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漂泊445年,为何百姓仍认朱元璋是自己人?

无根树花正孤 2025-04-27 09:08:24

唐朝灭亡之后,五代军阀一个比一个不争气,到石敬瑭的时候已经开始认外族人做爸爸,直接割让了燕云地区出去,后来一直到元朝灭玩,这片广大的土地都没有能够再次属于汉人王朝。

这里的老百姓胡化十分严重,大家都是说各种外族语言,穿戴的也是外族的服饰,就像当地一位老人说的,那个族别来统治,就会对这里的进行一次更改。

本以为这样几百年过去更换了十几代人的地区,已经完全和南方汉族断绝了联系,但没有想到的是,朱元璋的北伐大军打到这里的时候,燕云地区的父老乡亲,仍然将明军看成是自己人,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助明军赶走蒙古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不是说只要异族统治五十年,就会消除当地的文化,让这些人变成异族吗?

中华文化始终不绝

其实从石敬瑭卖国求荣之后,燕云地区就彻底的隔断出去了,但让大家惊奇的是,这片土地离开汉人王朝四百多年之后,竟然还心中有华夏,并没有变成异族,其实这里面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华文化始终传承不断,并没有灭绝。

辽国是第一个占领接受燕云的少数民族政权,他们对于燕云地区的管理并没有完全按照原始部落的习惯,而是尊重了当地的习俗,派遣辽国本地民族官员和汉族官员一起管理,当时的汉族官员有汉人丞相,那辽国官员之中就有辽人丞相。

到了金朝建立的时候,也不是做的很过分,还是模仿南方的宋朝,允许汉人的百姓保留自己的种地和科举制度,南方读书人科举做官,北方也是这样,很多时候金人不会去管你到底怎么去做,说什么语言,穿什么衣服,只要按时给他们交纳税负就行了。

金国灭亡之后就是蒙古人了,忽必烈是元朝第一位皇帝,他是一个汉文化的热爱者,他直接将汉文化当成了自己的文化,国家都城全部都是汉人设计,而且制度文化也全部都是照搬过去宋朝的文化制度。老百姓看见上面这样做的话,心里就比较放心了,大家表面上接受异族统治,但心里面却一直都没有忘记故国。

民间习俗的保留

燕云地区的民间习俗保留的还是很好的,四百多年的时间过去之后,和过去没有很大的变化,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下令清理北方人口,并且要求按照姓氏重新清理族谱,本以为这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毕竟几百年异族统治,老一辈的族谱肯定都战乱丢失了。

但让人意外的是,当地百姓许多家都能拿出自己的族谱,很多家族能够将自己的宗族追溯到宋朝,一些大家族甚至直接背诵起来了族谱之中的唐朝祖先,这实在是让人意外,民间汉族习俗竟然保留的如此完整,这为之后朱元璋的汉化回归工作节约了很多的人力物力,难度也之间降低了。

族谱之外,民间传统习俗也是不错的,汉族人过的清明、端午、中秋、春节依旧盛行,当地贵族甚至都开始模仿汉族人过节,老百姓在家里面过节的时候虽然有时候会被禁止,但这种是禁止不完的,民间习俗传承没有断绝,大家和异族之间有了区别,就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以后要到哪里去,谁是朋友谁是敌人都一目了然。

1367年,朱元璋北伐之前发布檄文,明确的承认了元朝之前的统治,说元朝虽然以外族入中原,但对于老百姓繁衍生息还是有大功劳的,因为蒙古人不懂国家治理,基本上都是交代到手下汉人大臣去做,自己就是一个甩手掌柜,这样的元朝老百姓其实活的还是比较轻松,毕竟汉人地主都是自己人,再怎么也不会帮着外族欺负自己。

1 阅读:35
无根树花正孤

无根树花正孤

历史深处的奥秘,是我们祖先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