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爬山踏春。阳光正好,微风拂面,山间的鸟叫声此起彼伏,像极了一场天然的音乐会。
同行的小朋友突然问:是什么鸟在叫?大人们都一脸懵,不就“啾啾”和“喳喳”吗,还能听出是什么鸟?我一拍大腿,突然想起一个小工具——「懂鸟」小程序,用它来解答小朋友的问题,绰绰有余!
于是我拿出手机打开小程序,对准鸟叫声,几秒后,屏幕上弹出结果:“白头鹎,识别可信度67.3%。” 像“听歌识曲”一样识鸟,不仅小朋友喜欢,连大朋友都觉得新奇又有意义。
这个好用好玩的免费小工具,真诚推荐给家长朋友,以及所有热爱大自然的朋友们。
两种使用方法「懂鸟」既有微信小程序版,也有APP版。我用的是小程序版,非常方便,但如果要去的地方网络信号较差,更推荐APP版,无网络也可以识别,但需要提前下载鸟叫声数据库。在应用商店搜索“懂鸟”,下载安装即可。
小程序使用方法:
在手机微信上搜索“懂鸟”,在弹出的选项中选择“懂鸟小程序”,点击进去即可免费使用,免注册登录。
打开小程序,界面比较清爽,选项看起来挺多,但是常用的就几个:
① 通过图片识别
下方菜单栏前3项都和图片识别相关,可以现场拍照,也可以上传图片进行识别。这些功能比较适合能看得见鸟的情况,比如专门的观鸟主题公园。用法也很简单,不需多介绍啦。
②现场录音,通过鸟叫声辨别鸟的种类
这应该是我们用得最多的功能,因为身在大自然中,常常是只听到鸟叫,看不见鸟的身影。在下方菜单栏点“听音辨鸟”:
先把自己所在区域勾选上,提高识别准确度;
然后点击【开始录音】,几秒后点击【识别】选项,等待识别结果。
识别时尽量保持安静,避免风声、人声干扰。
如果鸟叫声太远或太杂,识别准确率会下降,建议靠近声源。
有时候会同时识别出多种鸟类,建议选择某种叫声比较突出的时候再来测。
③查看更多鸟类知识
小程序的识别准确率不算完美,有时会把麻雀识别成山雀,或者把喜鹊误判为乌鸦。但有趣的是,每次识别结果都会附带一段关于鸟类的科普介绍,比如生活习性、分布区域、叫声特点等。
你也可以通过参考资料给出的鸟叫录音,进一步分辨是不是同一种鸟。
④生成“观鸟日志”
小程序内置了一个“观鸟日志”功能,每次识别的鸟种都会自动保存,生成专属的观鸟记录。你还可以在地图上标记发现地点,和其他用户分享你的“鸟类图鉴”。这个功能特别适合亲子活动,周末带孩子去公园,边玩边学,既有趣又有意义。
一个小程序让我重新关注到了身边的声音世界,以前觉得鸟叫声只是背景音,现在却能从中分辨出不同的“小歌手”,甚至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如果你也喜欢大自然,或者想找点新鲜有趣的事情做,不妨试试这款小程序!
Tips:小程序完全免费,快去试试,看看你家附近藏着哪些“隐藏歌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