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我们建设的长大隧道一眼望不见头,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司乘人员该如何逃生呢?”初次接触隧道机电设备运维工作的一公局集团电气化公司新疆G575线巴哈公路项目技术员安敏问道。“别担心,咱们在隧道建设过程中设置了一个个安全‘哨兵’,时刻守护道路通行安全。”安敏的师傅、项目总工程师陈小宝回答道。
2021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的东天山特长隧道是新疆G575线巴哈公路重点控制性工程,为分离式4车道隧道,全长11.7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汽车在隧道内正常行驶时长约9分钟,项目团队主要负责全线机电设备安装维保等工作。
安敏很快便猜出,隧道的第一个安全“哨兵”是“生命通道”,也就是出现突发情况时车辆及人员使用的安全逃生通道。在隧道里,车辆逃生通道为4米宽的单车道,每隔750米设置一处;人员逃生通道宽2.5米,每隔250米设置一处。出现突发情况时,车辆及人员能够通过逃生通道快速撤离到另一隧道洞内。“除此之外,项目还有什么安全保障呢?”安敏一时没了思路。
陈小宝解释道:“安全应急保障工程能及时排除可能发生的危险源,它便是第二个安全‘哨兵’。”项目建设的通风、排水等各类机电设备,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各司其职,保障隧道安全通道畅通。
火灾是隧道中常见安全事故之一,东天山隧道配备智能通风系统。建设团队在隧道中部区域设置6千伏轴流风机和风道,因距洞口越远空气越难流通,火灾浓烟及汽车尾气可沿风道直接排出洞外,降低洞内有害气体含量。同时,隧道顶部每隔150米设置一组24小时运行的射流风机,每组通常为两台,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可及时将有害气体传至风道或洞口外,将有害气体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此外,隧道遵循“防、排、堵、截”相结合的原则构建排水防水系统,路面两侧的矩形路面边沟作为隧道排水主通道,可及时将积水引出洞外。
“有了第二个安全‘哨兵’后,隧道就能达到‘水火不侵’的状态吗?”安敏继续追问道。
“保障安全还需要畅通的救援通道,要能监测隧道内的事故隐患和初期事故,保障求救信息畅通,这就是第三个安全‘哨兵’。”陈小宝说道。隧道每隔150米设有监控摄像头,作为隧道运维人的“眼睛”。同时,隧道每处紧急停车带旁也设置了球形摄像机,一旦车辆进入紧急停车带,监控平台将立即报警,同步上传图像至隧道监控中心大屏,值班人员将广播救援信息并通知巡查人员进入隧道查看。
此外,隧道顶部设有一条贯通全隧的感温光纤,每隔50米便设有一个双波长火焰探测器,遇到明火将第一时间报警并联动隧道监控中心,通知救援人员启动应急预案。隧道内设置贯通隧道全长的消防管道环网,每50米设置一处消防箱,箱内配备有消火栓、水成膜泡沫液及4具灭火器。油类火灾可通过水成膜泡沫液与消防水配合灭火,遇到小型突发情况时,司乘人员可自行自救。
“隧道机电设施是保障司乘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所以我们每一次日常检查和维护都绝不能马虎。”陈小宝说道。目前,东天山特长隧道已安全运营1000余天,日均车流量约3000辆,为往来司乘提供了舒适便捷的通行体验。(中交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