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言情剧,似乎不再怎么吸引我,注水的爱情,大量的宣泄,对我来说,真的很难从中得到感动与共鸣。
近来学着去细品,朝堂权谋、侠义荡气、革命热血、夹缝求存、那些着墨较少的、没有浓墨重彩的爱情,反而更令人感动。

在看《天行健》时,特别有这种感受。
剧中触及爱情的情节并不多,以荼蘼花香带起男主对过去的回忆,回忆中男女主互动只有片段,但他们的爱情却是异常地刻骨铭心,这让我瞬间清醒。
言情这种被写烂了的题材,很难推陈出新,尤其是那些直接陈述、直达本垒的爱情故事。

于是,我逐渐将目光转移到悬疑权谋等类型,从探案推理中,琢磨出一个道理︰推理从不会直接分析描写“真相”本身,而是以布局线索,层层递进,以清晰合理的情节引导观众逐渐接近真相,让人有种︰“是自己将凶手揪出的错觉。”
这样才算有参与感,写爱情也应该如此。

武侠、权谋、谍战、探案。
剧中有各式各样的人,有御前侍卫、满清格格、捕快、剑客、和尚、间谍、南洋古董商人、留学生、革命党、官吏、北洋军阀⋯⋯
满人、汉人、日本人、欧洲人⋯⋯

每个角色都有着令人意想不到的身份︰留学生是革命党、古董商人是革命党、满清格格是革命党、连和尚都是革命党,查案到最后,忠君爱国的御前侍卫也沦陷了,成为革命党。
这一出戏原本命名为《浮世荟》,但更像《浮世烩》,一锅大杂烩。

男一伊尔根觉罗·穆青,是光绪的御前带刀侍卫,皇命在身,但却生在一个国家要亡的时代。
男二卓不凡,是天下第一剑客,武功高强,却生在一个有枪炮的时代。
男三王家洛,是传统儒生,饱读诗书,却生在一个科举废除的时代。
三种不同阶层的人,在乱世交错中相会,拼命寻找一笔很大的财富,是一件可以救国的秘藏。
他们生不逢时,却各自有各自的执着与理念,各自有各自的查案风格,同时也各自怀抱着自己的执念,走到人生的尽头。
最后,穆青死于革命,卓越凡死于枪炮,王家洛死于自杀。

编剧白一骢是当年2003版《天龙八部》的编剧之一,《天行健》百分之百是他的原创剧本。
于是不难看出,三位主角的人设与《天龙八部》的三位主角有几分相似︰出道即巅峰的卓不凡,英雄不必成长、最终却遗憾而亡的人生历程很像是乔峰。
最后成为革命党的穆青,抱得美人归,很像是中途改道的段誉。
而死了无数次都死不了的王家洛,连身上的武功都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倒像是虚竹这个角色。

穆青只想对皇帝尽忠,但自己参与的戊戌变法惨遭失败,国家即将灭亡,皇帝即将退位,无法再尽忠,求不得。
卓不凡只想重振门派,让门派成为天下第一剑派,但枪炮在前,再高深的武功也救不了性命,最后死于枪下,武功秘籍,求不得。
王家洛死了无数次,没死成,别人杀不了他,最后却被自己杀死,死于自己的迂腐,仁义礼智信,求不得。

清末是一个求仁不得仁,求死不得死的年代,也是中西日交会驳杂的时代,《天行健》描绘的就是这三种阶层的人,在历史洪流中如何与命运相搏?
这是一部难以归类的大杂烩,故事情节却引人入胜,立意与底蕴皆相当高,很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