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那部《小小得月楼》,我们可能还不知道毛永明是谁。
这部电影让他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也让苏州的得月楼成了著名景点。
那时候的毛永明意气风发,无论是戏中的角色,还是舞台上的表演,都能看出他的才华和激情。
观众们喜欢他的机灵和幽默,那些年得月楼的生意也因他而更加红火。
不过,拍摄《小小得月楼》之前,毛永明的生活并不光鲜。
作为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上海孩子,他有着一段不平凡的成长经历。
他并不是很喜欢上学,总是喜欢和小伙伴打架,弄得家里人头疼不已。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他,倒是练就了一身摔跤本领,这却成了改变他命运的关键。
毛永明少年时正值知青下乡年代,那时很多城市的年轻人都不愿下乡,但留在城市的办法却很有限。
当兵是其中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毛永明在朋友的鼓动下报名参军。
他机灵又长得周正,于是在新兵连的摔跤比赛中脱颖而出,被领导挑中做了警卫员。
对于一个刚刚成为军人的年轻人来说,这是莫大的荣耀。
但命运的推手并未停止。
在一次部队的文艺汇演中,他表演了一段京剧,上海文工团的领导对他非常欣赏,与他的领导一商量,就把他调到了文工团。
这个转变,让他的艺术才华得到了更大的发挥。
他从一个业余爱好者,慢慢成长为专业的艺术表演者,学会了说学逗唱,样样精通。
在影视行业复苏的70年代中期,毛永明开始涉足影视圈。
由他出演的影片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尤其是《他俩和她俩》让他一人饰演两个不同性格的双胞胎,确实展现了他的表演功力。
他被调往了上海电影制片厂,在这里贡献了不少经典之作。
但作为一个非科班出身的演员,他的基本功还是有些欠缺。
好在他遇到了贵人——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前辈韩非,韩非对他非常欣赏,将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
毛永明心怀感恩,每到节假日都会备上礼物去看望这位老人。
事业上的进展也让他的家庭生活一开始还算幸福。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地分居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他和妻子的关系逐渐产生了裂痕。
本来是志同道合的两人,为了顾及家庭,妻子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带孩子,这也让家里的经济担子都压在了毛永明一个人身上。
为了养活一家老小,毛永明决定下海经商,但这次选择却没有带来想象中的成功。
移居美国后的生活经商失败让他的经济状况愈加困难,夫妻矛盾激化,最后他们宣告离婚,女儿跟着妻子生活。
这段婚姻的破裂也让毛永明的事业失去了方向,他参演的几部电影没有什么反响。
生活中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感到无所适从。
最终,他决定前往美国重新打拼。
到美国后,他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买了一栋不小的房子,积攒了一些积蓄。
他的妹妹见哥哥独自在外生活不易,便也前往美国陪伴他,兄妹俩在异国他乡相依为命。
毛永明的女儿也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每当有空,她都会带着孩子们去美国看望他。
虽然毛永明至今仍单身,但并不孤独。
有亲人的陪伴,加上自己的努力,让他在美国过上了相对安稳的生活。
不过,当我们再看到71岁的毛永明时,会发现他和年轻时的样子相去甚远。
那时的他浓眉大眼,身材健硕,如今却因为年老发福,身材发胖,甚至有点难以辨认。
这也许就是时间的魔力,它改变了我们的外貌,却没改变我们对生活的希望和追求。
毛永明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地,无论经历多少波折,只要心中有希望,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他从演戏、从军到经商失败,再到美国重启生活,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人生的路有时很曲折,但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
对毛永明来说,过去的辉煌和低谷都是他人生的一部分,而现在的平凡生活同样充满意义。
只要用心生活,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活得精彩。
同样,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也都值得用心去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