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潜艇部队远航史,武器的进步,难掩地缘环境的恶劣

世界的多重视角 2025-01-17 16:51:45

然后这几天搜集了相关资料,聊一下中国海军潜艇部队远航史。

五六十年代,中国海军的主力潜艇还是6603型。该艇满载排水量只有1340吨,最大航速也只有18节。而且,续航力也很差,在水下以10节的速度航行时,电量只能支持1个小时,然后就要浮出水面充电。加上自持力只有30天,更加不具备远洋航行能力的。一直到1968年11月,东海舰队的潜艇32支队,派遣123潜艇(6603型),首次穿越了第一岛链。这次穿越更大的意义是探索,实战价值有限。

6603型潜艇,注意甲板上还有火炮

1965年9月,体量更大的033型潜艇开始服役(满载排水量1930吨)。该艇最大自持力能达到60天,具备更好的远洋航行条件。1976年12月,海军东海舰队潜艇22支队的252潜艇(033型),在副支队长的许志明的指挥下,从大榭岛出发,秘密远航30昼夜,突破了第一岛链,开创了中国海军潜艇进入太平洋进行战备的先例。1977年11月,海军东海舰队潜艇42支队的271潜艇(033型)突破第一岛链,挺进第二岛链,完成侦察望夫岛任务。

271艇拍摄的岛屿照片

但是,小编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找到这个望夫岛在哪。猜测这应该只是个无名岛屿,是中国海军自己给的名字,用于内部使用。271潜艇此次壮举,荣获集体三等功。参加这次任务的官兵里,走出了7名将军(3位中将,4位少将)。

王继英,是271艇远航时的总指挥,时仼潜艇42支队支队长

1980年3月,东海舰队256号潜艇(033型),在支队长的许志明指挥下(就是1976年指挥突破第一岛链的指挥员),进行最大作战半径试验,突破了第二岛链,进入太平洋中部。

潜艇作战半径试验,是指潜艇按设计规定装足燃油、弹药、仪器、淡水等各种储备品,从基地出发,中途不补给,遂行作战任务所能达到的最大距离。

进入80年代之后,潜艇部队的装备进一步改善。尤其是核潜艇的加入,让远洋航行的力量进一步充实。1985年11月20日到1986年2月18日,091型核潜艇的3号艇(403艇)完成了90天潜航试验,打破了美国海军“海神”号核潜艇创造的84天纪录。

进入到90年代,随着基洛级潜艇、039型潜艇的服役,中国海军的潜艇技术含量越来越高,进出第一岛链,前往西太平洋已经成为稀松平常的事。倒是印度洋,一直到2013年才开始出现中国海军的潜艇。因为印度洋过于遥远,需要航程充足才能胜任,比如核潜艇,或者API常规潜艇。在2008年之前,国内只有3艘091D核潜艇可用(另外两艘091基本型可靠性不佳)。装备AIP系统的039B潜艇,也是2013年之后才大规模服役的。

印度洋上的093

最后得说一下,关于中国海洋地缘的问题和平年代的远海巡航,确实可以起到练兵的作用。但是,真要有战事,中国海军的潜艇还能否顺利进出大洋,得打个问号。因为中国的海洋地缘环境实在是差,无论是东边,还是南边,都被众多岛屿包围。

这些岛屿上,部署了密密麻麻的反潜设施,可以有效的监控进出太平洋的那几条狭窄的水道。潜艇要发挥战斗力,第一大要素是隐蔽。但是这几条水道是非走不可的,那就很难做到隐蔽,人家就在这等你呢。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台湾岛的重要性了。

看上图,台湾的东海岸深邃的西太平洋,潜艇一出港就进入深海区,非常有利于隐蔽自己。如果统一台湾,那中国的海洋地缘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0 阅读:31
世界的多重视角

世界的多重视角

不同角度,了解世界曾经发生、正在发生、即将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