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如何看西方政治?1975年他对尼克松女婿说:那都是假的!

呱呱聊历史 2023-09-21 13:30:12

1975年12月31日,距离1976年只剩下不到一刻钟时间的时候,毛主席在中南海游泳池他自己的书房里会见了2位来自美国的客人。

这两个人的来头不小:女客叫朱莉·尼克松,她是前不久因为“水门事件”下台的美国第37届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的女儿。

而男客叫戴维·艾森豪威尔,他是美国第34届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的儿子,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朱莉的丈夫,也即是尼克松的女婿。

艾森豪威尔是著名的军人总统,他在任期间以奉行对新中国的强硬政策而闻名,然而时隔多年,艾森豪威尔已经于1969年去世,而他的儿子和媳妇居然来到了中国并受到了一直遭到艾森豪威尔敌视的“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的接见,不得不令人感慨世事无常。

朱莉和戴维的结合绝非偶然,因为当年艾森豪威尔担任美国总统时,尼克松是他的副总统,两家关系匪浅。

这时的毛主席已经连站起来都有些困难了,在大多数时候他只能仰靠在特制的沙发上,因为肺心病的困扰,他时常感到呼吸急促,因此嘴巴始终微微张开,以便吸入更多的空气。

戴维和朱莉二人充满尊敬地向这位传说一般的伟大领导人致敬,他们的父亲尼克松于1972年作为首位访华的美国总统来到北京并见到毛主席时,朱莉还是个20岁的小姑娘,然而4个月之后骤然发生的“水门事件”让她在政治风浪中迅速地成熟起来。

尼克松一家人(左二是朱莉)

尽管包括朱莉在内的许多人为尼克松做了辩护,但尼克松依然于1974年8月8日宣布辞去总统职务,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因丑闻而辞职的总统。

尼克松的辞职令毛主席感到遗憾,回顾新中国成立20多年来的外交史,他敏锐地总结出,但凡那些打破成见首次访华,促成两国关系“破冰”实现进展的外国领导人,其政治生命往往很快就结束了。

1964年1月27日,在法国总统戴高乐将军的促成下,中法两国实现突破性建交,法国成为首个与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

戴高乐将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抵抗运动的主要领导人,其雄才大略使二战中迅速崩溃的法国在战后依然维持了大国地位,正因如此,他在法国国内享有崇高的威望。

1968年3月法国发生政治动荡,在努力平息事态未果后,戴高乐不得不于1969年4月宣布辞职。

1972年3月,爱德华·希思领导的英国政府受尼克松访华事件的影响,宣布断绝与蒋介石当局的外交关系,并于3月13日与新中国签订了关于全面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毛主席会见希思

1974年2月,英国社会因经济危机影响爆发大规模罢工风潮,希思所在的保守党内阁被工党政府取代。

1972年9月,新当选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顾国内右翼势力的反对毅然决定访华,并于9月29日在北京与周恩来总理共同签订《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两国邦交正常化。

田中角荣访华后,自民党内部的保守势力对其亲华的态度日渐不满,1974年11月田中被迫宣布辞职,由态度亲美的三木武夫接任。

西方国家领导人走马灯式的变幻无常,使毛主席对资本主义所谓的议会政治本质有着深刻的理解,尽管台上的领导人几乎每两三年都会换一个,但他们的最终使命是为掌握社会经济命脉的资本家服务的。

搞什么“选举”、“辩论”、“听证”,以至于议会、选区等种种花样,本质上不过是把持国家政权的资本家集团覆盖于自己身上的伪装。

一轮又一轮无休无止的投票,无非是大财团让老百姓选择到底是自己的代理人A还是代理人B来掌握政权而已。

议会政治是资本家的游戏

当然,如果像尼克松这样失去了大财团欢心的,那些幕后的富豪大亨们可以马上让他下台。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的资本家们并不喜欢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因此和新中国走得比较近的这些领导人们陆续被取代在某种程度上并非巧合。

各方落座之后,毛主席注意到戴维一直盯着自己的脸看,突然兴之所至地说了一段活跃气氛的话:

  “中国人的脸,演戏最好,世界第一。中国人什么戏都演得,美国戏,苏联戏,法国戏。因为我们鼻子扁。外国人就不成了,他们演不了中国戏。他们鼻子太高了,演中国戏又不能把鼻子锯了去!”

毛主席的话总是这样地意味深长,虽然在场的人都被他的话逗笑了,但很快大家就站在自己的立场开始了对这番话的思考。

在戴维和朱莉夫妇看来,毛主席的潜台词是“外国人唱不好中国的戏”,也就是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主宰中国人的命运,毛主席的每一句话,都彰显着他坚定、自信,充满理想主义的个性。

正如戴维在后来的对话中向毛主席提的问题:“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您会和谁斗呢?”

朱莉和戴维的结婚照片

毛主席说:“不打仗,也有敌人。各式各样的敌人。”

  戴维接上了他的话茬:“按我的理解,您说的敌人是指右派,是这样吗?”

  毛主席笑了笑:“不,错了。恰恰相反,我喜欢右派。你岳父算右派吧?在美国上次大选期间,我投了他的票。戴高乐是右派,希思首相也是右派,我喜欢他们。将来我还要投他们的票。”

在毛主席的思想中,西方国家里上台执政的所谓左派也好、右派也罢,只要是对新中国有利的,希望和新中国发展平等互利关系的,就算是右派他也可以交朋友;反之,就算是自称的“左派”他也从不客气。

性格活泼开朗的朱莉却问了毛主席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毛主席,您当年会见我父亲时,他坐在什么位置?”

毛主席用下巴指了指:“他就坐在你现在坐的位置上。”

毛主席接见两夫妻

朱莉随后顽皮地说:“那我请求和戴维换一下座位,让他也坐一下这只具有历史意义的沙发。”

待到二人换了座位之后,朱莉将尼克松给毛主席写的亲笔信交到了毛主席手里:

  “正如你所十分了解的,在其他国家,甚至在美国,都有一些人曾竭力反对我去北京,他们甚至在今天还在继续尽一切可能来破坏我们在1972年开创的新关系。但正如当我们在你家里会晤时你所说的,历史使我们二人走到一起来了……”

尼克松在信中诚恳地表示:虽然自己已经不再担任公职,但他仍将尽一切可能使中美两国今后不会被拆散,即便两国之间的制度有那样大的不同,但“如果要使世界得到和平,中美友谊和合作是不可缺少的”。

这封信让性情中人的毛主席感到十分欣慰,他仿佛又看到了三年多之前尼克松与自己在这里首次会面时的景象,随后对两夫妻说:“很好,谢谢他。我还要见他,President Nixon(尼克松总统),欢迎他。”

他对戴维说:“他说过还要爬长城呢。我欢迎他到中国来。把我这话转告总统先生。”

尼克松宣布辞职,朱莉站在他身后

耿直的戴维本能地回应:“他现在已经不是总统了。”

  但毛主席却毫不在意:“我习惯这样称呼他”,说到这里,他的情绪突然变得有些激动:

  “不就是两卷录音带吗?有什么了不起?当你手中刚好有一台录音机的时候,录下一次谈话有什么错?谁让你们美国有那样多录音机!”

  戴维有些尴尬:“这个问题很复杂,关系到西方的政治……”

  毛主席打断了他的话:“西方政治?那都是假的!”所谓的“政治”、“民主”、“权利”,两个年轻人看不透的真相,毛主席早就已经看透了。

让朱莉感到意外的是,毛主席希望自己能够马上写封信给父亲,就说他很想念她父亲,等待她父亲再次来中国。这对于置身巨大的政治漩涡中的尼克松一家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安慰。

所谓的西方政治,毛主席早就看透了

  两夫妻心里清楚:现在在美国反对尼克松的人很多,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可能就会上法庭受审。

这样的情况反而让毛主席的态度更坚决了:“我马上邀请他到中国来访问。马上!”

这次谈话的时间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等二人起身向毛主席告别时,已经是1976年1月1日的凌晨了,毛主席对朱莉说:

  “你父亲来时,我会等着他的。你们是年轻人,以后再来中国访问吧。中国有些成绩,总的来说是落后的。过了10年,你们再来看。10年之后它将是了不起的!”

作为总统的儿子和另一位总统的女婿,戴维见多了美国国内的政治人物,什么总统、国务卿、参议长、众议长、部长、大法官,但毛主席的思想却让他深感震撼。

他告诉妻子:“在10公里之外就可以呼吸到毛泽东的个性。不论历史如何下结论,毛泽东的一生肯定将成为人类意志的力量的突出证明。”

伟人千古

这是二人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毛主席,却给他们留下了永远难以磨灭的印象。回到国内之后朱莉曾这样评价说:

“毛主席的一生,也许超过所有其他人,已经使全世界的穷人产生了强烈的和日益增长的革命要求。”

3 阅读:199

呱呱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