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0日起,亚马逊正式实施FBA分仓新政,主要调整包括以下两点:
取消“部分货件拆分”选项,卖家无法再手动将货件拆分至1-3个仓库;同时,新增两种分仓模式。
亚马逊优化货件拆分:系统根据算法自动分配仓库,若满足“5个相同纸箱+同SKU同数量”条件,可免收入库配置费。
单点入仓:卖家自主选择美西/美中/美东的单个仓库,但需支付入库配置费(标准件0.27美元/件,大件1.58美元/件)。例外情况:大件商品(如家具)仍可手动拆分至3个仓库,但需承担更高的调拨成本。
亚马逊此次旨在通过算法优化库存分布,缩短配送时效(部分区域实现10分钟达),但代价是卖家的物流成本和运营复杂度增加,主要会带来三点影响:
①物流成本飙升
头程运费上涨:优化模式下货件分散至4-8个仓库,拼柜难度加大,海运成本或增加30%-50%。
隐性费用增加:入库配置费、多仓管理人力成本叠加,中小卖家利润率可能被压缩至5%以下。
②库存管理难度升级
多仓备货风险:需精准预测各区域销量,否则可能导致部分仓库滞销。
旺季备货周期延长:需提前至少2周调整分仓策略,可能错过促销窗口期。
③合规门槛提高
包装要求严格:纸箱混装SKU或数量不一致可能导致货件被拒收。
绩效处罚风险:入库缺陷率超标可能限制创建新货件,甚至触发账号审核。
那么跨境卖家该如何应对这种分仓新政呢?可以按照时间阶段做到从短期成本控制到长期的布局:
短期: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
模式选择公式:月销>500件:采用“优化拆分”,通过标准化包装(5箱起发)免收入库费。月销<200件:选择“最低拆分”+海外仓中转,减少头程频次。
包装优化:使用“单元格分拣法”,确保每个纸箱的SKU组合和数量完全一致,避免系统检测异常。
中期:供应链韧性升级
布局海外仓:在美西(ONT8)、美中(IND9)、美东(BWI2)等核心区域设第三方海外仓,实现“海外仓+FBA”动态补货,降低分仓不确定性。
长期:拥抱平台规则红利
利用优惠政策:2025年3月31日前,符合条件的新品可免除入库配置费,大件商品费率平均每件降低0.58美元。
分散风险:布局TikTok Shop、独立站等多渠道,减少对亚马逊单一平台的依赖。
亚马逊分仓新政不仅是物流规则的调整,更是对卖家供应链能力的全面考验。中小卖家需从成本控制、库存管理、合规运营等多维度升级,才能在算法主导的时代找到生存空间。记住:要么适应规则,要么被规则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