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挺多人过年不愿意回家的原因

鹿和角儿 2025-01-26 13:02:42

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很多人要么越来越坐立不安,要么干脆决定不回家过年;

是什么原因,导致原本阖家团圆的好机会,却让人望而却步了呢?

家里负能量真的爆棚

家庭本来应该是温馨的港湾,是人即便在外面遭人耻笑,备受冷落,屡次失败后,也非常愿意奔赴的地方。

然而,不少人一想到回家过年,已经有了应激反应。

成年人早已明白,自己并不是甘心回家,只是出于血缘的延续,和某种侥幸心理;

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长辈们日益衰老和倍感孤独,他们大概也能为了一年一次的难得团圆机会,而收敛点儿自己的怪癖和坏脾气,营造出和谐欢快的家庭气氛吧。

可是,几乎每次过节回家,挺多人都有种即将走向刑场的悲壮感、恐惧感和无力感。

为了过节期间飙升的繁琐家务,家人之间可以一言不合就“开战”,女人看着“大爷”似的男人,喜欢夹枪带棒一顿呵斥辱骂,男人则一脸的不情不愿,嘟嘟囔囔;

大家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互相挑剔指责,又摔又砸;

如果赶上回家的子女,一年到头没赚什么钱,婚恋上也没什么进展,那等待他们的就是父母难看的脸色和难听的话。

规矩多

在外面即便漂泊,你也能放飞自我,有喘息的空间,有拒绝的权利;

但是过年回到家就不同了。

你要在长辈们,甚至亲戚们的眼皮子底下生活,接受着他们的评价和“审判”,被迫听着他们的规训和各种要求。

晚起睡会懒觉,会被指责懒,絮絮叨叨没完;

不爱吃头两天吃腻了的饭菜,会被骂矫情;

对哪个亲戚不够热情,没眼力见了,会被说翅膀硬了,情商低,或者太拽。

你买的年货贵了,超出了家人的认知,他们就会埋怨你铺张浪费。

甚至你开心了,放声大笑,都要当心会不会被家人数落说太不稳重,或者扣个“乐极生悲”的预言帽子。

总之,你回家之后,总是憋屈多于轻松,不安多于踏实,成年人喜欢趋利避害,就这么多规矩的年,有啥好回去过的!

不被尊重,家人亲戚间,多是打探、攀比和规训

挺多人最烦的一句话就是“为了你好”。

啥叫为了你好,是你能得到实际的利益,从长远看你大概率能过得好,你感到被尊重,并且认可,这叫为了你好。

是考虑到社会发展规律,顾忌到你个人的天赋和条件,志趣和性格,才叫为了你好。

一些整天不读书,很少接触社会,认知水平低下,又无比固执自恋的长辈,依仗着自己岁数大,就把他们没用甚至不合适的人生经验,套在小辈人的身上;

翻来覆去地唠叨你,高高在上地指点你。

是个人,也会觉得窒息和难受。

这哪是为了你好啊,这分明是为了给你填堵的;

还有的亲戚,喜欢攀比,顺带踩你一脚,得知你过得好了,他们顿显局促和紧张;

发现你过得潦倒,他们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最可气的就是一些耀武扬威的亲戚,喜欢规训人,四处耍威风,而你只能被迫喂养他们的存在感和可怜的“权力欲”。

你不能反驳,不能自由发表观点,顶嘴了会被骂,不积极回应又被嘲讽是不懂事。

其实,不少家庭的家人和亲戚之间,也就是血脉相连,实则没什么感情的羁绊;

大家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一圈后,认知水平早已是云泥之别;

与其被不如自己的人强行说教和呵斥,不回家过年也是一种有效的回避方法。

道德绑架和索取

一个人的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

这话基本用在什么关系里,都适用。

钱和利益的多少,倒不一定完全说明问题,关键是有那个心。

在爱里长大的人,总有家人想要把世上最好的一切都给到他。

就像网上说的“爱是常觉亏欠,而不是常觉亏损。”

你爸妈过年想着别让你太破费,是替你考虑,他们甚至还能节衣缩食给你些钱,这是爱你。

有些父母,养孩子时,既没给孩子好的物质生活,更是没给孩子好的情感回应。

以致于子女开始自力更生后,每逢回家过年,子女都要遭到家人亲戚的围攻,一脸算计或明目张胆地讨要和索取,不知廉耻地道德绑架。

要是摊上这种家庭,强悍的孩子,会选择物理隔离,保护好自己的利益;

尚未成熟的人,则只能充当家人的出气筒和“大血包”了。

其实,回不回家在于个人的选择,回家后和什么人见面,也是由个人决定的;

每个人都有权利在不违法的情况下,选择以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END

0 阅读:3
鹿和角儿

鹿和角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