言,一个被美国削弱的俄罗斯有利于我们的国防安全,但是保持两岸和平显然很难做到。
美国的意图很明显,要么打一仗,然后趁机搞垮我们,通过做空中国回补俄乌战争的亏空。
要么就是把台海问题一步步国际化,进而将欧洲和亚太的盟友串联在一起,用盟国分散自身压力,进一步收紧对中俄两国的包围圈。
无论如何,只有一个目的,同时压缩中俄两国的生存空间。
对于我们而言,国家统一问题没有任何回旋余地,但要做好万全准备,收复台湾,不仅打的是对岸那个岛,更是要彻底将第一岛链从封锁我们的防线变为我们面向太平洋的前线。
而在此之前,在国际话语权尚未失控的前提下,削弱美国特别是分化瓦解其盟友体系非常重要。
如今法德已经在动摇了,菲律宾也在左顾右盼,日韩虽然表演的很卖力,但在贸易立国的基础上还能硬挺多久,犹未可知。
而我们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基础上做足准备,要打,就彻底将美国赶出亚太,这一天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