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的体育课,偶尔还会被主课老师用来辅导课文。”
“学校是否考虑给孩子开设体育方面的兴趣课?”
“是否做到强化校内外体育锻炼?”
.......
从去年开始,不少家长在问政平台发帖称,学生在学校会遇到这类问题。
家长的关注和担心,其实不难理解。
毕竟体育锻炼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比较重要。但是现实情况却是——部分学校以学习、安全为由,挤压孩子体育活动时间等等。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官方微信“四川教育发布”此前发布消息,教育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部分市(州)的学校在体育课程开设,以及学生校内体育锻炼时间安排上确实存在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四川省教育厅此前印发了《关于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的通知》。通知要求,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后,我省将全面实施“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并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有了这项规定,孩子们的体育活动时间和质量都将得到全面保障,家长们也可以放心了。
那《通知》具体有哪些规定呢?一起来看看。
一是要严格落实体育活动的总时长。这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可不是随便凑凑数就行。根据通知,“2小时”可以包括体育课、课间活动、课后服务、校外体育活动四个方面,可由1节体育与健康课、1个大课间及课间活动、1次体育锻炼的课后服务等时间组成。
当天没有体育课的高中生,除参加大课间活动以外,学校还要在课后统筹安排该部分学生参加不低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寄宿制学生,应当保证每天校园内体育活动总时长不低于2小时。走读或不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可以在校内参加体育课及大课间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校外体育活动、体育家庭作业等保证总时长不低于2小时。
二是学校的体育课也要安排到位。义务教育阶段,每天都要有1节体育;高中阶段,每周要有3节体育课,并且严禁其他学科、活动随便占用体育课的时间。如果存在体育老师不足的情况,学校可以进行创新探索,比如实施体育专业教师结对指导兼职教师(如1带2,1带3等)、“走班制”、学生数较少的2至3个班级共上一堂体育课等模式。另外,通知还提到,担任文化学科的兼职体育教师,原则上不兼任本班的体育课程教学。
三是鼓励学生课间休息多奔跑、多运动。课间休息时,督促学生去走走、看看远方;大课间及课外锻炼时段,激励学生多奔跑、多运动、多见阳光、呼吸新鲜空气。周末或者寒暑假,学校可以统一布置体育家庭作业,鼓励和引导家长陪着孩子一起锻炼。
四是配齐配强中小学体育教师。学校应扩大体育教师队伍增量,优先招聘体育专职教师,吸引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学校的体育教练员。并对体育兼职教师(教练员)加强培训,鼓励培训后转岗为专职体育教师。与市(州)结对的高校,也可以通过派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支教、实习实训等方式,扩大支教帮扶力度。
五是每学年至少举办一次校级运动会,打造一批体育特色强校。各地学校应依托“贡嘎杯”等品牌赛事,完善“省市县校班”五级竞赛体系,开展包括三大球(足球、篮球、排球)、三小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游泳、跳绳等在内的多种比赛项目。每所学校每学年至少要举办1次综合运动会,每位学生每学年至少要参加1项(次)校级及以上的体育项目。另外,还要打造一批体育特色强校,来发挥其示范性和辐射性作用。
六是做好安全教育。加强赛风赛纪教育和安全教育,确保校园体育安全稳定。大型体育竞赛活动要落实“四不开赛”原则,即领队、医生、救护车、AED不到位不开赛。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政策落地和执行,教育厅将对举报情况及时调查处理,对落实不力的市(州)和学校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教育厅和各市(州)教育主管部门设立的监督举报电话也一并向社会公布。
欢迎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3c100e946cfebad37b3daffd618c504.jpg)
爱佳倩的刘易阳
现在的娃太缺乏户外活动了
不吃不吃
执行起来很难,应该规定每周体育课不低于多少节,把体育纳入考试
用户17xxx62
呵呵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