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米莱“休克疗法”的后果,但凡是推行激进的经济改革措施的国家,基本没有可以幸免的。
米莱可谓踌躇满志,在半年内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这种所谓的综合法案令阿根廷燃起一时的希望。
包括裁撤公职人员、放开官方汇率管制、停止国家层面公共工程、削减能源交通补贴,以及取消租赁、供应、土地买卖限制条款和允许国有企业私有近 53% 的阿根廷人是穷人化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该法案在阿根廷国会中通过,尽管在参议院通过时进行了修改,但最终成为了正式文件。
同时米莱政府下令禁止囤积美元,并要求商业银行出售其投资组合中持有的美元,以维持其由于通胀带来的生活水平或为公司利润水平的下降。政府可以获得美元,以偿还外债。
米莱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没有消费就没有内需。内需不足,则导致失业率飙升。米莱政府的核心就是限制政府的开支,如果在一个私营经济不太活跃的经济体,更多的是依赖政府开支的消费提振经济的路径。
所以,“休克疗法”的核心就是向政府部门开刀,恰恰使阿根廷的内需萎缩。不论是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还是现在的阿根廷,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阵痛必然存在,而且主要波及中下层民众。
如果,阿根廷想要解决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要不搞出口加工业,要不增强内需,或者增加政府在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
而米莱经济学恰恰于此背道而驰,所以阿根廷经济衰退在情理之中。米莱政府推行的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贬值等措施,好像是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实际上导致了经济萎缩,加剧了贫困问题,使阿根廷民众陷入困境。
尽管米莱的改革在财政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紧缩措施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抗议。改革导致生活成本飙升,超过一半的阿根廷人陷入贫困,年通胀率接近300%。
阿根廷的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清楚地表明,米莱政府改革的成本不成比例地由阿根廷的中下层阶级承担。
值得说道的是,米莱在外交上也进行了调整,包括与中国续签货币互换协议,并表示中国的投资和贸易对阿根廷的未来十分关键。
米莱经济学的昙花一现,其改革措施帮助阿根廷实现了财政盈余,这是该国12年来首次实现财政盈余。此外,贫困率的上升将导致社会服务需求增加,政府财政压力增大。缩减财政预算的初衷,于此作罢,成为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