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水火,常用之物,用之不得其道,以至于败家,盖失于不简也。饮馔,常食之物,食之不得其道,以至于亡身,盖失于不节也。夫礼失于奢,乐失于淫。奢淫若水,去不复返,议欲救之,莫过乎俭。俭者,均食之道也。食均则仁义生,仁义生则礼乐序,礼乐序则民不怨,民不怨则神不怒,太平之业也。
今天介绍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是谭峭的《化书》。
这本书按现代的话来说,
脑洞开的很大。
谭峭本身也是修炼有成的仙人,
和陈抟、吕洞宾在华山相结识,
关系很好。
所以他们几人是有互相参访成就之意的。
他曾写过一首气魄很大的诗,
“线作长江扇作天,靸鞋抛向海东边。
蓬莱信道无多路,只在谭生拄杖前。”
所以他的文章和他的诗一样,
想象力很大,
非常有庄子南华经的味道。
今天选了其《化书》中的一节。
讲的是太平。
什么是太平?
中国古代治世水平的高低按照《公羊》学派的观点来看,
主要就三个阶段:
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这里的太平,主要就是指没什么事。
天底下太平无事,方是真的好日子。
所以有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的说法。
化书中这一节,
讲的就是如何太平。
水和火使我们日常所用,但如果使用不当,
会被火烧被水淹。
这是因为使用水火时不注意防控。
只知水火之利,不妨水火之害。
日常饮食也是如此啊,
喝水吃饭,但如果吃喝的不恰当,
也多会丧命。
这里的亡身,
主要是指身体的部分机能丧失。
这是因为失去了节制以及不按时令来饮食的原因。
真正的礼会因为繁琐奢靡的外在形式而丧失,
正统的乐会因为无节制过度的浸淫而有损初心。
因为真正的礼是来约束规范自己的内心,
正统的乐是用适当的频率来调整五脏六腑之气。
如果都是过分的使用,
不恰当的追求,
最终都会违反其本义。
所以想要挽回这些问题,
都需要节制、节俭。
知道适当的那种分量。
只有饮食有节了,
仁义才生起,
仁义升起,自然不需要外在音乐调理,
反而可以用有序的礼乐影响别人。
礼乐教化适当了,
民众自然没有怨气,都是一股和气。
和气生则人的心神不怒,
从而没有极端的情绪,
如此,天下太平无事。
与之相反的是,
当今社会,各种新闻反复的挑动着民众的神经,
各种价值观反复的割裂群众,产生对抗。
久而久之,戾气自然肆虐,
集体无意识再度强化塑造,
把整个社会的氛围推向更加极端的境地。
因此,距离太平无事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