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北方这个省,“苏大强”都要认输,因为人家有套娃式“散装”

独来看世界 2022-12-09 07:40:40

华东的江苏为全国第二的经济大省,省内十三座地级市个个经济都不弱,被称之为“十三太保”,但因地域和文化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的竞争,而一度被叫做“散装江苏”,但北方的河北省比起江苏的“散装”,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河北的“散装”是怎么来的呢概括起来有这么四个方面:

河北多元化的地理环境

河北西靠太行,北倚燕山,东部直面渤海,南部接壤华北平原,有一种说法,河北是全国唯一拥有高原、沙漠、山地、草原、林地、湖泊、平原和海滨八种地貌的省份。多元化的地理环境也给省内各地区带来了各异的风俗习惯,相互融合的难度就加大了。

河北省从东北到东南依次与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和山东接壤,中间又与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为邻,有七个相邻省份,多少会受其各方面的影响,离心力一大,向心力就减小了。比如张家口和承德日常来往的除了北京就是内蒙,而邯郸则更多地和河南的安阳走动频繁。

省内特殊的行政区划构成

河北省面积不到19万平方公里,在全国仅排第12位;常住人口七千多万,全国排第六;辖11个地级市,但地级市下辖的区县和县级市的数量多达170个左右,在全国数量仅次于四川的180多个,但四川不但地市州有21个之多,48.6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也是河北没法比的。人多了队伍不一定难带,但地级市少而下辖的区县多,各地级市的权重就大,对省来说,“拥兵自重”的各地级市就不好带了。

河北的“散装”比江苏更厉害的一个原因,还在于有套娃式的“嵌套散装”。河北有许多小县城有辉煌的历史,从而也有了“骄傲”的资本,很多时候不把所在的地级市当回事,从而形成了地级市内的“散装”。比如不但省内各市不服石家庄,就连石家庄下辖的正定都自恃正宗。而夹在京津中间的飞地北三县也对廊坊没有什么归属感。

变成直辖市的河北最核心的两块地

北京成为直辖市让河北没了“河心”,天津成为直辖市让河北的版图成了“C”字形。如果说没了北京这一块,河北尚且能形成一个闭环,那么没了天津,河北就变得更加不再“完整”。更要命的是,这两个直辖市历史上就是河北的一部分,现在又是华北经济最好的区域,对于河北省内和它们相邻的那些地级市影响自然要大一些。如果地级市都“唯首都是瞻”,自然就加剧了河北省内的“散装”。

历史上变动频繁的河北行政区划

“河北”两字最早出现在唐代设置的河北道,北宋时又被分为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元、明、清三代大部分时间均定都北京,河北成为京畿要地的中书省或直隶省。民国政府移至南京后,河北才正式成为省名。然而在近代很长时期内,现属河北的张家口曾属于察哈尔省,承德市曾属热河省,1958年后,河北八县划归北京,频繁变动隶属的天津也终于在1967年恢复为直辖市。

变动频繁的还有河北的省会,从清顺治十六年正式设立直隶省开始,首任巡抚先是驻大名府(今邯郸大名县),雍正七年改设保定为直隶省会。同治九年兼任北洋通商大臣的直隶总督开始常驻天津,天津成为直隶事实上的省会。1928年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七年内省会先在北平,后转天津,最后又到了保定。抗战期间河北省会曾辗转各地,甚至到了外省。

1973年石家庄逆袭成为河北最新的省会,但这个靠铁路拉来的崭新城市长期以来不被省内认可,这也是“散装”的河北人认省不认省会的一个很大缘由。关于河北是否“散装”,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关注“一苇旅行”,每日更新城市地理和好玩的旅游资讯。

#河北头条# #河北旅游# #散装江苏#

0 阅读:9
独来看世界

独来看世界

独来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