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抗癌共享厨房这事,事情出来已经好几天了。小莉帮忙栏目直接夹着尾巴,摆烂了。
关于此事的后续我们已经无法得知,毕竟不管是小莉栏目组还是共享厨房三位当事人,全部都自顾不暇,被淹没在大众的浪潮中。
不过,有意思的是当事人之一的魏某接受到了上海教育卫视帮女郎栏目的采访。
这个栏目本质上的定义其实和《小莉帮忙》差不多。
在这场长达一个半小时的专访中,我们洞悉到了很多此前了解不到的信息。
真的开了九年共享厨房吗?答案是否定的,省人民医院那家店是2020年开办的。在此之前他们三人是分开各干各的,相当于上下游关系,三人也就认识了。
后来所在的菜市场关闭了,他们三人就合伙盘下了省人民医院附近这家店,一起干共享厨房。
费用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宣传的问题,导致了信息误差,误导了很多人。
5块钱指的是炒一锅菜的使用费,早晚送两份粥,有时候送米,鸡蛋有时候卖有时候送。
至于为什么没有明说不贴告示,他提到过来做饭的第一次不知道第二次就知道了,大家都知道。
共享厨房店内菜摊问题?依据魏某的解释,店内这个菜摊不是他们的,是叫朋友过来开的。双方合伙在店内运营,朋友卖菜,他们提供厨具做饭。
为什么会如此做?
是因为有第一次来的患者根本找不到买菜的地方,这里直接弄一个方便了大家。
自己也多次声明买菜随便从哪里买,没说一定要在店内买才行。
3年连续宣传、捐款问题?魏某坚决否定了,2021年他们没要捐款,只要了物资。捐的钱也全部送出去或者退回去了。
2022年也没让人家捐过,只是中间有极个别的人捐款了。
可是网友却找到了2021年的捐款记录。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我们没要钱,是他们硬要捐的。
开门三年赚钱与否?魏某表述之前还好点,人多稍微能赚三四千,七八千,后来就不怎么行了。
不过,这点和张某说的可是大相径庭,张某说一年就赚了1000左右。而且魏某这个数字极有可能是表达每月的利润。
作为一个商业化的共享厨房,这般利润也还好,但如此就不会出现经营不下去的情况。
张某为什么会贴出告示,干不下去了?主要原因是22年因为特殊情况,有五六个月关门没有收入。每月万把块的水电费,收支严重失衡。张某就说把这个情况公布出去,让患者知道一下,不能让他们跑空了。
结果记者过来一报道,就变成了这般情况。
要关门不干了为什么会接受捐款?注意这里出现了分歧,魏某说这事一开始自己没打算收分毫。记者来了,就说该收就收没啥事。
魏某等三人就听信了记者的意思,接收了广大网友的捐款。
打算是用来买米面粮油的。
但是这里有一个疑问,他们已经决定要关门了,但还是收了大众的钱。
魏某解释是,本质上是不想关门的。
说的也对,一个月七八千的利润,为什么要关门,能干下去必然会一直干下去。
是否涉及诈骗?魏某说很可笑,就算诈骗也不可能当着记者的面诈骗啊。
对于诈骗这点,这三位合伙人应该不敢,他们做那么多年生意了,知道这是违法行为,都是拖家带口的,谁会愿意进去喝稀饭啊。
仓库问题?魏某还是不让记者过去实地查看,意思是等之后统一让大家一块去看。
物资太多,没有统计好,需要时间。
后悔没阻止张某,阻止大众不让他们捐赠。
对于未来魏某说,还会一直做下去,毕竟有很多患者还是相信自己的,会继续坚持下去尽一份力。
上海的专家说,店主没有吸收公众捐助的资格,所以捐助人要求退,是可以退的。
这件事,最大矛盾点还是早前提到的两点问题。
第一:捐助人纷纷要求退钱,但钱已经变成了赠予性质。
第二:捐赠的物资到底去哪里了?要求明细公布。
难!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