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英东何许人也?出门不带保镖没人敢动,死后享受国葬待遇

七号探秘人 2025-01-18 14:17:30

“如果人生的满分是100分,我要给自己打100多分!”到底是多么无憾,多么无悔,无愧亦无疚的人,才能给自己的一生打出如此的高分呢?

精彩不止台前,能臣只说大事,大家好,我是能臣,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站在天安门上痛哭的男人”——霍英东。

1923年的香江两岸,霍英东在一条2米多长的舢板上呱呱坠地,虽说出生在贫苦家庭,但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逐渐成为了一代商业巨头。他在房地产、航运、体育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特别是在航运业,霍英东拥有一支庞大的船队,成为港航界的佼佼者。他还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7岁那年,霍英东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和哥哥,本就破败不堪的生活加上两个主要亲人的逝世,让7岁的霍英东怎么也想不明白:生活为什么会如此的决绝,命运为什么会这么的不堪。

在父亲和长兄离世之后,霍英东也是一事无成,前前后后打了7份工,结果全部都是被辞退,直到1945年八月,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新中国的黑暗逐渐褪去,这个生活在舢板上的孩子才迎来真正属于自己的曙光。此后的几年里,香港这个所有人都瞧不上的“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璀璨夺目的“东方之珠”,也正是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间里,霍英东参与了无数件大大小小的事件。

货运买卖,拍卖日军遗留物资,出海打捞“海草”,打破英美封锁线向大陆运输物资等等,上世纪50年代初,彼时的霍英东已经小有底蕴,手下的船只有几十艘,而恰巧那个时候朝鲜战争爆发,内地的物资供不应求,很是短缺,再加上美英等国对中国的供应链进行一系列封锁,于是香港就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跳板,有很多物资都是由香港偷运到内地的。

结合霍英东一生的履历来看,他在每个行业发挥的都是堪称独到,是个标准的经商天才,就像他说的那样:“只有团结合作,相互扶持,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也正是这句话将“同行是冤家”打得措手不及。霍英东自言:从未负过人,凡是和他有过合作,对他有过帮助的人,大家都是有钱一起赚,只要他能帮的上的,就一定会去帮。

时间就这样来到了1953年,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以及自己积累的一些人脉,霍英东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个能够让他一跃成为香港巨贾的买卖——地产。

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4年的解放战争,以及正在进行的朝鲜战争,大陆有很多人决定移居到香港求生存,也就是在这短短的几年中,香港的人口暴增了好几倍,人口一多,住房就很紧缺,那个时候最差的有人还住在楼梯上。

于是霍英东就看到了房地产的潜力,他一开始只是收购了别的公司收取租金,可他却发现这样回本太慢,于是他就准备卖房。

香港的房子一般都是整栋整栋的购买,普通人根本没有那个资金可以购买整栋房子,于是他想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分层销售”,这就像咱们现在所说的分期付款一样,都大大的为老百姓买房解决了压力。整个五六十年代,霍英东以“气势如虹,雄傲港九”的姿态,坐拥上千亿资产,在富人排行榜上更是名列前茅。他首创的“卖楼花”(商品房预售),更是在全球地产行业中贡献了经典的创新。

经历了房地产行业的成功,此时的霍英东决定奖励自己一栋楼,就这样在当时的铜锣湾,拔地而起了一栋香港最高的楼——蟾宫大厦,霍英东自己则住在这栋楼的最高层。这个当时出生在舢板上的渔家孩子,如今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香港最高的一栋楼踩在了自己脚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此时名利双收的年轻人,却在不久后便会卷入时局的“阴谋”,他也将会迎来自己人生中最严重,最持久的一次打击。

只要和霍英东做过生意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不负人”,逐渐淡出香港商业的霍英东,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霍英东把视线放到了他从未涉足过的博彩行业。

再一次机缘巧合之下,霍英东帮助何鸿燊成为澳门“赌王”,也正是这一次的扶持何鸿燊,让霍英东完成了葡萄牙人400年来没有完成的愿望——建设现代化港口。对于博彩行业,霍英东很少自夸到:“没有我当日开通港外码头,所有澳门的一切都是假的”。

当何鸿燊在澳门博彩行业起到领军作用时,霍英东并没有因为曾帮助过何鸿燊,而来干预他的赌场生意,更没有狮子大开口,而是将他投资所得的澳娱股份全部无偿捐出,捐给当时的基金会。

要知道:当时仅霍英东个人所持有的股份,全部加到一起就已经超过了100亿人民币,这放到现在,也是任何一个顶级富豪所不能承受的。

1964年,凭借之前的所作所为,霍英东受邀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5周年大典,为了避开香港移民局的追查,霍英东硬是背着大大的行囊辗转几十个小时,终于抵达北京。那是他第一次看到新中国,高规格的礼遇更是让他惊叹无比。

虽然抵京的路上,霍英东低调从事,不敢声张,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港英政府得知了他参加大典的消息,霍英东的压力也从留言缠身上升为了实质性压迫。港英政府对霍英东中标的地产收回,旗下的星光行被加入黑名单。

在港英政府的压迫之下,霍英东不得不以成本价,将旗下的星光行交易给了当时港英政府下的地产公司,霍英东到手的只有一张无须有的欠条,所有人都明白,这不是钱的问题,更多的则是史无前例的耻辱。接二连三的港英政府打击,霍英东损失资产直接达到百亿港币,霍英东也很难再大有作为。

也正是港英政府的不断打击,霍英东决定淡出房地产行业,淡出香港商业。巨头的淡出,同时刺激了许多新型人才的诞生。郭得胜,李嘉诚,李兆基等人的崛起,使得他们成为了新香港的中流砥柱,更是把香港推上了新一轮的风云际会。

在香港受到打击的霍英东把目光放在了新中国,在1964年的受邀观礼后,霍英东去到各大革命根据地参观。看到我们的国家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霍英东决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他积极向大陆引入电梯等物资,同时凭借自身经验,支持大陆企业发展。此时的中国还没有改革开放,“体育外交”成为了他实现爱国抱负的平台,年近50岁的霍英东再见到球王贝利时,开心的像个孩子。

此时的中国虽然早已重返联合国,但大陆在体育上却没有任何优势。在那个事件节点,体育问题就是政治问题,体育的兴盛衰退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为了恢复中国在国际体育协会中应有的席位,霍英东常年奔走于各大赛事组委会,一边和唱反调的拉扯,一边搭建属于中国体育的关系网,就这样,中国逐步获得了国际羽联,足联,篮联等席位。

仅仅接入这些组织还不够,如果能自己举办一次奥运会,那才能真正的展现我们的国际地位,2000年为了配合我国申办北京奥运会,霍英东再次踏上了拉票之旅,他多次私人宴请萨马兰奇。

还以中国奥委会的名义,在瑞典洛桑兴建奥林匹克博物馆。

同时他还声明:如果中国申奥成功,他将会捐出至少十亿元兴建主会场。

可惜的是北京以一票之差不敌悉尼,痛失2000年的奥运会主办权。此时的霍英东也被查出患有淋巴癌,可他不想留有遗憾,便把此事交给了霍震霆,他则在幕后通过其他方式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的工作——水立方由他出大头捐赠建设。

此时患有淋巴癌的霍英东,在新华社一位朋友的引荐之下,选择到京救治,经过一年多的治疗,霍英东逐渐摆脱病痛的折磨,治病期间,他也感悟出了许多人生,决定出资10亿港币成立霍英东基金会,以及不久后的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通过这些来反馈国家,帮助人民真正的富裕起来。

1984年10月1日,霍英东再次受邀参加了35周年庆典。第一次站上观礼台的霍英东,当被记者问道有何感想时,他当着全国人民的面,流下了激动的热泪。根据他的自述:这一辈子没哭过几回,长子结婚,母亲逝世他都没有哭,但在观礼台上,他竟然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直至痛哭流涕。

2006年10月28日,霍英东因病在京逝世,级别堪称“国葬”。总结他的一生或许仍有遗憾:没能看到北京奥运会的开幕,没有等到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的正式揭牌,不过与他一生的辉煌成就来说,这样的遗憾已不成遗憾。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你还想看哪些名人故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我,但你看更多名人故事,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3
七号探秘人

七号探秘人

精彩不止台前‼️ 七号只说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