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寒气愈发逼人。这不,小米13新品发布会的余热尚未褪去,小米内部却突然传出了将在年底实行裁员的消息。更准确点,小米裁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只不过,在人员数量上略有出入,不是网传的超6000人,而更可能是内部人员所透露的裁员比例不超过10%,即在3500人以下。怎么说呢,小米这日子算是真透着难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6422ed62f650fd4a314f05fde81c9056.png)
毕竟,虽然有“N+2”的赔偿政策稍怀安慰,但是在这个节骨眼裁员,打了不少员工一个措手不及。所以,毫无疑问小米这一回多少得背负着“不地道”、“卸磨杀驴”的骂名。不得不说,尽管大厂们都在落地降本增效,但是在年底演上这么一出“苦情戏”的企业,还得看小米。而这背后,一把揭开小米遮羞布的“罪魁祸首”,正是小米今年屡跌不止的营收业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e518655eee58f6b19248147867a1d781.gif)
咬牙坚挺小米前三季度财报透着“寒气”从小米今年公布的前三季度财报数据来看,小米营收、净利润与同期相比,均出现“断崖式”下跌。这一年,小米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缓步迈入“阵痛期”。以小米最近一次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数据为例,小米第三季度营收额为704.74亿元,同比下降9.7%;经调整净利润为21.17亿元,同比下滑59.1%。这可都是真金白银的流失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50c21f5bac0e3716a778c61b14c036ae.jpg)
图片源自36氪具体而言,落点到业务层面上,黑马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全线下跌,没一个抗打的。智能手机业务收入跌至425亿元,同比下降11.1%;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跌至191亿元,同比下降9%;互联网服务收入跌至71亿元,同比下降3.7%;其他收入跌至18亿元,同比下降6.6%。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73aad5be21d2ffe7ba185bc830d1213d.png)
简言之,核心业务和其他重要业务都表现不佳。虽然大环境的原因占一部分,但其中不乏小米战略问题。因为,就在这样不太乐观的情况之下,小米的造车业务还亟待“大量输血”。所以结果就是,一边营收收缩,一边投入扩张,小米基本盘在极限拉扯中显得更加晃荡。而小米在承受这份叠加而来的压力时,不得不叫苦连天,把年底一刀对准了内部——裁员。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e518655eee58f6b19248147867a1d781.gif)
承压过重小米手机核心业务备受市场挑战怎么说呢,小米现在的基本盘,有过吊桥那味了,直晃悠。首先,今年的手机厂商都不太好过。所以,小米在所难免。据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2.98亿台,同比下滑9%。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近9年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最低的一个季度。而同一时期,小米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4020万台,同比下降8.4%。其实单独来讲,小米表现还好,全球排名第三,市场占有率为13.6%,只不过受总体市场下滑拖累太重。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63a2db4315a6fcef036dcd876f9b97ed.jpg)
图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图片源自Canalys另一方面,从小米自身发展来看,前期的“疯狂战略”开始反噬。比如,此前激进线下门店扩张计划所带来的“后遗症”。2017年,雷军放下豪言:“3年开设1000家小米之家”。2020年,小米果然实现了这一个小目标。2020年末,小米之家门店数量为3200多家。而到了2021年末,门店数量就已经猛冲到了10200家。也就是说,短短一年时间,小米门店扩张了7000多家。虽然这样大规模的门店扩张,有助于小米抢占下沉市场,打通乡镇覆盖销售渠道。但是,结合当下的环境机会,毋庸置疑,门店快速扩张肯定成为了小米的累赘。而且再想一想,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开这么多家门店,选址、资金和人员储备势必会有一定偏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47dfd48be72dad9dcb243b41ce3523d3.jpg)
再比如,“米冲高”在冲击高端市场中疲态尽现,冲高滞缓影响大。小米高层在第三季度电话会上表示,“高端市场,尤其高端品牌是需要时间才能逐步打造的。以前认为靠一两款产品就能够速胜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换言之,小米官方承认三年冲高端的战略过于激进且理想化,由此造成了严重内耗。高端上不去,中低端竞争大,这种手机生产的结构问题始终困扰小米。小米想做高端手机线,但是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小米的优势都相当微弱。首次冲击高端的小米10系列开头效果其实还不错,小米10S至今性能抗打。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bc3a59d4802ba0b071dd09904f961dd7.png)
但是,当小米11系列进入市场后,小米冲高之路迎来了最大的坎坷。烧主板、烧WiFi、烧屏……小米11问题频发,且小米在针对小米11的问题售后方面也饱受诟病。小米11系列的问世,不仅让诸多铁杆“米粉”粉转黑,也给小米的口碑、质量埋下一颗定时炸弹。甚至于小米祖传的“地狱笑话”——买双不买单,成了小米标签。当然,小米12系列以及最新发布的小米13系列和MIUI 14,让小米的口碑有所回暖。但是这样的回暖想要体现在销量提振上,只怕还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b3f1d21380e9edbfa70a7818818ff62f.png)
并且,由于小米如今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其部分高端产品,比如小米折叠屏手机MIX FOLD 2就不得不牺牲些许利润,打折降价以便去库存。在手机存量时代,小米想要去库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压缩利润。这也就导致了,小米必须遭受一面销量下降,一面利润下降的双重打击,小米必须降本增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e518655eee58f6b19248147867a1d781.gif)
米链受创小米IoT和互联网业务被全盘殃及除了手机,这个核心中的核心。在小米的基本盘里,最为重要的还有IoT和互联网,这两架支撑起小米生产力和想象力的“马车”。不过,可惜的是,随着手机市场遇冷,小米部分严重依赖手机的终端销售,也遭遇了大滑坡。而米链生态更是摇摇欲坠、分崩离析。从2014年开始,小米一直锚定IoT方向,使其成为第二大经济增长点。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步其实走得非常正确,也创造过增速辉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afbbe00cbab567c6726872c2e34ed7e5.png)
图片源自Tech星球小米的IoT战略定义为“1+4+X”,即围绕一部手机为核心,电视、智能音箱、路由器和笔记本等4项智能产品为支点,X项为生态链企业提供产品的多元一体智能周边生态。但是,近年来小米的明星爆款单品越来越少,很难撑住小米智能家居产品的销量和收入不下滑。即使小米去年的空调、冰箱等大家电销售量上涨了50%,也很难把这个窟窿填上。而且小米的智能家居生态的各项细分领域过多,以至于竞争力分散,优质选手品牌难以突出。也就是说,小米的其他智能家居产品之间不容易形成联动,俘获更多消费者的钱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0014ba64df0e4f4fc3441dfb2ff35cfa.jpg)
与此同时的境外市场上,受通货膨胀等多方面原因影响,滑板车、扫地机器人等非必要性电器也卖不动。同时,令小米难过的是,它的生态链“兄弟们”为了生存,纷纷选择出逃,推出自有品牌赚得盆满钵满。比如,请了肖战当代言人的石头科技,可谓是深谙流量赚钱之道,成为了米链分化出的最吸金公司之一。所以,小米的IoT生态,是越来越难活下去了。对了,顺便一提,小米的竞争对手,苹果、华为也很强,OPPO、vivo也在崛起,传统家电厂商美的、海尔也逐渐构建起护城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e6a80e72babf272b8731c7f22deb80ff.jpg)
在互联网营收方面,小米同比下降3.7%。怎么说呢,其实考虑现状,这个下降幅度还是比较能让人接受。MIUI的月活再创新高,境外的互联网收入更是给小米打了一针“安慰剂”。第三季度约17%的正增长,实在是目前的小米能看见的唯一的光了。不过这里需要多提一句,小米的互联网收入一大部分是源于广告预装。随着硬件滞销,预装广告收入肯定会缩水。手机APP预装还被明文限制了。所以,小米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才能不摔倒,还是得看后续发展调整。讲完了小米来钱进项少了,再来讲讲小米现在最为烧钱的项目——造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e518655eee58f6b19248147867a1d781.gif)
梭哈汽车,小米造车事业遭遇重重质疑现在的小米,全公司上下都在节衣缩食全力加码保全造车事业。2021年3月,当雷军官宣造车的时候,他表示,小米将拿出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97亿元)来支持造车。而今年前三个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小米今年累计为造车投入了18.6亿元,拥有超过1800人的汽车研发团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1b426490bf6ca5d513ccaf1a9fcd0268.png)
不得不说,雷军这一盘算是赌上了小米三分之一的身家。要是没造出来或者没造好,只怕是可能变成下一个“下周回国”贾跃亭。而在这场全员参与的造车运动中,手机厂商、互联网大厂入局,这事已经不稀奇了。大家更加关心的是,你究竟造到哪一个地步了?不同于友商华为的“To B”战略,为车企提供软硬件服务。小米的造车,更趋向于传统思维,比如像百度一样,造出一台可以开的车。据悉,小米造车从官宣到今日,已经快两年了,但是车的影子还在媒体报道中,就是说想要量产交付,仍然是短期内不可实现的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68a914bf6c1f86da42402cde4d647374.jpg)
反正小米说的是2024年上半年实现量产,这可还隔着一年多呢,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变故,谁又能说得准呢?不过这里也有个问题,百度的集度汽车不仅已经发布了,而且改名“幂航汽车”,即将于明年第三季度交付。所以,在这个时间安排上,小米棋差一招,还赶不上百度。同时,当前新能源汽车势力绞杀严重,小米入场时机艰难。前有特斯拉传出将打造低至16万的Model 2电动汽车,彻底进入中低层电动车市场。后有国内造车龙头——比亚迪,推出专攻高端汽车市场,起步价80万起的仰望品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4ddac4d9d6a45e1e86c193ec00b291d1.jpg)
所以说,在新能源汽车造车已成的车企中,人家已经想着如何做好细分垂直市场,进一步覆盖性蚕食了。而这个时候,小米的车却还没开始量产,实在是来得太晚了。更何况,众多具有雄厚实力的燃油车车企,掉头转做新能源汽车,虽然被戏谑为“新能源界的杂牌军”。但是奔驰、宝马,对于小米这种“跨界生”,还是具有碾压威胁。并且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年年增加,更是让小米造车愈发焦虑:时间窗口不多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71c870a7b6944c0af6a7487eca3f2203.png)
话说回来,小米迄今为止干得最多事情,就是申请了汽车研造方面的多项专利。其中包括,汽车产业链布局上的汽车芯片、动力电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问题来了,这些专利要怎么落地在小米的汽车上?小米此前提出要做家居智能座舱,一台能够装配上小米家居电器的房车。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后来,小米在8月份的发布会上,又以视频形式展现了小米汽车自动驾驶的路测情况。测试功能包括主动选择车道、并线超车、避让障碍物、记忆泊车……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d650f4d9743f566959599651998c6ef0.png)
但是抛开视频拼接的质疑不谈,这些功能已经在小鹏、蔚来等品牌的新车中,出现过了。而小米想要做的“全栈自研”,基本上更是不太现实,像句口号。所以,小米汽车,截至目前而言,还没有太多令人一眼惊艳的亮点。对了,顺便一提,小米现在还没有造车资质,不过明年可能会解决。总而言之,小米造车项目已经被逼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遇之中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3ac3831a5f295a66064aefacb1ef7d7d.png)
所以,小米的日子现在只能用两个字总结:很难。但是,在下一个十年,谁又能说得清楚,小米究竟能不能凭借造车翻身?只不过,在手机产业上的那套打法,放在汽车产业中,肯定行不通。小米在造车上又实在没有底蕴优势,希望属实渺茫。现在的小米,也只能咬碎了牙熬,等到迷雾拨开、走出低谷的那一天。当然,黑马还是更希望小米支楞起来,扛过风险,为市场增加一股新的力量。
深港活
贴牌贴上瘾了吧!以为找一个代工厂生产出来打个米字往上一贴就OK了
境界 回复 01-01 15:34
小米自建工厂?雷军都不敢吹这牛!全是贴牌别人的厂
嘛咪嘛咪哄 回复 01-11 23:30
所以,论公关的重要性,五大公关公司是白养的!
南城以南-
京东阿里腾讯都在裁员 ,赔偿也只是N+1,没见媒体这么积极 到小米这就变了[笑着哭]
路见不平 回复 渡影 12-29 14:03
钱都发给去迪拜的人了。[笑着哭]
渡影 回复 12-29 12:10
没给钱他们呗
幽灵
用小米手机没什么 至少死不了 ! 小米汽车就算了 真怕它哪天系统发热死机就芭比Q了![笑着哭]
华灯初上 回复 01-13 04:39
为发烧而生,确实可怕[得瑟]
如风 回复 01-12 23:29
你家热死几个了?
用户10xxx17
衫寨米忽悠不下去了,快点倒闭[鼓掌][鼓掌]
用户86xxx47 回复 12-30 20:39
你不是华为老板就是鼠目寸光,
楼顶 回复 01-01 16:32
我又从来没用过任何产品。你看看现在的电视机还能看吗?是不是小米开的坏头?
用户10xxx26
小米电视死机就死,手机死就死,扫地机器人不扫就不扫,汽车开一半死了就真死了
楼顶 回复 01-01 16:37
开车之前先看20分钟广告,然后再充会员也能开走。会员也分等级,一百块钱开50公里,一千开500公里,充满十五万能开三年[笑着哭]
章迅
收购观致
欣然 回复 01-02 00:13
观致的债务能把小米拖死
华丽的烟圈 回复 01-11 12:04
众泰更适合小米的气质
良朗
早就说过,电动车和智能手机不是一个逻辑,小米坐在了智能手机的风口成功了,现在想坐上电动车的风口再度辉煌,可是电动车不是智能手机,它不像智能手机一样是革命性的进步,而只不过是一个政策催生出来的过度产品,更谈不上什么革命性的进步,甚至一般意义上的进步都谈不上,因此,小米押宝电动车注定惨败,及时止损犹未晚矣。
ukuk 回复 01-11 21:57
你当它真是造车你就输了,人家可是专业铸造镰刀的
被小米坑怕了 回复 01-12 20:21
从股价下跌与造车[得瑟]
三刻思
小米造车还是晚了
用户38xxx08
怎么就想不明白,五菱为什么卖的好,便宜才是王道,小米一开始不想着什么互联网高端弄你一个六万左右的小车,类似零跑,哪吒,你本身有些互联网底子,先卖着走量,反正忽悠一个算一个,慢慢升级,出几个系列,先从低端走起,不是玩的挺好的吗,很多东西卖了才知道,代工也行,小米不就是这样玩的吗,没有底蕴的东西那就从流氓玩法开始嘛,第一款车只要不太拉胯就行,慢慢的升级
老干部的春天 回复 01-01 01:53
小米做的汽车是不是新能源?
雨令 回复 01-12 22:15
康康华为,两年造车,然后直接月销售过万
逸风
造车没有黄章这样的老实师傅呗[呲牙笑]
充斥谎言的自媒体
有钱老板拿 亏钱裁员工。 小公司都这么干的
训狗专业师 回复 12-31 03:33
小公司一般都是逼着你自己跑路的,想别人炒你,门都没有
用户16xxx11
“米冲高”已经成全行业尽知的笑话[笑着哭]
我的天空
半年新机降价2500的高端[大666][大666][大666]
少年阿兵
以前小米卖1999的时候,大家都不说它品控最差,不说它广告多,不说小米应用商店妖言惑众胡言乱语吃相难看,毕竟一分钱一分货。现在卖五六千了,广告更多了,品控还是以前的[点赞]
被小米坑怕了 回复 01-12 20:29
小米还是那个小米,价格却不再是那价格[呲牙笑]
QQ糖不Q弹
小米为发烧而生,我是那会玩小米的,质量真不咋滴,后面没买过小米
遛狗专家
手持华为手机,开华为汽车硬扛新冠!不用吃药[得瑟]
UC-886 回复 01-01 00:58
6
轻风
我希望小米能造百姓需要的车,而不是那些华而不实,价格虚高的车,这才是正道。给躁动的新能源车行业添一把火。
第七代耍糇大王雷糇王
不宣布造车更早死
曜渰时代
牛逼啊,腾讯阿里裁员没人说,华为裁员就说被制裁的希望可以挺下去,小米裁员就成了公司不地道了
LampampR 回复 01-11 22:36
小米裁员离完蛋不远
用户18xxx12
小米真以为自己是高科技天下无敌了!?如果老美一卡脖子不给芯片,只有躺着睡大觉的份了,自不量力[得瑟]
叮当叮当
国内有几家企业能做到n+1,更别说n+2
叮当叮当 回复 奇货可居 01-14 23:52
就算n再小,n+2也大于0,比亚迪和吉利裁员就是0
奇货可居 回复 01-14 04:24
别幼稚了,N➕1是冠冕堂皇的忽悠,小米才成立几年,N最大能是几?
MC
活该
往日情怀
趟浑水[笑着哭]
希石
手握千亿现金就不知道干啥了,国内企业的通病,企业做大做不强,发展瓶颈,沉不下心搞真正的研发搞底层创新,有钱了就开始造市场成熟产品,造成熟产品不是不可以,你倒是能搞出戴森那样的创造啊,搞不出来还是低端竞争,最后耗干手里的现金拉倒
tel
你们这群傻子,哪里不裁员,保命要紧,我都是罢了老板裁了
※▲情系★@
好好做手机不香吗?非得去造车!华为的问界一直不瘟不火的,你这还要去掺和一脚做啥?
ukuk
雷军:只要有实力买单谁都可以任性,没实力就任命!
饮水思源、
疫情荷包都空了,几个买新手机的,除非摔坏无法用才更换。
osyn
如果不是19万9,那就是忘了初心。
忧郁的眼神
恒大在在旁边看着它呢!一对造车的兄弟👬
白云
乐视造车完蛋了,哈哈哈!前车之鉴,小米造牛,竞争可比手机大多了。要想成功,除了难,还是难!再多的钱可能都打水漂 !
马世龙
瞎折腾
大祥子
隔行如隔山啊!军军啊,憋瞎搞啊!
太乙散人
红米手机用了2年发热死机,再也不用小米任何产品。TCL(太差了)
至死方休 回复 12-31 20:15
16年买的红米,用到18年电池彻底崩了,换了mix3,一直用到现在
用户11xxx01
要听船夫哥的劝!
静能生慧
小米的高端路线不好走啊
大而论道-小而论理
[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这是神马下凡?还没开始就拖死了
夜风无语
小米出行
水茫茫兮金鳞嬉
收购马自达,然后造车就没啥问题了
阳光
总有些人恨不得国内公司全倒,市场让出来给外国企业捞钱。
小黑子
就现在的小米一个手机不卖躺平,华为比亚迪加起来二十年也追不上
a1102470320
没有自己的技术怎么冲击高端?
用户18xxx11
没事的,小米有卢伟冰这头驴天天叫卖怼友商,至少这两年倒不了[呲牙笑]
走马兰台666
要某为就秒天秒地,小米做啥都命悬一线
往后余生
洗钱而已[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低调
这车看起来好丑
Now~
看好小米
用户15xxx97
自己奖励自己99亿
星辰大海
商品要质量好,但非常非常耐用,还保修!这是一个矛盾体!
大大牛哥哥
小米电视机,给娃看动画片,开始以为一个半月就都能看了,后来才发现,只能看一小部分,还有王法吗
殷奇
今年电动车会赢来史无前例的价格战,特斯拉会在今年轮番降价,留给小米的时间不多了
张之
抢饭吃的下场
华灯初上
看了米家营销号发的新闻,30万起步。30万买小米车?鼓掌,鼓励,支持[得瑟]
32567
现在才造车,迟了十年
qzuser
小米可玩性高 功能性强 支持
柱柱
雷总:过去,穿越人生低谷已经成功过;现在,一定能再次穿越……
敖天
荣耀真我ov手机都在发力,造的更漂亮
辉仔的天空
小米应该收购宝沃!!有现成的厂房和技术!!
大南路
都感觉自己比贾会计和许皮带厉害
不忘初心
造个手机良品率都行业最差了!造个车谁敢开啊?
狩魔巫师
用着换过一次主板的小米11的我只是静静的看着,呵呵
猫哥
工业垃圾!你忽然什么都会造,就证明了你什么都不会造。
阿赖耶识
小米造车直接资源整合呀,你想做自己生态系统做线上服务,你又研究L3级别的无人驾驶,直接买买买呀,
飞扬
牛逼米靠吹是不可能成事儿的!
网友
忽悠厂软文里,小米一年倒闭366次[呲牙笑]
《漫步品味》
当一个行业做的人多了就说明这个行业市场就不行了[得瑟]
老谢
没造过发动机汽车的车企没有不会死的
神经蛙
小米生意好得很,现好多机都脱销了。
秋林苹果
得了吧,人家去年开始时能没有预计得吗
大兴
2022年,还能盈利的公司已经很难得了,蔚来都亏成啥样了,还在风生水起的卖车,小编唱衰小米,无非就是拼命做空嘛,这种手段不稀奇
D L M
雷军这么聪明的人,也避免不了头脑发热,是真糊涂还是要做给资本市场看?
狭山帅气小龙猫
小米手机质量确实不行,三年触摸屏失效,五年电池报废,售后敷衍了事,漫天要价。小米手机高不成低不就,质量上不去,说什么都是空谈。小米还是不要造车了,免得成了年轻人的第一也是最后一辆吃席车。[呲牙笑][笑着哭][鼓掌][点赞]
吃火锅不数签签 吃串串才数签签
哪个公司不裁员
呵唔hu 建
感动人心的初衷已经变质,不再是那十几个高材生为广大老百姓造消费的起的科技产品,而是在尝到上市后资本金钱的香,不再感动人心了。连红米的1999不在是旗舰配置了,真的变味了,以前用小米,现在用红米,用完K40我要换个国产牌子了。再见小米,红米。
非专业人士来啦
小米投资公司,货车就投资了好几十个汽车周边。要这些企业盈利,小米就有利润。至于被造车拖垮。小米汽车未来即便是不大卖,但活下来应该可以。
用户16xxx29
连PPT都没有,还造车[得瑟][得瑟][得瑟]
带你去冲浪
加油小米
悲稣清枫
小编和众位评论区大神这是要教雷军怎么做生意?[得瑟][得瑟][得瑟]
Koala
高端的定位需要高端的产品,产品各个跳水哪来的高端?
欣然
造车就是听着高大上,其实还没有造冰糕利润率高
惺惺惜惺惺
小米裁员几千人被天天炒来炒去,你们不知道的是OPPO今年裁员超过2万为什么没人报道呢?
牵你左手看日出
跨行玩车的有几个有好下场?乐视,恒大,格力的也是半死不活但是有空调撑着,华为还有通信诚信最关键人家不是玩整车
红光少侠
乐视造车被拖死,恒大造车也被拖死,小米造车不死也脱成皮[笑着哭]
八仙过海
早死早着[得瑟][得瑟][得瑟]
用户16xxx26
穷庙富和尚!资本的把戏
汪先生
原因就是,我四年没有换手机了
狼叔
前有造车之鉴…乐视,华为,格力,小米仍然不够清醒…造车真比手机不同,需要真实有工厂,几十年的技术沉淀,中国还是买…五菱,长安,一汽,吉利,BYD,奇瑞…
雨令
有没有可能净利润降低是靠造车避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