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物知识局
李鸿章在历史中的身份非常有争议,有人说他是能臣、忠臣,可也有不少老百姓认为他是“懦弱之臣”,为了讨好慈禧,从而与列强签订了诸多不平等的协议,以至于中国后来陷入了“分割”的局面。
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李鸿章的功过是非也并不是他所能决定的,作为臣子他只能忠心,因此他也只是一个生在特殊时代并且有能力的宰辅之臣,国家兴亡并不是他一人能够决定的。
李鸿章的功绩和他的生活一样充满了争议,不少人都以为李鸿章只有一位夫人和一位侧室,鲜少有人知晓他还有一位侍妾,对于这名“神秘”的侍妾,你了解多少?
李鸿章在清朝时期的身份地位是非常高的,在晚清时期他就被列为了“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李鸿章的哥哥李翰章也在清王朝中身居要职。
这张照片就是1896年李鸿章和哥哥在一起时的留影,除此外家中其余男丁也全部集中起来,不过因为身份比不上李鸿章兄弟二人,所以也都是站在两人的身后。
李鸿章和李翰章的容貌身形都非常相似,并且那时候都统一是留着长辫和白胡须,看上去既能彰显尊贵的地位,也能展现出威严的气质。
不过在李鸿章的家族中并不是所有人都选择了为官之路,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晚清的动荡,因此不少人都选择了从商这条路,甚至还有不少人成为了亿万富翁。
这张照片拍摄于1900年,此时端坐在太师椅上,左手拿着拐棍的李鸿章已经是78岁的高龄了,此时李鸿章也是身负重任,此前因为闲置在仕所以他也一直生活在广州,也享受了一段时间的清闲。
奈何这样的清闲日子并没有过多久就被慈禧太后给打破了,随着庚子事变的结束,西方列强早已是蠢蠢欲动,慈禧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向李鸿章委以重任。
多次致电命令李鸿章北上,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身份去和西方列强进行谈判,作为晚清的忠臣,即便已经高龄,身体也已经年迈,可依旧选择领命北上。
只可惜因为长途跋涉身体欠佳,此时李鸿章也不得不选择停留天津休息几天,这张照片也是在他接受外国媒体访问时所拍摄的。
此时的李鸿章尽管身体不适可依旧强撑着,展现出最好的精气神,只为彰显所谓的“大国”风范,只可惜他没想到的是,正因此次谈判他会抱憾而终,一生英明也会毁于一旦。
在不少清宫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无论官职大小,出行时都是非常隆重的,不仅如此随行的人员也不少,可是看到这张照片就能感受到真实的晚清臣子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光景。
这张照片就是李鸿章在1901年外出时所拍摄的,虽然他身后就是直隶总督衙门,但并没有影视剧中那般富丽堂皇,看上去也十分普通。
而李鸿章出行也并没有八抬大轿,更没有仪仗队除了两名抬轿的随扈以外,也就只有几位随行人员,这样的排面也着实有些简陋。
李鸿章在晚清的身份非常“复杂”,不仅是王朝的重臣,也算是王朝的外交官,不少外出访问和谈判的工作也都是由他负责。
这张照片就是1896年8月李鸿章率领官员访问英国时所拍摄的,为了入乡随俗,李鸿章也接受了他们的乘船邀请。
众人一起搭乘“燕鸥”号汽船在英国湖区温德米尔湖航行观赏,虽说八月在中国还是比较炎热的季节,但是在英国却还是非常冷的。
这张照片中李鸿章就显然是低估了英国的湿冷天气,加上又是在湖面上,冷风肆意的吹着,李鸿章也被冻得受不了,带上了兜帽,还将毛毯也盖在身上取暖。
1896年8月李鸿章就开始了访美之行,实际上原本他出行只是为了能够学习一下外国的治国之法,没曾想当他真正走出国门时才发现,清王朝的落后与腐败早已不是他能够挽救与抗衡的。
在访美之行还未开始前,李鸿章一直在心中将此次出行当做是一次机会,可当他真正踏入国外领地就宛如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内心的绝望和挣扎一直侵扰着他,这张照片就是李鸿章准备返回中国时所拍摄的,虽然极力保持着镇定和风骨,但是他神情中的落寞却还是十分明显的。
回到中国以后,李鸿章并没有用自己在国外学习的东西去改变清王朝,慈禧依旧沉迷于奢靡之中,直至“八国联军”的到来。
李鸿章虽然政务繁忙,但是对待家庭却也是非常看重的,尤其是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李鸿章有时还会亲自过问他们的功课,在孩子们心中,他就是严父的代表。
这张照片就是李鸿章的家庭留影,照片中他的女儿、儿子儿媳都围绕着他,也让李鸿章感受到了子孙绕膝的快乐。
这张照片中有次子和幼子但却没有长子,实际上这也是因为李鸿章的长子李经毓早夭,也是他与发妻周氏唯一的孩子。
次子李经述也并不是他的亲生儿子,而是因为早年李鸿章迟迟没有儿子,他的弟弟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他,奈何他生性愚孝又脆弱,在得知生父去世后,为表孝心也吞金而死。
李经迈不仅继承了父亲的外交才能,曾出任奥地利大臣,后来又转变开始经商,一心想要复辟清朝,只可惜最终也是“黄粱一梦”。
这张照片是李鸿章的继妻与长女在一起的合影,赵小莲出生于书香门第,是赵文楷的女儿,家境也是非常不错的,周氏离世后,李鸿章就娶了赵小莲。
因为她的家庭背景非常深厚,因此在李鸿章的仕途发展上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她在家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加之周氏唯一的孩子早夭,其余的孩子除了她所生就是“寄养”在家中的孩子,所以,她的地位基本上无人能够撼动。
而作为长女李菊耦她的婚事也是备受关注,在1888年她出嫁的那一天,整个京城都被轰动了,除了是因为婚礼盛大隆重以外,更重要的是他的丈夫张佩纶比她足足大了18岁。
这张照片就是李鸿章母亲在1880年时所拍摄的,此时的她已经年过八旬,在晚清那个时期,已经能够算作是高寿之人了。
虽然看着非常年迈,但是还能独自站立,由此可见精气神还是非常不错的,李氏与李鸿章的父亲也颇有渊源。
原本她是因染上了重病被家中抛弃,没曾想被李鸿章的祖父发现带回了家中,不仅治好了病,还与李鸿章的父亲产生了情愫。
因此李氏也算是家中从小养到大的“童养媳”,她一生一共生育了八个孩子,其中6个都是儿子,其中就包括了李鸿章,另外两个则都是女儿,她的一生也是非常幸运的了。
这张照片是李鸿章前往德国时所拍摄的,在他身旁的就是已经退休6年的俾斯麦,他也被称为是德国的“铁血宰相”,在政治地位上和李鸿章是能够相提并论的。
李鸿章和俾斯麦之间的关系非常好,虽说来自不同国家,但两人就宛如是彼此的知己,李鸿章此次与俾斯麦会面也了解了许多军事策略已经对皇权的制约建议。
而在俾斯麦心中,李鸿章的胆识过人,才情更是了得,曾在他的私人信件中就有对李鸿章评价,俾斯麦称他是“带着镣铐的舞者”,明明早已看清出路,却只能假意陶醉于枷锁之中。
这张照片就是李鸿章侍妾冬梅的留影,不少人都不了解,甚至关于她的记载都非常少,冬梅原本的家境也是非常不错的,奈何家道中落,被迫变成了歌女,流转与“烟花”之中。
不过因为从小家境富足,因此冬梅对琴棋书画也十分精通,一次偶然,她遇到了李鸿章,在两人的交谈之中,李鸿章对他也非常喜欢。
虽然此时李鸿章已经70岁了但依旧无法掩饰自己对冬梅的欣赏,在两位夫人都离世以后,冬梅就被李鸿章赎身纳入府中成为了侍妾。
通过这张照片也能够看到冬梅的气质还是非常出众的,樱桃小嘴瓜子脸,并且身形也非常端正,即便放在现如今也是出类拔萃的存在。
中年时期的李鸿章看上去还是非常俊朗的,此时的他已经48岁了,刚刚任职了天津直隶总督的官职,穿上朝服的他心中或许也在想着要为清王朝奉献自己的所有。
李鸿章在迎娶二夫人赵小莲之后可谓是扶摇直上,不仅成为了太子太保,还成为了北洋大臣,誓守清王朝的气脉,晚年就奔走于其他各国,成为了清王朝著名的“外交官”。
1896年,李鸿章在伦敦参观了马克西姆重机枪的表演,那时候晚清大部分使用的都还是冷兵器,重型武器几乎没有,仅有的热兵器也都是火铳一类。
操作起来非常繁琐,当李鸿章看到重机枪短短几秒就能摧毁一颗大树时,内心也是无比震撼,当即就决定斥重金购买了2000挺重机枪,一年后这批机枪也顺利交付到了北洋军的手里。
作为晚清的重臣,他虽说代表清王朝签订了许多不平等的条约,导致后来中国用了很长时间去修复“四分五裂”的局面,但作为王朝的臣子,他的行为又何尝不是希望能够改变王朝的现状呢?
也正如俾斯麦所说,尽管能够看清未来之路,可深陷于王朝的禁锢难以自拔,最终也只能和王朝一起彻底沉沦,在你心中他到底是功臣还是罪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