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中的金刚川到底是什么情况,太不容易了

搏击名场面 2023-09-22 01:01:05

前段时间《金刚川》电影上映之后,这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票房一度火热,这部电影也是基于现实的基础上所创作的,那么发生在1953年夏季的抗美援朝战争,当时的真实历史又是怎样的呢?

在真实的历史当中,我国志愿军第60军以及工兵团在金刚川架起了好多个桥梁。但由于关于金刚川一带架桥的资料零碎,有关人员在整理相关资料时,只得到了两处桥梁较多的信息。一处是志愿军第60军第180师工兵连在金刚川下游的沃尾渡口架起的大桥,一处是工兵第10团第三连在金刚川流域主要渡口岩里架起的大桥,因此叫岩里大桥。这两处大桥的作用都是确保第60军在夏季攻势作战时的弹药物资等补给能够顺利运输到第一线。

当时由于我军方面的供应点被拦腰割断,而且正值雨季水位激增,桥梁被美军飞机、大炮频繁轰炸及被水冲断迫使部队形成背水作战形势,造成可防区狭窄、人缺住处、物无放所的严峻形势,而且直至发起战斗时仍不能顺畅通车,部队不得不完全依赖人力远返后方70华里进行补给,更增加了运输上的困难,影响战斗的发展。

夏季反击战第一阶段一打响,美军不断出动飞机对我军后方补给线实施轰炸,整个夏季反击战,美国海军出动飞机7571次,其中一半力量负责轰炸。当时在金刚川流域主要渡口岩里的大桥就被完全炸毁,大桥被炸断直接切断了由北向南的公路,一座行人便桥也被美军飞机炸的几乎找不见桥影子。

为了确保夏季攻势第二阶段顺利进行,确保志愿军多处高地所需要的弹药物资补给能够运输到第一线,工兵团第10团命令第三连8天之内在金刚川主要渡口岩里架好大桥。在平均每天落下敌人炸弹、炮弹二三百枚的情况下,要架起一座长达37米的载重桥,任务十分艰巨。连长张振智对战友们说:“我们要在敌人眼皮底下架桥,要顶着炮火施工!”战友们都说:“天大的困难也不怕!”“我们一定要把桥架通!”随后经过张振智等人的综合考量,最后决定架桥的位置在离原渡口约80米的地方,面对战友们的疑惑,他指着悬崖说:“我们就是要在敌人意料不到的地方把桥架起来!全连经过7天时间的紧张作业,在金刚川岩里渡口架起一座崭新的中水位桥,终于提前一天完成上级交待的任务。

架好桥的同时,志愿军第60军夏季反击战第二阶段战斗也打响了,当时志愿军第六十军第一百八十师集中兵力进攻敌军固守的“方形山”。前线战斗越来越激烈,张振智交代了值勤的排长一个任务,为了蒙蔽敌人飞机,在天刚亮的时候,叫部队拆掉五孔桥板和两孔桥桁,将好桥伪装成被炸断的桥迷惑敌人。

  美军为支援南朝鲜军作战,不断派出飞机轰炸我军后方,尤其是金刚川岩里大桥,前线的战斗异常惨烈。后来在当年的6月26日,美军又派4架“黑寡妇”对金刚川岩里大桥狂轰滥炸,七孔的新桥只剩下两孔。快5点的时候,团参谋长要求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这座桥,要求在6点40分前抢修好这座桥。要抢修7孔桥,还要填两个500磅炸弹的弹坑,而只有两个半排兵力,另半个排搞预备木料,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战士们冒着敌人飞机的扫射、轰炸,抓紧一切时间修桥。战士们在此紧急情形下,加快速度,争取让桥梁尽早通车。6点35分,岩里大桥修好了,各种运送弹药、药品、粮食等物资的车辆如洪水般向南岸驶去。

  就这样,志愿军工兵第10团第一营、第三营的战士们不分昼夜战斗,一直到夏季反击战第三阶段胜利。当时志愿军工兵在桥的附近200多米以内,计算美军落下的炸弹、炮弹,共计炸弹350多枚、炮弹2400发。

  而志愿军工兵第10团第三连连长张振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色,功绩显赫,1952年6月25日及1953年9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先后评给他一等功两次,并授予“二级模范”的称号。1952年6月25日及1953年10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先后授予他“二级战士荣誉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及“军功章”。

0 阅读:0
搏击名场面

搏击名场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