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有部《含泪活着》的纪录片在日本各大影院上映后,立即在日本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票房甚至直逼同期上映的好莱坞科幻巨制。

其实这部纪录片,也没有讲什么了不起的故事,就是记录了一个普通的中国父亲,为了赚钱养家、供女儿上学,非法滞留在日本打黑工的经历。
只不过,这个中国父亲太能隐忍,竟然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生活了15年。
这种痛苦的遭遇和追求生活的坚韧,正如这部纪录片的名字一样,令看过这部片子的观众不无感动落泪,该片后来甚至还获得了“日本放送文化基金奖”。

这部片子的主人公叫丁尚彪,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在常人看来,能够出生在“魔都”这样的超级大城市,其人生起点和成长生活境遇,就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另一层解释。
以前农村和城市里面的差距很大,同样生活在天地之间,但人们就是觉得城里人比农村人看上去洋气、聪明、有气质。

但是,成长环境的好坏,未必就能决定人生的走向就一定能好,就像丁尚彪的成长经历一样,该经历磨难的时候照样跑不了。
他出生于1954年,可以说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躲过了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可是他却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上山下乡等几个特殊时期,成长经历也不是一路坦荡、顺遂无碍。

尤其是那个时候国家取消了高考,莘莘学子失去了继续深造学业的机会。
正在上高中的丁尚彪,连高中毕业证都没有拿到,就不得不离开上海到了安徽的农村,成了一名下乡知青。
他在农村里面呆了好几年,并跟同为知青的陈沂星情投意合,在乡亲和伙伴们的见证下组建了家庭。

好不容易熬到了回城的日子,两口子又回到了上海,却发现已经与城市生活严重脱节了。
没有学历,又没有技术傍身,两口子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在后勤上当个杂工,或者到大食堂当帮工,每个月靠着百十元的薪水勉强维持生活。
尽管这样的收入,在小县城里已经相当不错了,可是正所谓“小有小的弊端,大有大的难处”,在魔都上海却压根就不够看。

再加上,两口子又生育了一个女儿,家里多张嘴就多一份负担,一家三口的生活可以说过得很艰难,用捉襟见肘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时间一晃到了1989年,整天为了生活忙碌奔波的丁尚彪,无意间听一个朋友说在日本能赚大钱,如果运气好的话一天就能赚1000元。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丁尚彪的眼睛都绿了,因为差距不可谓不大。

他在上海起早贪黑地忙碌,不吃不喝10个月,也不一定能攒够这么多钱。
所以,他当时就萌生了一个念头,为了赚钱养家,也为了给女儿创造一个便利的求学环境,要去日本打工赚钱。
两口子因为这件事商量了好久,毕竟出国打工不同于在国内乱转,各方面的事情都要考虑到。

丁尚彪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前往日本的条件也很苛刻,只能采取留学的方式进入日本,然后在那里半工半读,一边深耕学业,一边打工赚钱。
但是日本学校的收费非常高,全套下来总共需要42万日元,换算下来就是丁尚彪两口子15年工资的总和。
可是那个时候也没办法了,一心想要去日本赚大钱的丁尚彪已经上了头,连续奔波了几个月,也不知道求了多少人,才勉强凑够了学费。

1989年6月,35岁的丁尚彪,满怀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在妻子依依不舍地注视下,登上了前往日本东京的飞机。
在日本下机后,他又转乘地面交通赶赴北海道的阿寒町,但是到了地方就傻眼了。
什么“飞鸟学院阿寒分校”,明明就是坐落在穷山沟里的几间小破房,是阿寒町政府设下的一个骗局。

当地原本有个煤矿,曾经也是地方上的经济支柱,可是煤矿被关闭之后,不仅当地的经济萧条了,人口流失也相当严重。
于是,阿寒町政府就想出了这样一个损招儿,把废弃的工人宿舍包装成了学校,专门下套诱骗外国人。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能骗一笔钱,还能营造出人口回流的假象,带动迁徙人口回流,进而刺激当地的经济发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损招儿。

当时受骗的人里面以中国人居多,也就是说并不只有丁尚彪一个人被骗了,总共算下来有几十个中国同胞。
大家发现被骗后,就吵着让所谓的“飞鸟大学”退钱,但是日本方面不仅不退钱,还扣留了大家的相关手续,并关在学校里面不让出门。
被骗的中国同胞气坏了,可是人在异国他乡又能怎么办呢?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另外,被骗过去的人,大都跟丁尚彪的情况差不多,身上都背着巨额外债,呆在学校里不让出去打工,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后来丁尚彪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商量,索性逃离了学校,扒着火车从北海道逃到了东京。
这件事当时在日本社会还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日本媒体称之为“北海道大逃亡”。

可是逃到了东京的丁尚彪,却成了非法滞留在日本的黑户,为了生存只能租了一间只有几平米的小屋,并在附近打起了黑工。
虽然他一天要打好几份工,从早上一直忙到深夜,但是收入还算不错,一天能有七八百人民币的收入,第一年就赚了将近100万日元。
按理说,赚了这么多钱,他除了偿还债务手里面还有盈余,这个时候回国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只不过是被日本当局遣返回国,听上去比较刺耳而已。

但是,他在日本赚得的确不少,在日本忙碌一天顶在国内干好几个月,这是个难以抵挡的诱惑。
所以,他心一横牙一咬,决定继续留在日本打黑工,这一干就是15年,期间除了往家里汇钱,顶多就是跟妻女通个电话。
直到2004年,他们的女儿考上了美国的一家医学院,连生活费和学费都有了着落,他才结束了在日本打黑工的生涯,被日本当局遣送回国。

丁尚彪滞留日本期间吃了很多苦,也受了很多罪,当然也赚了不少钱,不仅把女儿送出了国,回国之后两口子还在上海买了几套房产。
不仅如此,他在日本期间,还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回到上海之后成功进入了一家日企当起了翻译。
本来他的故事到这里就应该结束了,可是随着他们的女儿在美国定居之后,两口子又移居美国跟女儿团聚,并入了美国籍。

至于丁尚彪的选择,那是个人的自由,谁也没有资格说三道四。
我们也希望走出国门的同胞,能像丁尚彪一样凭借勤劳与坚韧,过上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
但是,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获得合法身份,非法滞留打黑工还是不学为妙!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
参考资料
中国侨网 《愿每个在海外打拼的人都能活成丁尚彪》
澎湃新闻 《这个中国好二舅火了,他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平凡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